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_分节阅读_第137节(1 / 2)

在编辑部上了一周时间的班后,老牛忽然严肃地说道:“今天下午我们要和旅游部门的领导及旅行社的领导开会,届时他们会来了解我们刊物的相关情况。”

“牛主编,我们现在不是连杂志定位都没确定么?”于伟皱着眉提醒道。

“所以我们才要领导们尽快跟我们确定么。”老牛不在乎地说道,“你们到时候要认真听取领导意见,回来要写学习笔记的。——好了,我这边出去走走,你们要记得我的话。”

等老牛离开办公室后,于伟立刻不满地说道:“主编这是怎么回事?什么都要等领导来确定,那我们的工作永远只能停滞不前。现在领导都在关心我们的创刊进度了,结果我们还在等他来和我们确认杂志定位。我敢说,今天下午的会议肯定要出问题。”

马莉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她只是低下头又开始写写画画起来。

下午的会议果然如于伟所说的那样,当领导们得知编辑部一点工作进度都没有时,所有人都是震惊的。然后炮火就朝着老牛攻去,老牛则是手忙脚乱地解释着什么。

“这就是你的解释?从我们决定成立《京城文学》到今天是多少天了?”坐在最上方的领导问道,“你说你要等我们来确定杂志定位,那么你有没有来向在座的任何一位请示呢?如果你非要我们说一句才前进一步的话,我看这个主编也别当了!”

老牛一惊,连忙哀求起来。经过好一番说明,领导们这才脸色有些好看。

“现在的编辑部工作态度是非常糟糕的!这当然是身为负责人牛志文同志的责任!为了提高编辑部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决定再任命一位社长兼编辑主任来统管日常行政工作。以后牛志文同志就主要负责内容并接受社长的领导。”领导最后拍板道。

林冬梅在会议上只是默默地听着,牛志文有这样的结果也不稀奇。她的策划书虽然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但是她不愿意给牛志文,因为这会导致“明珠暗投”。

会议结束的次日,一名中年男子出现在编辑部。

“大家好,我就是《京城传奇》杂志社社长兼编辑部主任,杨力。”男人铿锵有力地介绍道,“我不是文学相关专业毕业,同时也没怎么从事过文字编辑工作。在担任这个职务之前,我是旅游局宣传科的副科长。我来这里的任务也很简单,那就是帮助大家更好地从事编辑工作。由于现在杂志还没有雏形,如果各位编辑同志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在这几天来找我谈谈。我很乐于倾听大家的意见,并充当大家与上级单位的沟通桥梁。”

杨力介绍完自己后就在牛志文对面的座位坐了下来,牛志文有些尴尬地走了过去。

“杨社长,你应该坐我的那个位置才对。”牛志文谄笑道。

“坐在哪里都是可以开展工作的。”杨力笑着说道,“老牛同志不用介意,我坐在这里就好了。这里视线开阔,方便我随时和编辑同志们沟通。”

见杨力不愿坐过去,牛志文搓搓手就离开了。

次日,林冬梅带着自己的策划书找到了杨力。

“杨社长,这是我前段时间经过调查和思考得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我们。”林冬梅将有一个指节厚的策划书递给杨力,诚恳地说道。

“这么厚的建议书啊?看来我们杂志社真的是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了?”杨力开玩笑地说道。“林同志,我需要一点时间来阅读你的建议。你先回去工作,我随后再来找你,如何?”

林冬梅点点头,然后就回到自己座位开始工作。林冬梅的举动自然引来了牛志文、于伟和马莉等人的好奇,但是他们并没有主动询问林冬梅。

大约过了近两个小时,杨力走到林冬梅的座位前,颇为激动地说道:“林同志,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时间?我们到隔壁的会客室聊聊你的这些建议吧?”

“当然可以。”林冬梅站起身,跟着杨力到了隔壁的会客室。

“恕我冒昧,林同志现在还是京城大学的学生吧?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么一份报告给我的?此外,这份报告花费了林同志多少时间呢?”杨力询问道。

“是的,我现在还是大学生。不过我在大学生之前就已经工作很多年,我不仅做过老师,还在养殖场和招待所担任过管理职位。这些经历让我知道该如何去分析和解决,所以才有了这份报告。这份报告花费了我大约一周的时间,不过大部分都是我的休息时间。”林冬梅说明道。

“我还没有去详实调查你报告中的数据,但是就你的分析来看,你的建议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杨力说道,“你说将刊物定位为风俗人情向的文学文艺杂志,然后杂志的内容按照2:3:5的比例分派版面。两成的版面用于推荐京城的餐饮店及旅店,三成的版面用于介绍京城景点的传奇故事,剩下五成的版面则是用来刊登各类传奇性故事。你为什么会这样安排?”

“因为现在受欢迎的杂志多数是文学类刊物,所以我才想以小说来吸引读者。”林冬梅说道,“其实从广义上来说,那些传奇故事也是文学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八成的半年都是故事。剩下两成的内容自然是服务于我们的兄弟单位,毕竟我们是旅行社的下属刊物。”

第450章 再来一个笔名

林冬梅阐释了自己的刊物定位,简单来说就是以通俗传奇小说来吸引读者,然后达到宣传的目的。虽然现在刊物的盈亏都由挂靠单位负责,但是旅行社那边本来就对莫名其妙增加的一笔开支感到不满,若是年年亏损,只怕旅行社会想尽办法甩掉这个包袱。因此林冬梅才想着要尽量平衡杂志社开支,不说赚大钱,最起码要保本。

“你的想法很好,而且很具有执行性。”杨力仔细思考之后,很是赞同林冬梅的意见。

杨力此时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加上此时国家开始执行“干部年轻化”的政策,所以杨力正是上级单位重点考察对象。让他来担任杂志社社长也算是给他的一个考验,看看他能不能在相对陌生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来。也正因为如此,杨力才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在杂志社打开局面。只不过他刚上任的时候是比较寒心的,一个养老的主编,两个借调的编辑和一个临时过来安排的实习编辑,这哪怕是王者带队也带不飞一群青铜都不如的队友吧?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找作者来写稿?”杨力问到一个关键的问题。

现在可不是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作者们都有常驻的几个论坛,因此新刊创刊的时候,编辑们只要去这些地方吼一声就能收到稿。再不济编辑们也互有联系方法,找几个作者过来救救火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但现在呢?一本刊物的创刊几乎是无声无息的。若是那些大刊的子刊或姊妹刊还好,至少大刊会帮忙登点宣传文章。可《京城传奇》?抱歉,大家都不熟。没有知名度,那自然就没有作者知道,就更遑论稿件了。

“我计算过了,其实我们杂志大概安排两、三篇长篇连载再加几篇短篇小说就可以了。我们只要撑过前面几期,后续就应该会有人投稿了。”林冬梅说道。

“后续自然有人投稿,再不济我们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进行征文。”杨力虽然不是专业编辑出身,但是为了接手杂志社也是大致了解过其他杂志社是如何运营的。“但问题就是我们的创刊号。大家都不知道我们,谁会给我们投稿?”

“于伟同志和马莉同志都是借调过来的编辑,虽然他们在原单位没有那些老编辑那么多的人脉,但总会有一些,所以可以让他们找找人。此外,编辑其实也是有一定创作能力的,只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不在此而已,我们也可以向编辑征稿的。”林冬梅提议道。

“向编辑征稿?”杨力的目光落在了林冬梅身上。他微笑着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林同志似乎是作协成员吧?而且《燕京青年文学》和《京城文学》都登过林同志的散文和小说,那不知道林同志愿不愿意给我们也提供一些稿件呢?”

林冬梅被杨力的话给将了一军,但随后她觉得自己似乎可以试试。相较于严肃文学,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门槛是要低许多的。因为对于通俗文学的主要受众,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更多是追求情节。至于人物和世界观方面,他们只要觉得逻辑通顺就没有问题了。否则后世那些都市爽文是如何流行到底?真要去较真的话,都市爽文简直处处是漏洞。

“这个问题不大,只不过我可能会用新的笔名。”林冬梅说道。

通俗文学在这个时代还是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要知道很多通俗小说作家在此时连申请作协的勇气都没有,可想知道如果一个作协成员跑去写通俗小说要遭遇多大的压力。林冬梅可没有那些重生人士“霸气十足”,她还是本着能不惹麻烦就不要惹麻烦。

林冬梅此时发表散文和传统小说都是用林冬梅本名,而先锋小说则是用穆寐。而现在既然要写通俗小说了,那就要再开一个马甲了。开马甲对林冬梅也不算多么大的事情,后世当网文作者的,谁身上没七八个马甲啊?

林冬梅和杨力谈妥之后就离开了办公室,随后杨力又找了于伟和马莉谈话,而知道最后才找了牛志文。说来也怪,进去之前的牛志文还有点闷闷不乐,但出来后的牛志文却是喜上眉梢的模样。不管杨力是用什么办法安抚住了牛志文,林冬梅都得佩服这人的手腕。

回到家后,林冬梅跟周晓说了今天的事情,特别是强调了自己的策划案通过这件事。

“我老婆果然是最厉害的!”周晓一边夸奖一边在林冬梅的面颊亲了一口。

面对老父亲和老母亲这撒狗粮的举动,三个正在吃饭的孩子表示突然有点饱是怎么回事。在周冬宁的带领下,三个孩子纷纷用嘘声表示了抗议。

吃完饭之后,周晓带着三个孩子去散步,而林冬梅则回到书房思考给《京城传奇》的小说。传奇小说往下细分就是罪案类、探险类及争霸类,而这些类别在后世能找到太多的作品可供参考。单单探险类就有《盗墓笔记》、《夺宝奇兵》等中外作家大量精品小说。罪案类就更多了,古代有各种公案小说,近现代则有各种推理、侦探小说。不过可以参考的案例虽然多,但是如何符合时下环境和国情就值得考虑了。

在探险类小说里,林冬梅首先就排除了“盗墓类”。这个在后世的争议就很大,而那时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已经发力。可现在呢?大部分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几乎为零。万一真有读者模仿盗墓小说去盗墓,林冬梅就觉得自己罪过大了。所以林冬梅决定让主角的身份转为历史博士,同时是跟随国家考古队行动。

至于罪案类小说,林冬梅打算在古代和现代各写一部。

古代背景则是模仿公案小说,这是一种发源我国最后却在国外走红的小说形式。像《施公案》、《包公案》这类小说大部分都是海外的汉学家整理出版,最后返销国内引发阅读潮。这类公案小说不仅影响了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外国侦探小说的作者,同时还让不少外国人模仿这类小说写一些虚构华夏背景的古代侦探小说,也算是别样的文化输出了。

林冬梅的公案小说打算写《狄公案》,没错,就是那个“元芳你怎么看”的狄仁杰。后世狄仁杰的小说、影视剧都不少,林冬梅可以使用的素材也比较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