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_分节阅读_第125节(1 / 2)

林冬梅按照他的说法完成了全部报到手续后,对周晓说道:“今天辛苦你了。”

“有什么好辛苦的?”周晓笑着说道,“要我送你去宿舍么?”

林冬梅此时露出狡黠的笑容,“老周啊,你不老实啊!是不是你大学的时候没有机会进女生宿舍,所以想在我这里找回来?抱歉,我是不会给你机会的。”

“哎呀,我的小心思都被我的老婆大人发现了呢?”周晓也半开玩笑地说道。

“你放心,我只是不想被人觉得特殊,但是我不会隐瞒的已婚身份。”林冬梅说道。

“我相信你的。”周晓说道,“如果你不要我送你去宿舍的话,那你自己别累着了。”

“老周同志,你似乎忘记了我们俩之间谁的力气更大了吧?”林冬梅笑着反问道。

周晓一愣,他忽然想起自己婚前可是看过林冬梅的大力气。只不过结婚后林冬梅很少显露这一手,他倒是真的忘记自己的老婆当年可是堪比煤矿一线男工人的。

“那我就不送你了。”周晓说道,“你也知道我单位的电话,有急事记得打。”

林冬梅点点头,然后两人就在京城大学的门口分开了。林冬梅看着周晓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拐角处后,就拎着自己的行李箱朝着宿舍区走去。路上的男生女生看到林冬梅这般力气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而林冬梅则丝毫没有在意他们的目光。

京城大学的宿舍此时是八人间,没有卫生间。澡堂和厕所都是公共的,公共厕所倒是就在楼梯口,但是公共浴室距离宿舍区就有点距离了。房间被重新粉刷过了,上下铺的铁架床也被修整过。虽然条件是简陋了点,但是京城大学已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欢迎这批新来的大学生们。

第421章 大学室友登场

因为林冬梅早在开学前就住在京城,所以她基本上是第一个抵达宿舍的人。此时的宿舍不像后世分配精确到每个床位的归属,只是在宿舍门前贴了姓名和系别。至于你想要哪个床位,那自然是先到先得。

林冬梅选了靠窗的上铺,毕竟靠门那边实在是太容易被打扰了。床位比起后世的大学要简单许多,铁架床上是木制床板,床四角倒是有升高的铁条可以用来绑蚊帐。

“倒是和我以前念的高中差不多。”林冬梅嘟囔了一句。

林冬梅前世念的高中在一个国家贫困县,所以高中的住宿条件也并不是很好。

林冬梅先将床板拆了下来,挨个用毛巾将灰尘擦干净,然后又喷了系统奖励的消毒液。这样林冬梅不用将床板拿去水洗,只要放到一边等药剂挥发干净就行了。

趁着这个空档,林冬梅又去宿舍门口看了下自己宿舍的舍友。此时的文学系可是京城大学文科第一大系,自然不会出现文学系的宿舍里还混杂着其他专业的室友。不过名单上也就只有姓名和专业,既看不出大家的年纪,也看不出大家的籍贯。

宿舍除了靠墙两边的上下各四张铁架床外,中间还有一排长凳和椅子。门后有个杂物架,可以用来搁洗漱用品等等,而相对的另一边则是行李架,可以放大家的行李箱。至于专属个人的衣柜什么的,那都没有。天花板上有两个白炽灯,然后没有多余的插座。

林冬梅到自己晾晒床板的地方看了看,确定药剂都挥发干净之后就将这些木板扛了回去。不过她刚进门就发现宿舍多了两个女孩。一个穿着收腰的呢子大衣,而另一个则穿着有些朴素的红底碎花大棉袄。两个女孩都没有说话,让宿舍的气氛显得格外尴尬。

呢子大衣女孩看到林冬梅进来,顿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你好!我叫赵兰兰。”呢子大衣女孩看到林冬梅正扛着木板,所以也没有伸手要握手。“需要我帮忙么?”

“这就不麻烦你了。”林冬梅对愿意主动帮忙的赵兰兰的第一印象是不错的,“我叫林冬梅。我刚刚将床板拿出去擦干净又晾晒了下散散味。”

“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赵兰兰有些惊讶地说道,“这床板也不知道放了多久,也该拿出去晒晒才对呢。”

“那倒不至于。”林冬梅进来前有听宿管处的人说过,这批宿舍在半个月前才搞过卫生。而且林冬梅自己在晾晒木板的时候也仔细闻过,并没有发现腐味。“我就是有点小洁癖。”

自认自己有洁癖其实算是林冬梅后世混宿舍生活的一个小窍门。一旦你承认自己有洁癖,室友通常会对你的生活习惯持更大的包容态度,同时也可以杜绝某些室友蹭你洗漱用品的可能性。所以林冬梅重新过大学生活的时候,干脆就将这个设定拿出来套在自己身上。

果不其然,林冬梅自称自己有洁癖后,赵兰兰露出了然的表情。

“你刚好睡在钱芬的上铺。”赵兰兰指了指那个碎花红棉袄的女孩。“我则睡在你隔壁。”赵兰兰紧接着又指了指另一张靠窗的上铺。

“我先去铺床了,就不和你闲聊了。”林冬梅发现赵兰兰有点话痨,赶紧打断道。

林冬梅将床板放回去之后,又在床板上店了两层报纸,最后又随机放了一些樟木片,最后才将学校发的棕垫放上去。这样可以避免棕垫里的东西通过床板的缝隙漏到下铺。棕垫之上,林冬梅又放了几片樟木片,然后才铺上粗布床单。粗布床单上,林冬梅再铺上垫被。垫被上又是几个香包,最后才是细棉布床单,最后才是棉被和枕头。

“冬梅同志,我发现你的生活过得真精致啊!”坐在对面一直看着的赵兰兰见林冬梅铺完了床,有些感慨地说道。

“生活过得精致点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态度嘛。”林冬梅并不反感赵兰兰,于是笑着搭话道。

赵兰兰想了想,伸出大拇指。“冬梅同志,你是个有智慧的人。”

“当不得,我不过是有些感悟而已。”林冬梅笑着否认了赵兰兰的夸奖。

铺好床后,林冬梅也开始归置自己的行李及洗漱用品。同时将自己的书籍和学习用具也摆到距离自己不远的长桌上。林冬梅没有故意带一些特别的书籍过来,她带来的小说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多会阅读的,诸如《钢铁是怎样连成的》、《红岩》等。

就在林冬梅收拾行李的时候,宿舍里又来了三个女孩,分别是孙莉莉、李雅和周萍。

大家打过招呼之后就默契地挑起了床位并收拾起来。林冬梅粗略地看了下,估计大家的年龄都比自己小。那些皮肤比较细嫩的女孩,估计是应届生。虽然去年高考的应届生比例不到50%,但是林冬梅却知道这次的应届生比往届生可是稍微有优势的。

往届生接到高考通知的时候,大部分人放下课本已经好几年。哪怕是能利用最后两个月突击复习,大概率还是比不上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应届生。最起码说,人家应届生手里大部分还保留着高中课本,要找老师拿复习资料也不难。往届生们别说找复习资料和指导老师了,连成套的高中教材都不晓得要求多少人才能凑齐一套。

很快就是午餐时间,因为宿舍的大家都还没有相互认识,所以一时就有些尴尬起来。还好有“社牛”赵兰兰,这丫头问道:“姐妹们,既然大家有缘凑到一个寝室,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吧!”

有了赵兰兰的这番话,大家纷纷点头同意了下来。

京城大学的食堂饭菜并不贵,不过也不至于能大鱼大肉敞开供应,也就是保证有荤菜能够供应。林冬梅估算了下,哪怕是她这种“大胃女孩”,学校每个月发下来的伙食补贴都是有剩余的。看来国家也晓得现在大家都不富裕,想着法子给大学生们补贴。就希望大学生们能无后顾之忧地好好学习,未来给国家的建设做贡献。

趁着吃饭的功夫,大家也各自介绍了一波。没出乎林冬梅的预料,虽然宿舍还有2个室友没有到,但已到的6个室友里只有林冬梅和钱芬是往届生,剩下4个基本都是应届生。

赵兰兰是本地人,她说她都做好下乡准备了,结果被通知恢复高考。于是被父母关在家里狠狠地复习了2个月,结果没想到考进了京城大学。虽然赵兰兰说得简单,但是在这个时代要顺利地考进京城大学那都是既有天赋又够努力的存在。

钱芬是苏省人,前年被安排到东北下乡插队。她得知恢复高考的时候已经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要报名截止了。还好钱芬搭上了末班车,然后没日没夜地复习了一个月,总算是摸到了京城大学的录取门槛而进了这所大学。

孙莉莉是陕省的女孩,她们那里算是贫困县。本来孙莉莉已经要被家里人抓去换亲了,但幸亏她老师将这件事举报给县里,这才在妇联的帮助下躲到老师家。原本孙莉莉觉得自己这辈子大概就这样完蛋了,结果某天被老师告知高考恢复了。本着一定要从这里逃出去的信念,孙莉莉居然超越了自己以往的成绩,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考进了京城大学。

李雅是东海市人,她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在风波时期受到了冲击,但好在一家人都挺了过来。知道恢复高考后,李雅就在父母的督促下进行复习。因为家里本来就是教育系统,所以李雅比一般考生要幸运一些。但能考进京城大学也不单单是幸运二字可以概括。

周萍虽然也是京城人,但属于郊县。按照现在京城人的看法,周萍压根就不是京城人。周萍虽然是女孩,但在家里还算得宠。再加上两个哥哥也支持,所以周萍就参加了高考。结果一家人万万没想到,平日里闷不吭气的周萍居然在高考这里来了个一鸣惊人。得知周萍被京城大学录取,周家人在当地可是办了一天的流水宴。据说周家的族长还打算等以后风声没那么紧的时候要告知祖宗,还要将周萍写入族谱什么的。

和她们比起来,林冬梅的生活阅历显然要丰富了许多。在煤炭系统里当过老师和养殖场场长,又到铁路系统里当起了招待所所长。不仅工作方面表现优异,而且还有写作天赋。尤其是知道林冬梅是江南省文联和作协的成员,这几个女孩的眼睛里都在放光。此时文化人和作家的待遇可是极高的,而林冬梅显然就是一个文化人了。

“冬梅姐,那你的会籍转到京城了么?”赵兰兰忽然问道。

因为大家都熟络了起来,于是就按照年龄排了大小。林冬梅自然是排名老大,于是大家都开始称呼她为“冬梅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