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_分节阅读_第65节(1 / 2)

“哥,我就喜欢秋菊。”牛骏斌小声但固执地回答道,“我从看到她第一眼开始就认定她是我媳妇了。”

牛骏武看着牛骏斌,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有多固执。学厨师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但是这个看上去最软弱的弟弟愣是学出师了。甚至连他的师傅都被他的勤奋感动,收作关门入室弟子,一手绝学全部传给了他。他师傅前年过世的时候可是笑着过世的,因为牛骏斌在他前几天的寿宴上复刻了一道连他都做不出的大菜。他只咬了一口,就哭着跑到自己的房间里,跪在那个没人知道的角落里,说他对得起师门前辈了。

“那行。”牛骏武没有再说什么。横竖小弟就住在自家隔壁,让自己媳妇多看着点就是了。

“谢谢大哥。”听到自己大哥同意了,牛骏斌是喜笑颜开。“我这边就操持起来了啊?”

“先别忙。”牛骏武说道,“总要通知你二哥吧?还有,你也要给人家哥哥打个招呼吧?”

第245章 风光出嫁

“你就是牛骏斌吧?”林杨看着眼前这个年纪比自己略大的高大男人,叹了口气说道。“其实你和林秋菊的婚事并不用来找我确认什么,就像我说过的那样,我和她已经断绝了关系。而且以我对我父母的了解,他们多半是会很激烈地反对你们的婚事。”

“大舅哥,您和秋菊虽然说断绝了关系,但是你们还是嫡亲的血亲兄妹,这个是否认不了的。”牛骏斌有些拘谨地说道,“不管怎么说,我总要跟秋菊在这里的唯一亲人说一句不是么?至于岳父岳母那边,我以后一定会让他们认可我这个女婿的。”

林杨摇摇头,苦笑道:“我只能说秋菊在这里最大的幸运可能就是嫁给你了吧。顺带说一句,我应该是你的三舅哥。”

“啊?”牛骏斌有些尴尬了,“秋菊没有跟我说她家的事情。”

林杨大概也猜到了为什么,但是他不想在牛骏斌面前说林秋菊的坏话。就像牛骏斌说的那样,自己和林秋菊的血脉是斩不断的。既然林秋菊在知青队里待不下去了,那嫁个人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也许在嫁人之后,秋菊会变得成熟起来吧。

“我是秋菊的三哥,我上面还有林柳和林桑两个哥哥,他们已经都结婚了。”林杨大致介绍了下自己家里的情况。“林秋菊有点任性,以后还请你多多包涵。”

“三舅哥这话说得,媳妇娶进门就是用来好好疼的,还说啥包涵不包涵的。”牛骏斌憨笑道,“那我们的婚礼,三舅哥来么?”

林杨纠结了下,最后说道:“我会来的,但是你安排我和知青们在一桌就好了,别特别安排我。”

“那行。”牛骏斌点头同意了下来,“您肯来就是看得起我和秋菊了,我也怕秋菊觉得嫁给我是受委屈了。”

牛骏斌说完就走了,而林杨则是自言自语低声道:“秋菊啊秋菊,希望这次你就不要再犯傻了,好好跟着这个好男人过日子吧!”

很快林杨也将林秋菊和牛骏斌结婚的消息告诉了林冬梅,而林冬梅则是一脸诧异地接受了这个消息。

“爸、妈,咱们家是不是要去个礼?”林冬梅趁着回家的功夫,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林爸爸和林妈妈。

林妈妈看了林爸爸一眼,说道:“那丫头虽然不是讨人喜欢,但毕竟也是亲戚晚辈,不去个礼也显得娘家这边太不重视了。”

“那是以全家的名义去一份礼,还是您这边一份,我们兄弟姊妹各一份?”林冬梅问道。

“不用搞得那么复杂。”林爸爸说道,“也不是什么正经亲戚,我和你妈包一个红包让你带过去就是了。至于你们兄弟姊妹,给个什么用得着的东西就行了。”

“那行,我知道了。”林冬梅算是摸清了自己父母的态度,那就知道结婚礼物怎么准备了。

林秋菊结婚那天,林冬梅也出现在了前进大队。虽然此时不兴什么嫁妆,但是女孩能带多少东西去夫家也决定了她在夫家的底气。林杨给了一个10元钱的红包,林爸爸和林妈妈则给了20元的红包。林家兄弟姐妹则是分别给了暖水瓶、鸳鸯毛巾、洗脸盆和红绸巾。这些东西看上去好像不怎么样,但在此时可是有钱有票都不一定能买到的紧俏货。林家将这些礼物送上,也算是提醒牛家这边,林秋菊娘家这边也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

“谢谢!”林杨找到林冬梅,特意表示了感谢。来农村下乡久了,他也知道了那些东西在农村可是人人称羡的好东西。

“这有什么客气的。”林冬梅笑着说道,“好歹也是堂伯的女儿,难道我们真的装看不见啊?”

林冬梅这话其实算是给林杨的提醒,他们愿意出面那是给他父母面子,可不代表林杨和林秋菊在他们面前有这样的面子。

林秋菊与牛骏斌的婚礼在前进大队乃至整个红旗公社都成了热门话题,因为很多农村子弟忽然发现,原来知青也不是高高在上嘛!只要自己够优秀够努力,也是能够将心里的男神女神娶回家啊。一时间,各大队的知青大院门口多了许多爱慕者的影踪。甚至是在上工的时候,那些长相出众的知青开始有人前来搭讪并帮忙做工。

“最近上工的风气很不对!”牛奋强在大队会上喊道,“部分队员自己的工作不做好就去帮别人,这是什么态度?我不反对队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但那是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如果再有这种情况,那你的工分干脆别要了!”

前进大队的新规定很快就实施了下去,这种帮知青干活的风气算是有了一定的扭转,但是耐不住总有一些恋爱脑。但好在恋爱脑是极少数人,牛奋强在罚了几次之后也选择了睁只眼闭只眼。

林秋菊的出嫁同时也给了知青大院其他知青极大的冲击,此时的知青还是相信自己在农村做出一番事业之后就可以回城。但是从父母来的信件里却得知,城里招工的消息越来越少,又有新的知青即将下乡。而且有些消息比较灵通的父母已经在告诉自己的孩子,尽量和大队及公社的干部搞好关系,现在靠招工返城是不可能了,但是参军和推荐入学还是可以选择的门路。

而那些没有什么门路的知青则开始在思考,要不要干脆也学林秋菊呢?从知青下乡插队变成大队队员,这个身份的转变可意味着很多。大队现在可是采取工分粮和口粮按比例分配的手段,基本上口粮占到了六成到七成,也就是只要你天天出门“磨洋工”都可以填饱肚子。但是知青的口粮额度可是从知青办发放,那是固定,比起大队队员可差了一大截。而且成为队员后,你做工做不好,自家岳父舅哥或公公伯伯叔叔啥的总会帮忙一二的。

当然,一旦和本地人结婚,那你的户口就彻底和这里绑定了,以后再想离开就基本不大可能了。所以,大家都开始慎重思考起来。

第246章 筹备婚礼

林冬梅对自己这个远房堂姐从一个下乡知青变成前进大队牛骏斌的堂客还是有点意外的,不过她在片刻之后也接受了这个结果。对于大部分知青来说,下乡之后想再返城的难度无异于一步登天。虽然明面上的招工、参军和考学三条晋升通道还摆在那里,但是没能力没人脉的人压根就别想了。就算你能通过基层的筛选,但最后能走完这条路的人可能十不存一。因此绝大部分知青最后还是选择和当地人结婚生子,结果在1980年代放开知青返城政策后又造成了一系列人伦悲剧。林冬梅当年可是看过那部电视剧《孽债》的,因此她也惟有叹息之后轻轻摇头了。

“你在感叹什么?你堂姐的婚事么?”在一旁同林冬梅一起吃饭的周晓看到自己对象食欲不振,有些好奇地问道。

“算是有部分是为了她吧。”林冬梅说道,“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还是希望她能坚持几年再找机会回城。虽然‘门当户对’在这个时候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不得不说老人们的智慧有时还是有些作用的。我真不看好我那个堂姐能够蹲在这个山窝窝里一辈子,以后肯定又有得闹。”

“那和你也没什么关系啊。”周晓安慰道,“这是林秋菊自己愿意嫁的,也是那个牛骏斌愿意娶的。以后他们两口子将日子过成啥样,他们的爹妈都管不着,何况你这个远房堂妹?再说了,林秋菊和你家的关系也满尴尬的,你最好别瞎热情。”

“我是那么圣母的人么?”林冬梅白了周晓一眼,“我不过是刚好有些感叹而已。”

“你就别操心别人了,还是操心我们俩吧。”周晓笑着说道。

“我们俩有啥好操心的?”林冬梅不解,“难不成你移情别恋啦?来,给我看看你找的小三是啥模样?”

“林冬梅同志,你能不能严肃点!”周晓没好气地说道,“现在可是年底了,明年就是你20周岁的时候了。不仅我要提交结婚申请了,我们是不是也该考虑下婚礼怎么筹备了啊?”

“不是还早么?”林冬梅顿时有些小尴尬,“我生日都要到劳动节后了,再算上你结婚申请的批准时间,估摸着七月能结婚就了不得了。”

“结婚申请可以提前的。”周晓说道,“你别逃避问题。只要我俩都到适婚年龄且我以前提交过恋爱申请,结婚申请完全可以在你生日前就批下来的。”

“那不是还有半年的时间么?现在就讨论,太早了。”林冬梅继续将脖子埋到沙子里。

“半年还算早?你知道别人家的婚礼都是至少提前一年准备么?”周晓提醒道,“想想你要请哪些人,而这些人当中又有多少人在外地,为了将日子定下来,这可就要几个月的时间。虽然现在说婚事从简,但是一家人总要吃个饭吧?朋友间也要吃个饭吧?还有跟同事同学的礼物也要计划吧?”

被周晓这么一说,林冬梅发现的确半年的时间不够用。现在可不是后世,后世有专门的婚礼公司可以包办一切。而且后世交通工具那么方便,几乎只要主家将日子定在节假日,关系好的亲朋好友都能赶过来参加。可现在,绿皮火车的速度那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那我们年前先将邀请宾客的名单定下来,然后询问他们的假期情况,最后我们争取在春节假期结束的时候将婚礼日子定下来。”林冬梅给了个日程表。

“差不多也要这么久时间。”周晓点点头,“你那边商量下女方宾客,我这边商量下男方宾客。有了宾客大致人数,我们也能将婚礼举办地给定下来了。”

“好啦,我会注意的。”林冬梅应承了下来。

回养殖场的路上,林冬梅却开始有些纠结起来。她知道自己陷入了“婚前恐惧症”的情绪里,但是她也发现自己一时半会没有办法爬出来,所以只好情绪低落地工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