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_分节阅读_第60节(1 / 2)

“宣传科在汇报矿里‘新人新事’的时候提到了我们养殖场,结果《江南工人报》的记者对你非常有兴趣,他说要采访你。”赵富强说道。

“采访我?”林冬梅有些惊讶。

现在的报社采访个人那基本都是找典型找先进,那采访对象个个都是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而《江南工人报》一听就是江南省内针对工人阶级的大报,能被这样的报社报道一番,虽说争取“江南省劳动模范”还有些太早,但是争取下“江南省先进青年职工”或“江南省妇女红旗手”两个荣誉还是有点希望。而这两个荣誉不管拿到那个,都可以让林冬梅在风波里有了一道“护身符”。

来自《江南工人报》的采访自然不是一件小事,宣传科那边立刻安排了科员过来和林冬梅沟通。宣传科这边要整理林冬梅的一些亮眼事迹给报社记者,同时也方便报社记者那边提出相应的问题。除此之外,林冬梅接受采访的时候穿什么衣服,在什么地方拍照都需要专门安排。

结果采访结束后,林冬梅都感觉自己快累趴下了。

“你这话说出来可是有点招人恨啊!”第二天和周晓吐槽后,周晓忍不住笑着说道。

林冬梅一想,自己的确有点“凡尔赛”了。别说这个时代了,后世如果有人被省级报纸当成典型人物报道一番,那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

“不过我觉得这采访是不是有点古怪啊?”林冬梅忽然说道,“论资排辈的话,我哪里有资格?突出贡献的话,我这也不够格啊?”

“我猜是有人特意给你撑腰来了。”周晓想了想之后就说道,“那个诬陷你徇私舞弊的投诉虽然是捕风捉影,但是搞不好真有人信了。所以就有人故意安排一个采访给你,好让你身上的那些脏水都弄干净。”

“我爹?不可能啊!我爹哪有这关系。”林冬梅摇摇头。

周晓也知道林爸爸的关系压根够不着这种宣传系统的,而且能让一份省级报纸下来采访林冬梅,那这背后牵扯的关系就复杂了。

周晓将林冬梅身边的人扒拉了一遍,最后苦笑道:“没准就是那个让你嫌弃的胡矿长。”

“他?”林冬梅仿佛被雷劈了一般,“怎么可能?他又不是我爹!”

周晓当然知道这个答案太惊悚,于是细细分析起来。

“你的意思是,他认定我们养殖场是他的成绩,所以不容任何人来玷污?”林冬梅脑袋里有些昏昏的。

《江南工人报》对林冬梅的采访报道很快就刊登了出来,红旗煤矿的自办刊物《红旗煤矿报》也进行了全文转载。此时报刊间的互相转载并不稀奇,但大部分还是下级报纸对上级报纸的转载。因此当《华夏煤炭报》也转载这份报道的时候,大家看待林冬梅的眼神就多了一份尊重。《华夏煤炭报》可是华夏煤炭系统内的第一报,能被这样的报纸报道,那去竞争全国级的荣誉都是有资格的。

好在林冬梅这边已经猜到了这么做的意图,所以她对这种虚名显得格外清醒。不过她没料到的是,她的冷静和大气却已经落在了胡矿长的眼里。

第231章 无心插柳

其实林冬梅这边的分析的确没有错,这次林冬梅能够被煤炭系统媒体和省内媒体联手报道,的确就是这胡矿长这个推手推动的。没办法,作为一个空降矿长,胡矿长在矿内是没有任何势力。结果去年一个拍脑门的决定让刚刚成立的养殖场成了他最亮眼的政绩,那他就自然将养殖场视为自己的福地,当然不容于其他人插手进去。

而林冬梅能够进入胡矿长眼里,除了林冬梅父母的身份之外,还有就是林冬梅自己的能力。养殖场副场长这个职位听上去让人眼红,但你真要安排谁来这里做事,保证很多人都要想一会。胡矿长去养殖场考察的次数不算少,自然晓得这里的辛苦。不说这里远离矿区的物资供应范围,吃个饭都要骑单车紧赶慢赶的。单单那猪圈和鸡舍的臭味就足以让大部分女职工嫌弃,一些年轻的男职工估计也看不上这里。

因此林冬梅能够扎根在这里,而且还做出成绩来,胡矿长在心底还是有些欣赏的。他不介意捧一些人上来,但前提是你得有能力。别我将你捧上天了,结果大家最后一看,嚯,原来是个草包。正因为是有了胡矿长长达半年的考核,林冬梅才落入到他眼里。年轻,又是女性,太符合体制内的推荐要求了。国家对管理人员年轻化的要求基本是建国没多久就开始推行了,所以大家对年轻工人都相对宽容,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至于女职工,那此时的国家可是硬性规定了各种岗位上的女性比例,某个程度上,女职工有时比男职工更容易获得提拔。

其实本来胡矿长还打算再考察林冬梅一段时间的,但是没有想到有关林冬梅的流言蜚语就那么出来了。胡矿长自然是诧异之后就感到愤怒,他以为是有人发现了自己的布局要来截胡。好在他后面发现林冬梅居然真的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他就将他的布局全部推出来了。于是林冬梅在被人怀疑了一段时间,立刻就成了全矿乃至全矿务局的当红人物了。

不过林冬梅大概也没估计到,这其实也是胡矿长对她的考察。他想知道一个人身处高危的时候会不会得意忘形,结果林冬梅的表现完美符合自己要求。她除了接受几个大报社的采访之外,其余采访全部推辞掉了。甚至矿务局和矿里计划安排的汇报会都被林冬梅以“自己还年轻”为理由给婉拒了。看到林冬梅这般气度,胡矿长越发认为自己的投资是很有必要的。

“可惜在养殖场这个位置很难做出成绩啊。”胡矿长在办公室里有些犹豫地自言自语道。

红旗煤矿毕竟还是一家煤矿,领导对煤矿的最大考量自然是产煤量的多寡。虽然女职工不允许下井去第一线,但是机电工等等二线职位也是可以的啊。但是林冬梅现在的岗位不仅在第三线,而且还是隶属于多种经营公司,这个可和煤矿没有直接联系了。

林冬梅自然不晓得胡矿长正为自己的“前途”而烦心,她现在带着两个技术员去红旗大队和前进大队的合作猪圈进行检查。好在两个合作猪圈的技术员都非常认真,大队的猪倌们也非常配合,他们所饲养的生猪不仅没有任何毛病,同时它们的体重还远超一般农户的水平。

“林同志,你可不知道,现在我们队里那些老把式的猪倌对你们的‘科学养猪’可都是服气!”牛奋强眉开眼笑地说道。

合作猪圈的生猪养得好,他们大队年底分到的猪肉和钱也就越多,这可是对一个大队长的最好回报了。

“牛大队长客气了,如果没有你们的鼎力配合,我们哪有这么好的成绩。”林冬梅也高兴地说道。

“林同志,我们这里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帮个忙?”牛奋强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您请说,只要是我们能帮得上忙的,我们一定帮忙。”林冬梅当然也高兴拉拢牛奋强。

毕竟养殖场就在前进大队的地盘上,县官不如现管,养殖场以后肯定还有事情要请人家帮忙的。何况自己那个远房堂哥堂姐都在人家手下做事,彼此之间建立较好的私人关系也是有必要的。

“还不是你们的‘科学养殖’给我们的冲击太大了,以前那些觉得知识没啥用的老爷们老娘们现在求到我头上了,希望他们也能学学。”牛奋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其实县里和公社在大队这边做过好几次脱盲教育了,但是结果却非常不理想。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知识不重要,实在是大家白天太辛苦了,哪里有精力去学习?不过现在大家实实在在看到知识能够创造财富,所以大家的学习积极也被调动了起来。

“这个,你得让我考虑下。”林冬梅没有大包大揽下来。

企地合作是有必要的,但是企业和地方的界限还是要有的。毕竟前进大队的真正上级单位是红旗公社和青峰县,有些事关民生的事情那还是得由人家上级单位去操心。比如“扫盲班”那就是地方上级单位的考核目标,你帮人家做了那是什么意思?这可不是小学生时代,我帮你做作业,你对我感激涕零还送我一颗大白兔什么的。

牛奋强也知道这种事情肯定没法现在就决定,所以也就笑笑将话题转移走了。

临走的时候,牛奋强楞要请林冬梅等人吃饭,而且还非常贴心地安排了林杨来坐席。

“秋菊姐呢?”席间,林冬梅小声地询问林杨。

林杨有些尴尬地摇摇头,“我跟她关系闹翻了。她,总觉得叔叔家欠她什么的。”

林冬梅顿时明白了,就没有在说话,只是平静地和林杨说:“杨哥,这个技术员的工作你要坚持下去,对你未来肯定有帮助。”

林杨点点头,“我知道的。”

林杨和林冬梅就默契地没有再聊,而是和其他人笑脸相迎。

第232章 提防小人

林冬梅从林杨那里知道林秋菊的心思之后,心里有些不痛快。说实话,这个所谓的远房大伯和自家真的不算什么亲戚了。撑死就是大家曾经在一个村子里生活过,而且彼此又在两个不同的城市有几十年不往来了。这种关系放在谁家都不会当回事,但是自家还是给了帮助,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结果自家的好心,倒是养大了林秋菊的野心。好在林杨这人还算不错,要不然林冬梅这要怄死了。

“别生气了,这种人哪里值得你去生气?”林冬梅第二天去周晓宿舍吃饭的时候,也将这件事和盘托出。

“我就觉得莫名其妙,我们家对她还差啊?她上门就给了她十元钱和不少紧缺的票证,然后她时不时来我家打秋风,我爸我妈都当成晚辈上门,不仅好吃好喝地安排,还连吃带拿的。”林冬梅气得摇了摇头,“说句难听的,就算是喂狗也该喂熟了吧?”

“她又不是狗。”周晓半开玩笑地说道,“她是人,所以才人心难测。不过你和你家还是远着点,这种小人招惹不得。”

林冬梅点点头,然后又说起牛奋强拜托的事情。

周晓摇摇头,“你自己都有答案了,何必来问我?你既然觉得不妥,那就想办法推掉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