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_分节阅读_第32节(1 / 2)

想了一会,林冬梅只有长长地叹息了一口气。

小魏老师没有说什么,只是继续拍着林冬梅的手背。

等林冬梅心情平复一点后,小魏老师又说道:“其实我这次回去是因为我婆婆跟我达成了协议,我丈夫的抚恤金分成两份,一份归她,一份归丹丹。此外,部队给丹丹的抚养费就全部归丹丹所有,直到丹丹满了18岁。”

“那你呢?”林冬梅觉得这对小魏老师不公平。

“我嫁给他又不是为了他的钱。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幸福,这就足够了。”小魏老师哽咽了一下,“他的抚恤金给他妈妈和他女儿没有什么不对,毕竟老的老,小的小,没有这钱可怎么活下去?但我还有手,我还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啊。”

小魏老师和林冬梅聊了一个下午,直到天色变暗,小魏老师才带着丹丹回她们的宿舍去了。

送走小魏老师和丹丹后,林冬梅有些怅然,于是坐在椅子上想着什么。

“我回来了!”没多久,宿舍门被打开,赵玲欢快地喊着。不过她看到林冬梅的样子,忙过来问道,“你这是感冒了么?”

“不是,我只是碰到了一些事,没有想明白。”林冬梅说道。

“能不能告诉我?我帮你看看。”赵玲询问道。

林冬梅摇摇头,“不好意思,玲子,这里牵扯到别人的隐私,我不方便告诉你。”

“没关系。”赵玲微笑着说道,“其实你也不要为别人烦恼,既然那个人还能坦然和你说他的故事,我想他应该自己都没在意。所以,你在烦恼什么?”

“是啊,我在烦恼什么?”林冬梅失笑道。

“就是。”赵玲拿出自己的饭盒,“走吧,再不去食堂可没什么好吃的了。”

第134章 会小心

从学校步行到食堂需要半个小时的路程,平时走小路倒是可以省下十几分钟。但是现在正是融雪天,小路上的积雪不仅没有人清理,而且还结成了厚冰。如果不小心滑下去的话,要么摔得够呛,要么滚到到几个平时给稻田提供浇水的池塘里。

虽然冬天的池塘水不深,可这天气掉进去那是绝对要感冒的。若是送医院不及时,转成肺炎那也不是没可能的。现在的医院里,青霉素等抗生素可是稀缺药品,所以肺炎是极有可能导致死亡的。

林冬梅和赵玲都是惜命的,宁可多走一点路也不冒这个险。何况现在住学校的年轻老师也不少,所以大家结伴去食堂打饭菜也没什么好害怕的。

经过这半年的相处,林冬梅、赵玲跟那些矿务局派来支援的老师们也关系融洽了许多。本来双方就没有什么大矛盾,再加上又都是年轻人。打了几场羽毛球、乒乓球,又聚餐了几次之后,大家的关系至少都提升到“熟人”级别了。

不过面对这些老师的热情,林冬梅觉得更多还是他们的心态摆平了。以前他们自恃自己来自矿务局就有点看不起基层煤矿,结果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首先矿务局并不算是基层煤矿的直接主管部门,充其量矿务局手里只有煤矿的人事建议权和协调各煤矿工作的权力。这点权力还要看基层煤矿愿不愿意给面子,不给面子那就是一纸空文。

而且基层煤矿的收入那可都是直接上缴国库,矿务局还要等财政重新下拨资金。那真论有钱的程度,矿务局完全不能和基层煤矿比。其他都不说,这群矿务局的老师在基层煤矿吃了几天食堂之后就知道基层煤矿这里是真卧虎藏龙。

大家打好饭菜之后又相伴离开。自从有了煤球灶之后,女老师们都或多或少会在宿舍里开火。一方面是省钱,另一方面则是更合自己口味。女老师们都打完饭菜就走,男老师自然也不会真傻到吃完再走,肯定也是跟在女老师后面离开。

大家回到学校后,就按照熟悉程度去各自的宿舍一起吃饭。林冬梅和赵玲都是一副不喜欢被人打扰的态度,所以大家都不会来她们宿舍。而两人也喜欢这样,毕竟两人家里可是时不时送好吃的过来。而且林冬梅还有个盲盒系统,里面的奖励糊弄下赵玲就算了,其他老师那可都是人精,哪里瞒得住。

“冬梅,你这红烧肉的水平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关好门之后,赵玲连忙从一个藏在柜子里的玻璃罐头里挖了一坨肉出来。

“吃就是了,别大声嚷嚷。”林冬梅拍了下赵玲。

其实林冬梅觉得她那天炖肉的时候,大家就应该晓得了。只不过自己不说,大家也就在装糊涂。

“冬梅,我爸爸让我谢谢你。”赵玲压低嗓门说道,“我爸也说了,你的感觉是对的,让我多听你的话。”

有了赵爸爸那边的肯定答复,林冬梅就越发肯定现在的形势不容乐观了。

“那你可要听我的话。”林冬梅说道,“首先你以后少去参加那些读书会和朗诵会什么的。”

第135章 期末考

林冬梅原本以为赵玲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至少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但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赵玲几乎是从她们谈话后的第二天就开始让自己低调起来。

赵玲不仅完全推辞了所有的社交活动,同时也将自己的生活简化到只有办公室、教室和宿舍三点一线的程度。如果昔日的朋友来打探赵玲在做什么,赵玲就翻出一本厚厚的《高等数学》挡住了所有人窥探的目光。

“你都端上铁饭碗了,怎么还想着要考函授大学啊?”一个同为诗歌朗诵会的朋友有些不解地问道。

“趁年轻,试试自己能走多远吧。”赵玲浅笑着回答道,“而且既然自己是数学老师,那多学点数学还是有些帮助的。”

虽然大家有些舍不得赵玲,但是既然人家想好好学习了,难不成还去打搅人家?现在的人对知识还是非常尊重的,如果让自己长辈知道自己去打搅其他人学习,那少不得回家就是“父母之爱如山崩”了。

就在赵玲开始准备参加函授考试的时候,她们担任老师之后的第一学期期末考也就开始了。

这次期末考是由青峰县教委统一组织的,全县所有小学都会参与并进行总排名。因此这次成绩是很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育能力,所以李校长和卢主任都放话说了,期末考核的重中之重就是这次期末考成绩。

“你担心么?”在宿舍里,赵玲有些坐立不安。

因为是全县统考,所以监考老师也是外校派来的。赵玲和林冬梅因为还是第一年入职,所以并没有资格去外校监考,所以留守本校协助做些后勤工作。

“你觉得我能不担心么?”林冬梅放下手里的《小学教育月刊》,语气平静地说道。“但我自认为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去教他们,所以我相信孩子们只要认真去考就肯定没有问题。”

“你倒是信心十足。”赵玲也坐了下来,然后继续看着手里的书本。

“你打算过完年就去报名庆阳师范学院的专科函授课程啊?”林冬梅询问道,“我其实觉得你胆子可以更大点,直接瞄准他们的本科函授课程。”

“我谢谢你对我如此充满信心。”赵玲翻了个白眼,“我跟你说啊,我这才毕业半年不到,我发现我居然看不进这些教科书了。”

“没办法,人一进入社会就会开始变得浮躁起来。”林冬梅耸耸肩,表示她也没办法解决。“要不然那些搞科技研究的人为啥是人才了吧?”

“是啊。”赵玲点头认可林冬梅的话,“远的不说,我哥前些日子寄信回来说打算再读研究生。”

“是吗?他打算念自己学校的研究生么?”林冬梅询问道。

风波的前几年,大学其实还算是一片净土,只要自己不作死还是有可能毕业的。

“快别说了,我哥打算去农大念水稻培育。”赵玲一脸苦闷地回答道,“我爸爸倒是表示支持,但是我妈说什么都不同意。”

“你哥这跨度也够大的啊!”林冬梅惊讶地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