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_分节阅读_第16节(1 / 2)

“那就麻烦你了。对了,上次你帮我找的那几套小版张还没有谢谢你呢。要不我等会请你吃个饭?”

“瞧周哥你说的,我这也是为人民服务不是?”售货员忽然压低声音,然后说的话就听不见了。

“售货员同志,我们选好了。”此时林冬梅抬起头,然后她就看到售货员和周晓正在那说话。

“怎么又碰到你了?”赵玲这时也刚好抬起头,然后惊讶地问道。

“两位女同志,这里是邮电局,你们能来,我当然也能来。”周晓显然对林冬梅两人有印象,“这次我可距离你们很远,别又说我对你们有什么不良企图。”

“你!”赵玲气不过,刚想说什么却被林冬梅拉住了。

“周同志,清者自清。”林冬梅也不想在公共场合再继续起争执,“售货员同志,帮我们算下钱吧。”

“你们也集邮啊?”周晓有些意外地说道,“唔,原来是初学者啊。”

第056章 赔礼

“初学者就没资格来买邮票了?”林冬梅立刻反问回去。

“我可没这个意思。”周晓连忙否认道,“我只是说明一个事实,没有评价的意思。”

林冬梅白了周晓一眼,然后拿起售货员开的收据就准备付钱走人。

“上次你们体测的事情,我觉得我还是应该要道歉一下。”周晓此时认真地说道,“既然我接受了督考员的职务,我就应该要对体测场地有所熟悉才对。最起码我不应该出现在会让你们误会的地方才对。”

听到周晓这番话,林冬梅和赵玲两人的脸色好看了许多。虽然上次在保卫科确定了周晓是个近视眼,实际上是不可能看清她俩衣冠不整的模样。但是两人心底还是有根刺儿,而现在听到对方的歉意,这才消除了隔阂。

“算了,就当是个误会吧。”林冬梅说道。

赵玲也点点头,“反正你也看不到什么。”

周晓尴尬地笑了笑,然后他看了看手表,问道:“都这个时候了,要不然我请两位吃个饭,算是表达我的歉意。”

赵玲看了看林冬梅,林冬梅则是想了想后说道:“那就随便吃个便饭吧。”

“行。”周晓介绍道,“这边招待所食堂的川菜做的非常不错,不如我请你们吃个水煮鱼吧?”

“好啊!”赵玲此时眼睛都眯了起来,“我好久没吃过了。”

于是周晓就带着赵玲和林冬梅往招待所走去。

现在的大型工矿企业都会自带食堂,虽然单位内部会平等对待干部和职工,但偶尔要招待兄弟单位或上级部门的话还是需要特殊的就餐场合,于是这个责任通常会交由招待所食堂。

招待所食堂和煤矿食堂是相互独立的一套系统,比如招待所食堂是不认矿里发给职工的餐票,要来这里吃饭就必须另外支付钱和饭票,而且价格通常还不菲。

不过周晓仿佛经常来这里吃饭,不仅招待所的门卫没有阻拦他,连食堂里的厨师和服务员都在和他打招呼。

周晓点了三菜一汤,然后就带着两个女孩坐到一个餐桌边。

“这里的大师傅可是地道的川菜传人,一手川菜哪怕在京城的地界儿都是数一数二的。”周晓说道。

“说得您好像在京城地界儿吃了不少店子一般。”林冬梅吐槽道。

“不才在京城的地界儿吃了二十多年,最近才来贵宝地讨生活的。”周晓笑眯眯地说道。

林冬梅此时才意识到,周晓不仅普通话标准,而且话里的京城口音其实也蛮明显的。

“你从京城跑到我们这里来上班?”赵玲惊讶地说道,“你爸妈不着急啊?”

周晓脸色暗了一下,但随后笑着回答道:“嗨,我不是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么?少我一个不少的。”

林冬梅已经察觉到周晓背后可能有其他故事,所以赶紧在桌子下掐了赵玲一下,免得赵玲管不住嘴给追问下去。

“对了,还没自我介绍一下呢。”林冬梅转移话题道,“我叫林冬梅,红旗煤矿子弟学校新矿附属分校的小学老师。”

“嗯,我叫赵玲,和林冬梅一个单位的。”赵玲说道。

“原来是两位辛勤的园丁啊。”周晓说道,“我叫周晓,红旗火车站维修养护部的技术员。”

第057章 熟悉

“技术员啊?那你的学历肯定很高了。”赵玲说道。

“嗯,我大学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周晓平静地说道。

“那你去火车站做维修养护是不是太屈才了?你不应该留在京城那些大机械厂才对么?”林冬梅有些不解地问道。

“别说我们专业了,我们班那年就毕业了三十几个人,怎么会差我一个?”周晓打趣地说道,“再说了,咱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在三人的谈话中,周晓点的三菜一汤就陆续端上来了。林冬梅后世也在大城市打工多年,自然也吃过各种餐厅,而川菜馆自然也不少。周晓点的菜都是招牌川菜,水煮鱼、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和酸辣汤。

看到桌上的菜色,林冬梅和赵玲都知道价格肯定不便宜,于是有些犹豫。

“放心好了,我的工资请你们吃这么一顿饭还是足够的。”周晓说道,“不过仅限道歉这次,以后就没这个水准了。”

听到周晓如此说,两人都放下心,于是就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起来。虽然周晓的年纪比两个女孩大了几岁,但毕竟都还是年轻人范围,因此大家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特别是周晓出身京城,又是在铁路系统上班,那眼界在同龄人中那真的是数一数二的。即便林冬梅来自后世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不敢说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胜过周晓。

虽然“餐桌文化”算是社交弊端之一,但真要与有趣的人一起吃饭那还真是让人开心的。

周晓本来就是博学的,再加上他性格温和又幽默风趣,时不时说几个趣闻就惹得赵玲惊叹不已。林冬梅虽然要“藏拙”,但是奈何经历过后世那种信息潮的洗礼,所以她也能接上周晓的话,不至于让周晓有种自说自话的尴尬感。

而赵玲就是所有聚会必备的“气氛组”,哪怕是林冬梅偶尔说的一个冷笑话,她都能给面子的乐呵半天。

“哎呀,今天真的是吃得太愉快了!”一顿饭吃了近一个小时,赵玲最后都有些撑着了,“周晓同志,太感谢你了!”

“叫我周晓或周同志就好了,可千万别叫周晓同志。”周晓忙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