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用刑?233(1 / 2)

作为皇族宗亲,醇亲王无重大事不必每日上朝。自从铖王被关进宗人府,醇亲王每日必到宗人府。如今兹事体大,不知圣意最后如何裁定,他不想落个玩忽职守的罪名。铖王一案所有卷宗已经整理完毕,自己看了无数遍。每个字据数量甚至标点符号都核准了数遍,确保卷宗准确无误。

虽然铖王是待罪之身,但醇亲王对这个小自己十几岁的族弟心中是暗暗钦佩的:阖府一百四十八人,除长女逃脱外,一正妃二侧妃四位夫人自戕身亡。各房贴身丫头仆妇奶娘喝药上吊十人。那铖王紧闭府门,府中侍卫把着四门,凡有脱逃者先斩是问!阖府再无一人脱逃。第二天禁军到来时,这些王府侍卫亲兵虽有武器却遵守铖王命令皆未反抗,一排排站在铖王书房门前,一个接一个怒目而视自刎而死!鲜血在廊前一直流淌到院内!而铖王穿戴整齐,脸色肃穆,未发一言,独自站在书房内。书案上放着数本账册。阖府物品钱粮分门别类已经清点清楚,贵重物品摆放整齐无损。宗人府登记造册时,账册实物无一差错!自己派去的登记财物的老笔帖式员外郎一边写一边流泪!说自己登记了一辈子财物,从没有见过如此忠勇场面。

醇亲王站在宗人府大门内,看到禁卫带铖王手戴镣铐走进大门。两人相隔百米,奕僔仍看到了祈泰原本如墨的头发三天时间已经灰白。不禁心中一阵酸楚。原来那样温厚儒雅坚韧的一个人,也有不能承受之痛!自古伴君如伴虎,圣意难测,希望他那个阴晴不定的皇弟不要一时冲动下令诛杀!拖的时间越长,越有转机。

宗人府共有三种关押的囚房。平日犯了错的皇室宗族子弟会在这里关押接受惩戒。地方官员受理案子涉及到皇室亲族,也都打包上奏,把人连同案宗一并上报到宗人府发落。免得惹到某个背后大佬自己吃不了兜着走轻了乌纱帽没了重了小命不保。

而送到宗人府的皇族宗亲子弟,只要不是皇帝亲典的犯了忤逆谋反等重罪,也都是视情节关个几个月或者几年。一等囚房为独立小院,有专门伺候的下人,有笔墨书籍纸张,家里可以送物品食物探望,时间实在太长送个小妾良人也是有的。只要不出小院大门,生出个孩子养的事也不是没有。二等诫房里外两间。饮食物品也一应俱全。重犯关在三等诫房,单独关押,为防逃走有时也上镣铐。

谁都知道宗人府只是为皇室服务机构,是皇权为表示与民同典而设的样子。让百姓知道皇亲犯法也是要坐牢的!也是有人管的!只是这坐牢和普通百姓又怎可同日而语。

但是,也只有被关进宗人府的这些皇族子弟自己知道,这里剥夺的是他们最看重的两样东西:脸面和自由!

所以但凡有人被关入宗人府,便会有各种关照求情之人上门,奕僔不胜其扰。便将宗人府日常事务均交付左右宗人令处理,自己偷偷躲个清静。

而铖王之事自己不能再躲!一是铖王在朝野口碑一向很好,宗人府处置不当,不只朝中上下铖王同僚旧部会对他有意见,各皇室宗亲恐怕都会对他有微词。更何况,这铖王的姑妈,就是当今圣上母后皇太后箫太后!现如今圣上对此事迟迟未下处置意见。态度也不明了!只让自己据实处置。

这据“实”是哪个实,这可就学问大了!

醇亲王第一次觉得此案难办。

一切须得谨慎处理。

铖王刚入宗人府时,他将铖王除了镣铐,关入二等囚房。每日饮食亦亲自过问,三餐周全,不至于让他太过苦楚。讯问时也亲自在场。铖王进退有礼,言语平静。对里通敌国放走蚩于质子、忤逆谋反等罪名予以否认。

案宗记录相关信息:

铖王祈泰自述

秦以轩 二十岁 旧部秦怀远将军之子。二十年前,还是世子的祈泰跟随太子征西之战中,祈泰为先锋,秦怀远为帐前左偏将。秦怀远杀敌勇猛,战功卓着,后受圣上嘉奖获封忠武将军!在追踪反贼一场战役中,两人带二十人小队,深入敌方腹地侦查,被对方伏击。秦怀远在掩护祈泰撤退过程中,以一己之力抵御伏兵追击,小队撤回本营。秦怀远两天之后重伤回来!临死之前将自己随军怀孕小妾托付于他,请他代为照顾。

小妾名玛吉拉姆 羌夷族 已怀孕七个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