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明清史(1 / 2)

顾清问道:“什么稿子?老师说的哪一份。”

“写明清史的那一份,难不成你还有很多底稿?”

“哦,是那一份吗?那一份才写了一个开头,我打算多写一点,计划完本字数五十五万吧!”

顾清有点记混了以前在码字的时候,为了能多薅点福利,总是会多开几个号,现在也养成了习惯,不会一直写一本稿子。

而是会同时写多本稿子,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废稿,也得修缮一下。

顾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陆元新的茶水都忍不住想要吐出来。

什么,五十五万字???陆元新有点怀疑是他听错了。

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这本书篇幅已经算长了比老舍的《骆驼祥子》还多了几万字,而这似乎只是顾清目标中三分之一都不到。

相比于陆元新,路遥却是直接开口道:“这篇稿子你打算写五十五万这么多吗,你这五十万字写完恐怕得写好几年了,真没想到你有这样的志向。”

“要是真能保持这样的水准的话这本书很有可能会成为学术界上面的一个里程碑,甚至有可能被中华书局改编,远销海外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路遥补充道:“前提是你接下来的内容也要有这样子的质量才行,最多只能有一定程度上面的下滑。”

“同志你有接下来的稿子吗?我那个时候看的好像才仅仅只是第一章吧,章节名叫明朝覆灭后的全国局势。”

路遥已经动了点挖人的想法,但是还是得再三审核一下,毕竟这年头写长篇来混稿费的人也不少。

要是接下来灌水的话,这篇稿子的价格就没有这么高了,而且挖人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的挖。

顾清将第二章的少许内容拿了出来放在桌上,摇了摇头:“第二章才只是写的一个开头,大概半个月左右,这一章能写完,讲的是弘光朝廷的建立。”

陆元新心中已经略感不安,他怎么看路遥这家伙想要挖人呢。

但是想来应该也不会啊,这家伙的眼光向来很高,怎么可能会挖一个新人作家呢。

不过就算陆遥想要抢的话,优势也在他们这边,两份稿子延河明显都没有看过。

陆元新开口道:“行了,聊聊你那份写荔枝的稿子,我觉得你原来的书名有点不妥,要不要仔细想想。”

顾清把茶水倒完以后,变张几张薄饼皮摊在桌上,然后再往里面放一点酱和黄瓜条,最后再把燕京烤鸭放进去,就这么一卷。

那味道别提有多爽了,一口下去感觉嘴里面满满的都是肉,酱的甜味再加上黄瓜的清新使肉香味更加的突出。

再配上来自于家乡的茶叶,这是多少科技与狠活都换不来的味道,看着隔壁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那就叫做《西安的荔枝》吧,取目的地的名字,然后再加上本文的主旨来。”

陆元新满意的点了点头,两人又闲聊了一段时间,规划了一下改稿的细则。

陆元新也在打量着顾清这家伙看起来还不到十八岁的样子,走到大街上不知道有多少妹子已经芳心暗许。

而他在这个年纪都还不知道在哪里沉淀。

偏偏顾清就这样子写的稿子还那么好,下乡去当知青,真的是埋没了,到时候知青当着当着把这好文笔丢没了,他去找谁?

不行得想个办法去把他留下来,不仅文学界需要后起之秀史学界也同样需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