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29(2 / 2)

李行端带着一丝颤抖的声音,有些试探的看向李善,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李行端都不太敢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虽然他知道,李大牛说话不会骗人,可是这样泼天的大好事,他怎么也不会相信会发生在自己村子的头上。

都说贞观之治是一个盛世,市场上的米价为每斗四钱到五钱,外出几个月的百姓均无需闭户,街面上随处可见牛马等牲畜,百姓外出几千里都无需储备干粮。”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贞观四年的时候,唐朝的生产力已经达到了鼎盛,至少已从此前的战乱中有了根本性的复苏。

但是只有百姓自己知道,用粮食价格来衡量社会状况显然是不准确的,也不具备说服力。

用《汉书》中的一句话来反证,就是“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大意为:粮食的价格低得不合理,就会使农民的根本利益受到损害;粮食的价格高得离谱,更会危害社会的经济命脉。

因此,粮食的价格处于这样的价格,百姓的日子是过得不错,但是农民就不行了,毕竟农民靠的就是种粮食,粮食价格这么贱,就是伤农。

农民顶多一天两顿稀的,根本就不敢生病,一生病完全就没有钱看病,你告诉我拿什么卖钱来看病,粮食吗....?

那可不行,因为粮食价格太低了,根本卖不起价格。

虽然说可以有两口饱饭吃,可生活并不是只有吃饱,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米只是七事之一,其他的还有衣住行...所以说当时长安真正的情况是农民很艰难。

现在能有一个工作来给他们别说一天十文钱,就是一天五文钱,也一定会有大把的人来干,这就好比现在你住的好好的,突然有人告诉你,你家要拆迁一样。

此时的竹塘村村民都是这样的感觉,好像踏在云上一样,所以李行端问完之后,大家也都小心翼翼的看着李善,希望李善给一个准确的回答。

李善听完之后就点头道:“对...行端爷爷,我爹说的没有错,我昨天通过祝郎君和河间王见了面,河间王说了,要和我合开一门生意,我就提议让河间王雇佣我们竹塘村的人。

河间王也答应了,就是工钱有点少,老人十五文,妇人十五文,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十文,青壮年三十文,而且暂时还不能包饭食。

要等我们的生意赚钱了,这些东西都才会有,就是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

“愿意...!”

李善刚说完,全场齐齐的一个高呼,所有人的声音中都露出了惊喜的情绪。

只见李行端哈哈大笑的看着李善道:“善娃儿,你可是咱们竹塘村的大救星呀...没有想到你和河间王可以在一起做生意,还举荐了我们竹塘村的百姓,这么和你说吧,善娃儿,我们全村都愿意被河间王和你雇佣,从现在开始,竹塘村一百多人都听你的指挥,你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对...都听善哥儿指挥。”众人再次齐齐开心的高喊。

李善这个时候也是点头微笑:“那好...我现在就给你们安排任务,竹山其实就是河间王的私产,现在我们的生意也在竹山,大家都知道竹山上面的乌桕林吧...给我将乌桕树上的果子都给采集并运回来,这是咱们的第一步。”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