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千秋宴(1 / 2)

  翻车在大齐已经出现了,但并不精进,还有农具老化跟不上耕种和发展的问题。

  当初她叫卫封寻奇人异士和能工巧匠,就是想试试做农具,她自己偶尔有些记不清的细节,这群举一反三的人便能寻摸着补上精进。

  这可比火药安全又利民。

  文科生不记得火药配比,但她历史好啊!

  水转翻车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些其他的,如风力水车这种也很厉害呢,不过一举拿出来总要遭人惦记,还是要慢慢来。

  待到管事细细为裴承允解释了原理后,后者眼睛彻底便亮了起来。

  “母亲竟如此大才,儿子望尘莫及。”这是来自于他的最高赞誉了。

  赵瑾失笑:“这并非是我的功劳,我只是运气好几分,得了些机缘罢了。”

  她当初本只想给自己留个稍微能保命的东西——在合适的时机拿出来,看在百姓的份上,总有人愿意扶她三分,不至于在异世举步维艰。

  不过就如今形势来看,这东西留在她手里,远不如在裴承允手里发挥的作用大。

  “哦?是哪位高人所制?母亲可否为儿子引见一番?”难得见裴承允这样激动。

  “他……已经去世了,我也是偶然得知。”赵瑾斟酌着开口。

  裴承允眼神微动:“如此大才,实在可惜。”

  赵瑾没再说话,见他细细看完了翻车,便与他离开了。

  管事则识趣退下。

  赵瑾同他缓步走着,道:“你近来忙得紧,是在谋划着早日入朝?”

  裴承允点头:“翰林院不算屈才,但到底话语权太小,于众多朝事插不上话,儿子想去朝堂效力。”

  “这水转翻车,可叫你借此入朝。”赵瑾言简意赅。

  裴承允皱起眉头,没同意:“冒用他人功劳非君子所为,母亲还是另择他法拿出来的好。”

  “不是叫你冠自己的名。”赵瑾解释。

  别说三儿子不愿意,她也心虚得很,本就是偷得人家东西,哪还能无耻到冒名顶替?

  见裴承允明白过来,她便继续道:“那位老翁已经去世,这等利民之物却不能蒙尘,你呈上去,在御前混个脸熟便罢,若当今有赏,便请他为老翁立碑,享百姓感念。”

  只是叫他借此在御前挂个名,早日入朝就行。

  裴承允这回没再说什么,应了下来:“母亲可知老翁名讳?”

  “不知。”赵瑾摇头。

  到底是经过时代变迁的东西,翻车能成并非一人之功,后头改造的人也不少。

  裴承允也没纠结,只道:“待儿子安排一番,母亲放心。”

  赵瑾点了点头:“先前你已经叫当今看在了眼里,若此事顺利,你也可不必待在翰林院。”至少能混个上朝资格了。

  以三儿子的能力,给了他梯子,该怎么上去就不必她担心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