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哪个才是正确答案?(1 / 2)

  寒冬腊月,不算多奢华宽阔的庭院,人人脸上却都是如出一辙的欢快笑容。

  “倒真是一派世外桃源景象。”赵瑾喃喃开口。

  难得没有勾心斗角,只存真情淳朴。

  裴西岭道:“哪有什么世外桃源,不过懂得知足常乐。”

  赵瑾又回头看了一眼,不由点头:“说的也是。”

  这里的中年男子,一家之主,都有一个特征——受过伤,有过残疾,再无法上战场。

  曾经历过生死的人大抵看得更开,在赵瑾看来,虽然聊起战场他们眼中依旧存有遗憾,但他们显然想得更开,或者说更通透。

  家人在身边,吃饱穿暖,岁有余粮,还有同生共死过的好友兄弟在隔壁,怎么能不算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

  “这里是侯爷建起的?”

  “不算是。”

  见赵瑾不解,他想了想,从头说起:“举凡战争便是死伤无数,总有些举目无亲或是拖家带口却无法支撑生活的将士,他们不能再上战场挣功勋,身上也落有缺憾,便有朝廷津贴也日子艰难。”

  “我初入军中,因为有父亲的支持,我日子并不算难过,还凭着颇有能耐挣了几场功劳,正是春风得意之时,那时却有人告诉我,不是所有人都与我一般好运,他上战场从不为什么冠冕堂皇的保家卫国,他本性自私,百姓生死与他毫不相干,他只为出人头地。”

  赵瑾似有所感。

  “当时我觉得此人不可深交,便渐渐同他淡了来往,直到后来亲眼见过更多无以为家的将士,似乎才明白他……身无碎银几两,自身尚且难保的人,又如何分出余力给旁人,百姓多艰,他却也是这芸芸众生之一,挣扎其中不能解脱,只能拼着一身志气,挣出个前程来,出人头地。”

  “是林山么?”赵瑾问。

  裴西岭点头,眼神冷静,却夹杂着一分什么:“他说自己孑然一身,自幼看人白眼惯了,不愿自己的妻子儿女日后也陷入同他一样的困境,挣扎度日,他一直告诉我他本性自私,冷漠无情,却不知为何,他也会在尚有余力时丢给路边乞丐几个馒头,会在路见不平时毫不犹豫拔刀相助,会为战友拼命挡下利剑,这里……”

  他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和乐景象,声音低沉:“那时他也算小有成就,身有余钱,便在留安街后这片地方起了几间屋子,将战友安置在这里,后来我得知此事,便找上了他,将自己身上银钱都拿给他,叫他建屋子。”

  赵瑾挑眉:“你不怕他自己私吞?”

  裴西岭似乎笑了一下,不过转瞬即逝:“他也是这样问我。”

  “那你如何说?”

  “我信他。”

  说完,裴西岭转过身,缓缓向前走去,声音冷静:“平平无奇一句话,却叫我十数年遵循此言,从未有质疑。”

  赵瑾跟上他的脚步,却沉默了许多。

  等闲变却故人心。

  见她不语,裴西岭道:“夫人不必为我惋惜,我信他是我甘愿,也是那时的他值得,便后来他背叛于我,我也从未怨怪于他,说到底是我轻信于人,若我死,与成王败寇无异,若我未死,便如后来,他自食其果,我不后悔曾信重于他,也不后悔逼他破釜沉舟战死。”

  闻言,赵瑾眼神惊讶:“他是你逼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