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大雪山峡谷内战神韩信兵马俑537(2 / 2)

“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

我的这个问题让三个科学家一起笑起来,似乎是在嘲讽我的无能,明明已经给我播放的这些资料,但我却一无所知。

“韩立,我们想知道大雪山深处有什么?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是有人迹的地方,我们都应该探索清楚,不然,那就是无穷无尽的遗憾。像二战后期的不死勇士,一直到现在还是有不法分子妄图启动不死勇士,实现自己的野心,如果有人把不死勇士的秘密全都揭示出来是不是这些荒谬的念头就不存在了?”

当下,我能理解中年人他们,把大雪山峡谷里面的神秘事物,跟传说中的不死勇士放在一起,认为那是一回事,我的目标是木桶镇,但父亲的目标未必就是那里,可能不会止步不前,而是继续向西,在那个峡谷当中找到更神秘的东西,我与父亲会合,才能最终破局。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三个科学家不管我的想法,他们只想知道大峡谷里有什么?至于韩氏家族,如何在数百年来延续下去?这种难题他们理都不理。

一位男士冷笑着补充:“我们的研究成果领先于全世界,在同行当中都没有人进入过如此的深度,从地球解剖学上看,我们进入了亚欧板块儿交汇之地,如果能够进一步突破,沿着大陆板块的裂缝向下,很可能到达最神秘之地,让我们的研究领先于全球。”

这一次连中年人都听不下去,轻轻的抬起手,打断对方:“教授,还是不要谈你的研究,我们正在说的是,到底如何才能找到那些兵马俑一样的东西?假如他们就是不死勇士,这才是真正领先全球的东西。我请你们来,不是满足自

己的科研梦想,而是要弄清楚我们面对的是多大的隐患。”

第三个人一直沉默,此刻,拿过了遥控器,打开了另外一组资料:“各位请看,我对于所有的照片进行了千倍放大,在那些古老建筑的关键部位,都写着一个韩字,这说明什么?我们会同历史学家做的研究证明,战神韩信,表面上死于秦王宫,实际上早就金蝉脱壳,去了另外的地方,他对于天下战乱已经灰心失望,同时以他的高度智慧,也看透了秦国统一六国,将会成为一个历史的分水岭,他无法胜过秦王,就独辟蹊径,进去了另外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二虎相争,失败的一方黯然离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生存之地,我有理由怀疑,这里就是战神韩信最后的栖息之所,秦王创造了兵马俑,韩信也创造了同样的东西,之不过存放于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历史学家对于秦始皇兵马俑的最新解释,那都是在另外一个空间里的战斗力集合,数量越多越好。”

这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我从前也听说过,父亲从小就带我去过秦始皇兵马俑,看到那些武士的时候,父亲满眼放光,对我说了很多话。

但那时我对于历史的理解很浅,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如今纵观历史长河,战神韩信的家族绝对不能缺位,而是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为了这个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这些资料中,我果真看到了那个独特的韩字,父亲从小教我的就是这种字体,他告诉我,这才是属于战神韩信家族独特的文字书写方式,只有记住这个字,才能明白自己的将来要向哪里去?

这三位科学家每个人都有独到之处,抛开他们莫然孤傲的态度,我觉得他们已经对大雪山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高屋建瓴的角度去剖析,为什么那里出现了韩氏家族的兵马俑?

那位女科学家再次开口:“韩立,我们姑且把那些东西看作是兵马俑,对照秦始皇兵马俑,你就能发现,在秦王朝鼎盛时期,不管是统一六国,还是文字、车轨、度量衡,甚至是建造长城,都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尤其是他制造了大量的兵马俑,究竟有何用处?这令人费解,但我们发现了山谷里的兵马俑,就明白,天下之大,只有秦始皇嬴政和战神韩信,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提一个例子,你看一看是不是有道理?”

另外两个科学家突然笑起来,很有可能他们三个在一起的时候,女科学家早就说过这个例子,三个人心领神会,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韩立,在中国古老的祭祀当中,总是会用竹竿和纸扎一些纸人纸马,一把火点燃,送给已经到了那个世界的人,这种古老的仪式是从古代传递下来的,究竟代表什么意义?现代人无法理解,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种思念寄托,但为什么要费时费力扎这些东西?经过大火焚烧之后,他们去了哪里?难道只变成灰烬了吗?”

我的脑子转的很快,立刻明白她想怎么说?

意思肯定是,兵马俑制作完成,在世人眼中他们只是泥胎塑像,但很有可能,他们代表了另外一种力量的传递方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