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巡演(1 / 2)

  于晴骂了一句傻逼,然后把电话挂了。-

  几小时后,体育场,技术人员进行最后一轮设备测试。

  于晴在总控间听导演下达指令,对讲机传来各部门的反馈,接着,远处舞台动了起来,钢铁巨臂当着众人的面分离、旋转、化成无数个漂浮在主舞台上空的镜子。

  镜下的舞台地板同样是巨幕,也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高低分散,宛如少林寺梅花桩。

  这个创意来自七年前的霍湘,于晴记得那天晚上起了大雾,她开到高架上时,霍湘扭头看着后方逝去的夜景,问红绿灯是不是用了特殊的材质,无论多大的雾都能看得清。

  于晴说是的,不然多容易出事故啊。

  霍湘回说:“如果舞台屏幕也能像这样四处悬浮就好了。”

  彼时国内还没生产出能自由组装的屏幕,顶多像歌王歌后一样斥巨资量化小屏幕拼成大屏幕,但没什么必要,万一效果不好还得亏钱。

  如今不仅科技成熟,还多了建模功能,在一切开始之前就能用软件模拟出方案效果。

  于晴原本想把这个创意用在天鹅航道四专巡演,算是她对霍湘这么多年来积极配合的回馈,结果那破乐队三专刚发就解散了,她的想法只能时隔多年用在泥泞婻諷诗意上。无妨。

  泥泞诗意同样是霍湘的东西,从朦胧的主概念,到潮热的音乐取向,皆是她从酒后霍湘那儿听来的,这么来看……也算无愧初衷。

  “都去吃饭吧,”导演朝对讲机说,“四点准时回岗。”

  说完再看向于晴:“紧张么?”

  于晴嗤笑一声,“这有什么好紧张的。”

  “要创造历史了还不紧张?”

  第135章 巡演

  巡演。

  歌手乐队们迁徙式把同一个舞台带到不同城市,最初只当做维系粉丝关系和增加知名度的方式方法,中后期资本介入,演变成新型敛财手段。

  当越来越多莫名其妙的人也办起巡演,市场逐渐不再买账,这时再想突破重围,就得注入诚意。

  泥泞诗意立项目标就是打破国内乐队记录,于晴故而献上最真挚的诚意。

  演出包括正式开始前由薄荷男团的暖场,加一起时长共计三个小时,但票价不上涨反而降了;愿意出高价买内场票的粉丝,将每人获得巡演限定的礼品,包括不限于纪念场刊、乐队签名、未披露的迷你专、进后台与乐队亲密接触;舞台效果打破行业天花板,视听硬件国际顶尖;以及前些日子临时决定给每位到场观众附赠柠檬水特饮。

  于是等观众撑满五万余坐席后,整个体育场变成一片柠檬海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