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一甲子6(2 / 2)

小皇帝能有想起自己这个心,他就已经很知足了。

传完旨,小太监领着一帮人便准备离去。

吴用却在身后叫住了小太监。

李公公还是别走了,老侯爷两个星期后寿诞,留下了吃几天席面沾沾喜气再走也不迟。

老爷子是侯爷,没办法大庭广众之下留您,这才让事后老奴留个心眼留公公一下。也算是尽一些地主之谊。

虽说这席面不顶宫里御膳房,但吃的也是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

吴用眼睛一转,虽说老爷子不打紧,但这李公公明显是上面的红人,要不然也不会让他来宣圣旨。

真的那天说难听,老爷子两腿一蹬上了天,这可就是吴用能扯得上的大旗,至少不会事后被苏孝仁清算给殉掉。

不了!不麻烦侯爷了,咱家不过是来宣个旨,不敢在路上耽搁,还要回京复命的咧。侯爷的好意,咱家心领了。希望侯爷一百一十岁大寿之时,咱家还能来乐呵一二。李公公也是个人精,哪里不知道这老太监在扯虎皮。

常年服侍龙侧,即使六根不全,也沾着一身龙气。出门在外就是天家的脸面,又有谁不给这个面子。

当然吴用也只是客气,并不是真的留其在这吃饭。手中捏着一把票子,趁着二人寒暄塞进了李公公的手里。

小太监身子一抖,虽说这种事常有,但是这厚度,似乎也并不常见,很明显吴用为了讨好他是下了血本。好似掏空家底一般。

吴总管?这是什么意思?李公公轻声道,眉头微紧,似乎是在用手指查着手中的银票。

老奴与公公您一见如故,动作有些偏激,还望公公海涵。吴用这个老油子,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比了一个二。当然这也只有吴用和小太监两人能看到。

一张一千两的银票,他可足足给了二十张。

什么概念,就算是一个世家门户凑足万两银钱都是一笔庞大数字。这个侯府的老太监居然能够拿出如此。足以见得这吴用在这侯府的权利有多大。

我懂,咱家与吴总管也算是相见恨晚。以后若是有幸去了京都,咱家必定请您吃酒。

这两万两的银票打了底,瞬间小太监说话都不一样了。虽说还是趾高气扬,但毕竟语气温软了不少。

那老奴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事后若是真的去了京都,一定寻公公吃酒。二者寒暄了一会,最终还是吴用将一队人送回了回京的马车。

苏慎看在眼里,心里明镜着。毕竟自己之前那一幕确实也是吓到了这些家仆们。

就像是吴用,跟了自己快一辈子来,难免与自己的子孙口角过。一辈子过的战战兢兢。事后还没有个好归宿。

侯爷!吴用掺着老爷子回了屋。

你这些天操劳有心了,去库房领些赏吧。毕竟现在的你手头可不宽裕。苏慎冷不丁的开口。

扑通,原本还在搀扶苏慎的吴用跪倒在地。

老侯爷,奴才错了,奴才手脏,这就剁了手。说着抄起侍卫的刀,那架势仿佛真的要剁了自己的手。

够了,我不是迂腐的人,钱帛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都无用,你拿着就拿着吧,毕竟也伺候了我一辈子。这也是你该得的。

苏慎没有理会吴用。虽说这些对于他来说无伤大雅,但是对于下人,有时候手伸得太长,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该敲打,还是要敲打一些。

夕阳西下,只留下吴用修长的身形跪在庭院内,一巴掌,又一巴掌的扇着自己耳光。清脆而又响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