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资本上门200(1 / 2)

江辰在几个繁忙的车间之间穿梭,不时地与工人们交流,最后回到了办公室。</p>

与此同时,铜城展销会的新闻在网络的喧嚣中逐渐淡去,网友们的注意力被新的热点吸引,追逐着下一个焦点。</p>

在这股新的浪潮中,在上一家软件公司打拼了几年后辞职的雷总,带着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横空出世。</p>

他敏锐地抓住了智能手机时代的机遇,创立了一家名为大米的手机公司。</p>

从一开始,大米就高调宣布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并将目标对准了全球科技巨头苹果。</p>

当时,国内正迎来第一波换机潮,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迅速增长。</p>

大米公司趁势而上,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大米1。</p>

这款手机在设计是由摩托罗拉团队一手包办的,同时在配置上也不输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p>

然而,最让网友们心动的,还是大米1的价格。</p>

在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配置后,大米1的定价仅为1999元,这无疑给了年轻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p>

在国内手机市场,御三家星辰、菊厂和苹果的定价普遍偏高,让许多年轻消费者望而却步。</p>

而一两千元档的手机,虽然价格亲民,但在配置上却往往不尽如人意。</p>

大米公司巧妙地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白,用仅次于御三家的配置,辅以1999元的价格,迅速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p>

大米手机的成功,很明显是借鉴了当年移动通信领域的策略。</p>

它们最开始进入通信领域的时候被另外两家公司压着打,知名度很低,因此它们瞄准了初高中生这一大群体。</p>

它们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推广,用极低的月租,接受高频次低价格的充值方式,最终成功翻身。</p>

大米公司也如同当年的移动一样,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独特的营销策略,迅速在智能手机市场崭露头角。</p>

作为一个新兴品牌,大米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p>

由于是新品牌,代工厂的合作意愿并不强烈,代工价格也难以压低。</p>

面对这一困境,大米公司采取了一种名为“饥饿营销”的策略。</p>

由于产能不足,他们在网络上利用水军转化舆论,营造出出一种供不应求的假象,让消费者觉得这款手机非常抢手。</p>

不得不说,大米是目前国内厂商中除了星辰最会玩互联网舆论的企业。</p>

许多纯真的年轻人都相信了这种说法,纷纷加入到抢购大军中。</p>

他们按时蹲点去官网抢购,希望能够拥有一款价格实惠、性能出色的大米手机。</p>

这种火爆的抢购场景,不仅让大米公司站稳了脚跟,也让他们的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p>

初代大米手机在市场上成功站稳了脚跟,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p>

基于这样的良好开局,大米公司迅速将二代产品的研发提上了日程。</p>

在二代产品大米2s的研发过程中,大米公司倾尽全力,将自身作为手机整合商的优势发挥到极致。</p> 他们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了极致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