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教育与学习,愿一切与上帝同在64(1 / 2)

“学校得有规矩,学生必须尊重校长和老师,今天,这位美琳娜.本.尼亚胡同学,这样放肆的情形,以后如何树立学生敬师社会重教的集体意识呢?”科学导论的系主任齐晓天很生气。

和齐晓天这样的思想意识,在学校的相当一部的老师是有的。

当然大部分的老师,非常佩服倪校长的优雅宽容虚怀若谷的涵养风姿。

为了统一思想,为了更好地凝聚学校老师的精神合力,倪俊挺校长决定尽快组织学校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进行一次思想的洗礼。

倪俊挺校长首先提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哲学家雅尔贝斯关于教育本质的一段阐述。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教师既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做有灵魂的教师,以灵魂的教育,育有灵魂的人,就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启迪智慧,提升人文素养,养成健全人格,确立积极人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着《爱弥儿》中如是说。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以情动人、育人、化人,才能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更好地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培养出更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黄瓜国的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学习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过程。我们教书育人,我们也是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怎么做一个称为老师的人。这是洗涤我们的灵魂,培养我们的良好教育思维行为习惯的过程。以我们洁净的灵魂去唤醒,去启迪,一群群新的灵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文明的滋润,有着不同的宗教理念的培植。的确,我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但是我不排斥任何别人的信仰自由。我们可以引导不同信仰的人,促进灵魂的仁慈宽容,促进灵魂的接纳与爱的能力,促进灵魂的自由发展和自我晚上的能力。然而无论我们老师的信仰是什么,我们不可以,不能够,不应该,以自己的信仰视角,去要求千篇一律的规则,来限制,来禁锢百花争艳,各有分骚的青春少年之灵魂。

今天,梅琳娜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在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引导,但是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和表达的意愿,这是需要被尊重。就梅琳娜的宗教意识而言,这是一种代际传递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意识是促进了人类灵魂的自由发展,还是并没有促进,这个我们不做评论。但是就上帝的意志,上帝的品质特征,我们可以以上帝的视角,仁慈宽容的圣灵,会如何思想呢?

我听说过有一句话,愿上帝与我们同在。

如果有人是打你的左脸,那么你就把右脸也给他。那么信仰上帝的人,必定相信上帝是善良的,宽容的,那么信仰与上帝同在的人,也必定秉承上帝的善良宽容的精神意志的引导。

那么上帝与我同在,上帝也与你同在,上帝和世间万物同在。在这个广袤无垠的世界里,上帝始终如一地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物,每一个分子原子。

上帝既与我并肩同行,也与你紧密相连。当我们坚信上帝是善良且宽容的时候,这种坚定的信念会让那些信仰上帝并与之相伴的人们,必然会传承和秉持上帝的善良和宽容。

上帝的存在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又如一股温暖的春风,抚慰着我们疲惫的心灵。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心怀对上帝的敬畏和依赖,就能感受到他无尽的慈爱和关怀。而这种信仰所带来的力量,更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宽容。

因为相信上帝的善良宽容,我们学会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不再计较琐碎的得失,而是用宽容和理解去化解矛盾;不再心生怨恨和仇视,而是用爱去包容一切。我们将善良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用行动传递着上帝的教诲,成为他人生命中的一道光。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宽容的真谛。面对他人的过错和不足,我们不再急于指责和批判,而是给予他们改正和成长的机会。我们用宽容的胸怀接纳世间万物,不因差异而产生偏见,不因困难而失去信心。在宽容的氛围中,我们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