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土地换和平,李马集团冤大头34(2 / 2)

小哈桑和黄瓜国代表双方亲切贴面礼后,对于西沙哈拉局势做了外交辞令的意见交换。

哈桑的意见是,土地资源一旦失去,想要拿回来则是不可能的。摩哥王室无法承受土地换和平的政治后果。虽然那块地区已经矿业资源已经几乎全部攫取,相关西方财团的采矿企业也都将短期内撤离,但是谁能保证以后不在这广大地区勘探到宝藏财富呢?这样的思维在任何国民心中一点燃,任何一个政府都无法土地丧失的民心大变。这将使得国家管理出现危机,甚至皇室出现统治的威信受损。

虞特使表示理解之后,阐述了国际社会共识,当下贫困世界和社会主义意识的国家进一步凝集力量,所以如果不达成土地协议,那么摩洛哥人的恐怖性伤害,在那些同情西撒哈拉人民的阵线而言,并非不正义的恐怖袭击,而是反殖民争取独立自由的基本权力的侵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已经又超过七十个国家和地区,是正式宣布承认西沙哈拉国家,并和西沙哈拉流亡政府存在着外交关系。这样的变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当下东方北方几个大国,欧美一些主要国家,阿拉伯大国,都希望能够和平解决这个国际争端问题。联合国会议的多次表决,态度非常清晰。虽然摩哥国内的民心起伏是可以理解和谅解的。但是整个历史洪流是无法阻挡的,这已经是憋在子宫口的难产了几十年的事情。这次西沙人的突然发力,而且力量强大,远远超出摩哥国的承受能力。如果不能达成和平协议,一旦战火烧到摩哥国内,那么摩哥皇室的颜面无存,会很快被反对势力所利用而被迫退位。如果发生军事政变,则可能更加惨不忍睹。

在表明态度之后,虞特使表示,要代表国家,请尽快和皇室主人见面。哈桑表示愿意转达这个特使的意愿。然后虞特使介绍了李玛尼和他的助手,建议双方继续沟通,然后他和参赞离开了会客室。

李玛尼的助手介绍了李氏集团,为整个亚非拉的贫苦国家进行了1个多世纪的基础工程建设。具有各方面的完备实力,能够保证土地换和平计划有效落实的方案。

小哈桑自然是非常了解国际趋势,在非洲东风压倒西风的必然性趋势非常明显。李马集团庞大的工程建设队伍,一旦改装就是一千多人万的军队,可以瞬间摧毁几乎除了三大国际组织(欧美集团,斯拉夫集团,不结盟集团)之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武装。而其中斯拉夫集团和不结盟集团是绝对站在李氏集团的这一边的。

双方都很清楚对方的底线,很快双方进入实质性内容。

最后李玛尼意味深长地捎带了一句,李马集团这次土地换合和平计划,其实背后是和马克公司以及美国政府有着深度沟通与合作的。

听到这句话后,小哈桑的脸部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了几下。因为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自己现在正承受着来自肖恩·齐亚安极具暗示性的威胁!这种威胁让他感到如芒在背、坐立难安,但却又无法直接表达出来或采取行动去反抗。

肖恩表示,大漂亮这次情报支持是肯定会尽力的,但是绝对不会在政治层面和军事层面干涉,因为无法承受国际舆论压力。这点希望摩哥国皇室谅解。另外,极力鼓动摩哥国,尽可能扩大中立区,那么可以更好地避免西沙人的威胁。因为这个和平计划,西沙人在情绪上是很难接受的。虽然理性上,西沙人很清楚,如果没有同情他们的国际友好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他们非但不能真正的建立国家,整个部落或者民族,将会逐渐萎缩消亡。

这也是摩哥国的国策,消亡其种,那么就不会有任何威胁。这种国策,自然也是国际社会看得到,并在人权和国家主权方面,对摩哥国加以指责的核心所在。也是摩哥国的盟国,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持的核心所在。

所以在摩哥国皇室,已经基本接受土地换和平计划。

如今,无论是李玛尼所给予的暗示,还是先前肖恩给出的提示,都使得摩哥国皇室深刻地认识到,如果能够将中立区域进一步扩大,并满足这两个大国的需求,那么对于增强自身的安全保障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种认识如同一道探照灯的光芒,与其说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还不如说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做出自己可能还能残留更多些利益的决定。与其白白给西沙人,不如卖给大国的白手套。如果这样,能够要回北部控制区的矿业利益,也是一种补偿,那么在国民面前也是可以大言拿回国家利益。

三个月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份决议案,196成员国中,以145票同意,2票反对(摩洛哥和西沙哈拉阿拉伯人民社会民主共和国(西撒民国),后两票反对自行撤回),49票弃权。这样通过了安理会一致同意的决议案。

关于土地换和平,南北两国分治,成立西沙哈拉国际中立区的决议案。

决议案规定,以北回归线以北50公里的一条直线直到西撒哈拉阿拉伯人民社会民主共和国实际控制区域和北回归线以南120公里一条直线作为国际中立区。国际中立区以北地区在摩洛哥主权下自治,中立区以南的西沙哈拉地区由西沙哈拉阿拉伯人民社会民主共和国的独立国家祝秋安区域。以后摩哥国统治区域如何政治走向,由历史和人民在未来做出决定。国际中立区由大漂亮的马克公司和李氏集团共同管理,安全由两家公司的安保部队来维持稳定和维护中立区的矿区安全。李氏集团获得的特权是中立区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自主权,当然还包括其内有200多个废弃矿坑的专属权。但是李马集团从马克公司转让所得的矿业资源,在南北两国疆域,自动出让51%的经营利润。并且李氏集团在中立区范围内创办海水淡化生产和太阳能风能等发电,必须极低价格提供南北两国使用。

另外李氏集团还有承担为期五年的西撒哈拉阿拉伯人民社会民主共和国城镇道路建设,国民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等等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的义务。这是不附带任何条件,五年内无任何报酬的义务援助。这大概要消耗前期三年多约800亿人民币的基础建设和以后每年150亿连续五年的投资。

李马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冤大头。这对李氏集团而言损失多大呀。败家子呀,本来就是骨头了,还退出51%利润,这么大数目怎么办。贷款!谁贷款给李氏集团?阿拉伯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东方金融与保险集团,南南合作基金,国际开发合作银行,摩洛哥皇家投资银行为主,其他还有阿尔及利亚,毛里求斯等非洲对西撒民国友好国家。贷款期限是五十年,前十年无息贷款,之后二十年是0.1%年利息,之后的20年是0.25%年息。

2189年,李氏集团用类似方式拥有了多处高温的废矿坑,包括阿尔及利亚,比利亚,毛里塔尼亚,尼日尔等多个非洲国家的,中部非洲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的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亦译喀拉哈里沙漠和西亚沙特阿拉伯国家的鲁卜哈利沙漠,还有澳大利亚大沙沙漠和中国境内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等好多好多个废矿坑及周边戈壁无人区的专有开发权。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将李氏集团的这种行为看成是最愚蠢的行为。但是结果却难以置信和匪夷所思的,因为在这些废弃的矿坑和周边的戈壁荒漠里,共产主义的雏形悄悄诞生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