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时惟天命141(2 / 2)

“下臣未见过此女,还不能确定。”上达天意之人,说话一向保守。

“那鸠占鹊居是怎么回事,辛勖之女并非缘遥命中的女子,是否异于缘遥?”君王复利怒气已经爬到眉梢,说话也不似方才宽厚。

“大王,辛勖之女是嫡王子命定之人,此一世姻缘。”今日就被君王复利问起辛洛身份,他心虚,却一脸苍白地否认了,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辛勖之女是北冕国之祸,难道太傅想让缘遥当千古罪人吗?”仅凭星宿一句话,已经起不到担保的作用了。

“大王,下臣惶恐,下臣绝无此心。”眼下,辛洛是可以救缘遥之人,历经四年,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说什么也不能在这个时间功亏一篑。星宿想了想这几日的奇异之象,先是君王复利病了几日,之后,市井之中关于辛洛身份的谣言再起,背后到底是谁?

“此事因太傅起,太傅收押廷尉司,听侯发落。”这是契机,削弱星宿和天宿厅的良机,君王复利一步都不肯退让。君王复利一向利益分明,辛洛不能成为王妃,只能当成打压百官们的筹码,日后,他会慢慢与天宿厅清算,他也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这种无用的事情上。对于这种事情,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快,永远都不要拖泥带水。下完诏令,君王复利既累又厌,真真假假已不重要,都变成了手中挥舞的正义,他转身离开了。

傍晚之时,杨轩收到全府被流放的谕旨,一同被贬至京外的还有辛勖。外戚杨轩和辛勖同一日倒下,京城之中,最开心的无疑是王衍,两天之内,京城倒下了杨家和辛家。君王复利一如年轻之时,有雷霆之势,又快又狠地将王室的一团乱麻斩成了一地鸡毛,他称缘弘年幼,又受杨轩胁迫,留在安华殿反醒,将杨轩罢官,全府流放粤北,将太史辛勖流放冀洲。

这场夺权最终以流放杨家平息了,赦免长风世子回京的诏书也一并送去了白港。无论是朝堂百官这些外姓人看,还是怀姓复氏的王族看,君王复利对缘弘的处理不仅偏心,还随心所欲、刚愎自用,在君王复利这里,一切都是朝堂需要。流放是对杨家的法外开恩,君王复利在这件事上,是有妥协的,流放杨轩,他是留了一条后路,就像当年流放邓家一样,大不了过些年再平反昭雪,不计前嫌地委以重任,既显出他的仁慈又显出他的英明。仅凭这一点,缘遥就成不了君王,他缺乏他父王的气魄,他不懂妥协,君王复利在用人上尤其能看出他的妥协,用杨轩和王衍,是他向朝堂的退让,用星宿,是他走出意气用事的误区,在感情上,他并不喜星宿,他能清醒地看清自己的需要,懂得量力而行。

南恩大师离开北冕城堡后,他没有直接回奉国寺,他去了桓杨府邸。从缘遥王子找到奉国寺时,南恩大师就在静观其变,他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这趟浑水,他淌错了。若是让缘遥得了太子之位,第一个先杀的人就是他。一脚踩进淤泥里,让南恩挣扎的余地都没有,他不能动,只能看着,一旦他挣扎,就只能让自己陷下去。

“贺喜太师大人,已按太师大人所言上奏大王。”历经上一次与缘遥王子谈话,南恩大师对桓杨也不冷不热。

“大师辛苦了。”桓杨嘴上感激着,脸上却并感激之意。

“按太师大人之意废除辛洛王妃,小僧只取奉国寺应得的一份。”在讨价还价之时,南恩大师处处都表现着谦卑。

“奉国寺的好处自然少不了,钱与土地,随便大师选。”与杨轩的有权有势不同,杨轩有着商贾之人的习气,精打细算又斤斤计较,用刀之人的桓杨出手一向阔绰,他相信有些财要有福消受才行。

“都是身外之物,小僧想取天宿厅,留名。”费了这么大的劲,既受桓杨威胁,又受缘遥王子威胁,南恩大师显然不乐意了。王妃被换,星宿的权力就会被削弱,这对桓杨来说,简直一石二鸟,这所有的好处都被桓杨拿走了,留下提心吊胆给南恩大师。南恩大师直接开口要求天宿厅卜正之职,根本不把在朝堂混了近二十年的桓杨放在眼里。

“这是大师份内之事,大师是百姓的信仰,天宿厅若能有大师这样的人在,一定会让北冕国昌盛。”这个时间,桓杨断然是不希望身边出现不安分之人,在朝堂摸爬滚打了二十年,他首先考虑的是稳定,眼下的朝堂危机四伏,更换缘遥王妃之事,是重中之重。

送走南恩大师后,桓杨一直站在院子里,杀与不杀南恩大师这个问题,从他找上门之后就成了桓杨的困扰。不杀,他担心控制不住局面,南恩大师非等闲之辈,而且,缘遥王子也去了奉国寺,谈了些什么,二人之间有没有密谋,他无从得知。更何况,天宿厅是他一直志在必得了,南明现在把手伸进了他的口袋,他岂能坐视不理。

“主公,当真要将天宿厅交给南恩?”景松不知什么时间来到了桓杨身旁。

“若此时清除了南恩,就是将屎盆子倒在吾的身上。缘遥王子去过奉国寺了,应该已经知道了南恩与吾联手之事。”清冷的夜空,宅子内也静悄悄一片,桓杨的眼睛瞪得比平时还要大,有风吹过,吹进他的瞳仁里,他微微合了一下双眼,夜风卷起柦杨的锦袍,

“但,人留着就是铁证啊。”景松看着桓杨的肩膀,目光掠过桓杨的耳后,变得悠长,飘向了桓府的宅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