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命之子101(2 / 2)

“这几个人,可以忽略,手上既无权又无势,他们多半还想让本王来扶持着涨一涨份量。”

看着缘遥的眼神,辛彦之知道,他听进心里去了。

“殿下还有机会,大王说下次朝堂再议。”辛彦之觉得,这难得的几日时间,就是留给江波殿用来游说百官的。如今局势已经很明了,游说不动的,哪怕是打也要打下来。“先礼后兵,就是这个方法,若打不下来,就不留。”直到立储这一日,辛彦之才深切感受到自己现在在走一条怎样的路,太子之位,是他必须拿到的,若拿不到,丢的可能就是他的脑袋,他想起在永昌侯府的“叔父”,为了脱困逃出去,他可以自断手臂。此时,虽然不需要他有断臂求生的勇气,但亦要大局当先。在大是大非面前,过分仁慈,断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路,辛彦之还是提出来,但这个方法缘遥应该不同意。

“不妥,朝堂之事从来不是杀几个人就能做好的,杀多了会乱了朝堂,人人自危,然后迟早危及自己。”生在王族与市井百姓所想之事千差万别,同一件事所想的深度及高度也不相同。

“殿下,朝堂一如战场,只是没有硝烟,却更残酷,斗到最后,争的是能生存、能喘息的机会,在混乱的战场上,人性与兽性并无分别,求生不分手段,欲望都是最原始的。有些时候,不择手段也是本能。”这话,辛彦之说着熟悉,仿佛不是从他口里说出来的,他脑海里有另一个声音。是他西夷的叔父。站在江波殿的这一刻,辛彦之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他叔父是用什么样的情境说出这句话,他已经没有时间去猜想。眼下,他现在必须保住自己的位置,才会有机会守住铃儿。

除了缘遥,恼羞成怒的还有缘祁,在太子之位争夺中,缘祁有着缘瑞的“自视清高”,他有军功,手中有兵权,与消失四年的缘遥、还有他病秧秧的二哥相比,他早已经在心中将自己定为“太子”的最佳人选,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竟然没有得到百官的一点儿呼应。缘祁没有反思原因,反而回过头来埋怨百官的吃里扒外,仿佛,百官拿的俸禄是他武安王府开出来的一样。

还未离京的缘礼看到了回京的希望,坐在永安王府,他思前想后,终于想到,需假手于人将之前对缘遥不能承继太子之位的假想变成现实,他想到了利用缘祁,他的胞弟缘祁勇而无谋,用好了便是一把利刃,可以顺便除掉最有利的两个威胁,缘瑞便不足虑。

走进武安王府时,缘礼仍旧故意咳嗽了两声,一来告诉自己的弟弟,他来了,二来,让所有人知道,他身子骨不争气,无意于太子之位。

“承蒙朝中大臣厚爱,拥护缘礼。”这个开场可谓别有用心,缘祁在此次太子之争中,百官没有一人呼应,输得毫无颜面,这样说,就是要激起缘祁的嫉妒,再进一步激怒他。“与三弟相比,缘礼自愧不如,这四年来,三弟为北冕国出生入死,军功无数,如今礼乐崩坏,宗法制已形同虚设,缘礼只恨不能亲见父王举荐三弟。”缘礼跟缘祁语重心长的说。

缘礼即使煽风点火,也句句有理,以前,他劝缘祁尊礼制,如今,又大着嗓门表示支持缘祁,理由也很充分,礼崩乐坏。这一番吹捧,让手握兵权、一身军功的缘祁更膨胀了,仿佛北冕国的太子非他不可。缘礼给缘祁把后面的路都想好了,要想夺得太子之位,必除缘遥,除掉缘遥,便是给他清了路,以缘祁的性格,决不仅仅是除了缘遥,还会后斩缘瑞。缘瑞斩不斩对缘礼来说都行,当然,斩了更好,少了后顾之忧。缘礼要的是一个名分,除掉缘遥,他自然就名正言顺了。缘祁帮他杀了缘遥,他就够本了,再杀缘瑞,他就赚了。

缘祁顺着缘礼的话想着,他只想到了朝堂今日议储,也看到了这件事的表面,除了缘遥和缘瑞,他就能顺理成章地坐上太子之位。

“缘遥和缘瑞,留着都是绊脚石。”

缘祁表面没有表态,心中早已蠢蠢欲动,他恨不能明日就安排府兵杀了缘遥。这条路,稍微有点脑的人,都会觉得行不通。他只是除了两个王子,后宫之中还有缘熠、缘稹和缘弘呢?况且,他的前面还有他二哥缘礼,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又怎么能保证,兄弟二人始终是一条心?

唯一能笑得出来的只有成安君缘瑞。承继太子之位,百官的支持仅次于嫡王子缘遥。这四年他总算没有白忙活,是他想要的结果,只要能被立为太子,什么人支持他都不重要,看着这个结果,缘瑞有些飘飘然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