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再议立储100(2 / 2)

“嫡王子在冬岛四年,远离都城,不能建立仁德,团结同僚,身为太傅,是星宿失职,四年来,星宿不曾忘却职责,一直悉心教导,对朝堂虽不熟悉,但并不陌生,嫡王子远征西南边境时,能杀身为国,功绩卓着,军中治军亦严明法纪,执法如山,有治世之才,缺少决断力这话,太宰大人就言重了。动摇宗法制,恐国本动摇,望大王三思。”星宿平时虽不声不响,在大事大非的问题上,态度明确,思路清晰,高举起“宗法制”这杆正义的大旗,这一番话,让其他人都有些难接。

在目前争论的态势上也能看出,三公六卿中,只有太傅星宿,太祝星奎、太宗邓荣、太史辛勖和太士信安君五人支持缘遥,缘遥意外收获了他叔父信安君的赞成,不得不说,炽烨进宫还是多少有些作用的。

反对嫡王子缘遥承继太子之位的人,也是人才济济,既然在朝堂上没有突破,那就从星宿所提的祖制入手。杨轩收起嘴角那一丝隔岸观火的冷笑,首先开口。

“嫡王子已屡禁不止触动祖制,非嫡子应有的素养。”朝堂斗争也都是些素日里有的伎俩,不同时候,拿出不同的东西,被重新加工一番后,就变了质。杨轩这样的老狐狸,是不肯放过对方的一个表情,一句话的。杨轩的话一说出来,就让传得沸沸扬扬和毁婚和嫡王子血统问题又在百官心中重新发酵了一遍。

“嫡王子性格刚烈、果而自用,若继承大统,恐处事难听谏言,日后怕是会政失人心,在国婚之事上,不能以身作则,已造成不良影响。”

剑洪见机附和道,他的话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剑洪一向是只知服从的,如今,他公开提出了对缘遥的指责,而且这指责不留情面。他好歹也是缘遥的师父,连星宿都有些诧异。朝堂的确是无情的,不仅不允许有亲情在,更容不下师徒之谊或者稀薄的友情。

跟随剑洪一起开口的就是太师桓杨。这个决定,太师桓杨在心里犹豫了很久,也是看准时机提出的,如今朝堂争论了这么久,不如跟随大家,一起反对还没有站稳脚跟的缘遥王子。而且,缘遥要在储位之争中胜出,可谓困难重重。

一同反对的还有五官之一的司寇贾斌,司士上士李森。他们也与宝子章一样,支持成安君缘瑞继承大统。对立成安君缘瑞,朝堂之上的默契,十年第一次见,可以载入史册的和睦。

“缘瑞贤达、恭谨节俭、正直有为,任小司寇以公义公理为原则,能严刑峻法,政绩卓着。”

缘瑞的后来居上,连君王复利也吃惊,尤其是他获得了怀姓宝氏、剑洪,还有一众贵族、寒族官员支持。寒族官员在这股力量中,多少有些墙头草的嫌疑,他们一看宝子章和剑洪都支持缘瑞,果断地弃了宗法制。君王复利一眼就看透了,缘瑞是四子,今年19岁,支持他的大部分是寒族,就没有贵族能架空他,而且缘瑞素有名声,上位后能真正掌握政权,不被贵族所左右,最符合寒族利益。

君王复利没有说话,任由他们在底下历数对方不是,缘瑞的名字第一次进到君王复利心中,庶族的心理,君王复利在司士上士李森一开口时就明白了,他们无疑将自己的利益系在缘瑞身上,其实,北冕国在他掌权的二十二年中,有一大部分时间,他都想维护庶族利益,他最终还是妥协了,无奈贵族太强,根基太深,撼动不了。缘瑞若是接过这柄权杖,依旧还是会受制贵族,缘瑞缺点明显,根基不稳,本身性格不够强硬,柔媚顺从,难当一国之大器。若是有能力,可以将手上的王权舞出威与信,但缘瑞性格有些弱,光有头脑还不够。

缘遥刚回宫,君王复利是开心的,远离朝堂四年,没有朝堂百官的营私结党,又是嫡长子,王位按祖制自是留给他的。可缘遥有了自己的想法了,虽无党羽,羽翼已丰,也难以控制。有了结党的念头,联姻就是最佳证明。今日,信安君也支持嫡子继位,这让君王复利心中的防备之意又起了,如今又有一大波人反对,君王复利干脆不出声,腾出时间让他们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