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捐款,赞助112(1 / 2)

何雨柱和许大茂正在饭店吃饭,雨水和一些企划部的人都在。</p>

“大茂!我准备京华和国京各自捐5000万,咱俩也各自捐5000万给希望工程,让他们给山区的孩子盖小学,你怎么想?”</p>

“我怎么想?我坐这想!反正咱俩这辈子也造不完这么多钱,而且今年好多人捐厂保命的,我也怕啊!捐,必须捐!”</p>

“嗯!但是不能白捐,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也要让那些孩子记我们的好,还要把京华的名气全打出来!”</p>

“柱哥,以后要是有需要花钱和捐钱的地方你说一声就行,我这辈子都不敢想自己会这么有钱!我现在害怕!”</p>

“没事,大茂,建国会罩着我们的!”</p>

许大茂现在真的很怕,人家都说资产有多少个亿,他现在银行卡里都有百十亿,还不连京华和国京里的钱,国债券什么的,</p>

今年风声这么紧,好多人都把企业和钱捐了,许大茂也怕啊!他可是从起风时走过来的,当年跟在刘海中后面没少干缺德事儿的!</p>

“柱哥!柱爷!我只求你一件事!”</p>

“什么事儿?说!”</p>

“你哪天感觉不对准备跑路的时候,不要丢下我!我这辈子跟定你了!”</p>

“大茂!放宽心,不会有那么一天的!”</p>

“你到时候别忘了就行,下次捐款一定要通知我!我现在的钱,少个三位数也够我这辈子用了!”</p>

“好!明年的亚运会,我陪你再捐点!”</p>

“嗯!行!”</p>

这顿饭吃的很完美,把基调定下,让企划部的人好好宣传,</p>

京华捐的钱负责建学校,国京的钱负责助学金,让有能力读书的孩子可以一直资助到大学。当然,只资助学费。</p>

何雨柱跟许大茂捐的钱也一样,区别的是,</p>

许大茂捐的是许佳佳希望小学,许大茂助学金,</p>

何雨柱捐的是何芊芊希望小学,何青助学金。</p>

至于做好事不留名?别傻了!富豪哪有捐钱不留名的?这可是实打实的两亿!</p>

关键是在这个特殊的年代!</p>

何雨柱不求未来死后能跟霍老一样盖国旗,但至少要为子孙后代留名,让后来人提起他能夸一句就好。</p>

何雨柱的大手笔直接轰动了社会!</p>

各大媒体都在对他们专访!</p>

人民日报,青年报,希望工程!各种地方报纸,电视台等等全部都来采访了,全都是夸他们的。</p>

更是把他们这两年捐给灾区的物资也写上了,各种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企业家等等各种奖状都来了。</p>

何雨柱和杏芝抱着芊芊还有何青,许大茂带着秦京茹和许佳佳的身影出现在各大报纸上,足足曝光了半个月。</p>

就连上面也惊动了,</p>

还写了字传来。</p>

京华</p>

国京</p>

许大茂是个好同志</p>

民族栋梁</p>

分别落了款。</p>

许大茂收到后先揉了揉眼睛,然后又给了自己一耳光,然后就咧嘴笑了起来。</p>

他先小心翼翼的把那句话裱起来,然后不管谁来就拿出来显摆。</p>

何雨柱收藏了好几份各个地方的报纸,然后全都裱起来,这些才是能传家的好东西,包括一起捐赠物资的也留着,这下自己以后的子孙绝对的根正苗红!</p>

半个月后,热度已经慢慢下去了,瑶瑶也去了惠州,何雨柱抱着快三个月的芊芊在屋子里玩,外面已经很冷了。</p>

屋子里还算暖和,何雨柱开着空调,还装了一个土暖气,要不空调老是化霜。</p>

留声机里传来了歌声,是20世纪最好听的歌。</p>

“徐徐回望,是彼此的。。。。”</p>

一老一小在歌声中相互的笑着,何雨柱轻轻的晃动着摇篮,逗着孙女。</p>

杏芝已经把何青哄睡了,在中院忙着。俩小孩儿睡着的时候不能放在一起,要不另一个会把睡着的那个吵哭。</p>

瑶瑶并没有去惠州多久,孩子还小,离不开大人,而且建国那边她也帮不上忙。</p>

等到今年冬天的初雪到来,按照阳历的说法,80年代就没有几天了,时间过的真快,何雨柱出去就算55岁的老人了。</p>

在这个时代,说不定哪天就嘎了。</p>

元旦这天,还是吃饺子。</p>

何雨柱调好馅,剩下的就不管了。</p>

易中海夫妇和杏芝瑶瑶在一起包饺子,何雨柱和何大清在逗着俩小家伙。芳芳还在上班。</p>

“你回来两年了,这么大年纪了,还有什么心愿吗?如果有,说出来,我尽量帮你办!”</p>

何雨柱对着何大清说道,话中一副说不定你明天就要噶的意思,让何大清面无表情。</p>

“我哪敢提什么要求啊!你何老板能养着我我就很知足了!”</p>

“那就好!反正我现在也没时间,纯粹是随口一问。”</p>

何大清就更面无表情了。</p>

“好了,不逗你了,等明年开春,俩小家伙再大一点,我带你去看海,去南边。”</p>

“好!”</p>

等第一波饺子包好,先单独给芳芳下一份,她在医院很忙,先去跟她送。</p>

等杏芝回来后,再分两锅下,何雨柱父子俩最后在吃,要照顾小孩子,得分拨。</p>

元旦过了没几天,就有人来拜访了。</p>

“何先生,我姓张,是这次亚运会的负责人,先说好,我今天是来化缘的啊!”</p>

来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两个一米多的盼盼玩偶,和两套纪念币,来到了四合院。</p>

“哦?张先生,我记得我们京华不是已经赞助过了吗?还租了广告位置!”</p> “唉!预算不够啊!国家播的款有限,现在全国发展都需要钱,我们想的是毕竟是第一次办国际体育赛事,就想做好点,别让外国人看笑话。现在已经有民众开始捐款了,我们真是有愧啊!”</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