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京华84(2 / 2)

“是!”</p>

“建国,我告诉你,这里的人工资不低的,是所里穷,不是个人穷,他们的工资水平在工人阶级里已经是最高了,我们都是在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奋斗,所以才过成这样!”</p>

建国才明白是这样,于是说道</p>

“我懂了,领导!”</p>

“嗯,虽然你很有钱,但是那是你个人的,我们都是在为国家奉献,这是我们有能力的人的责任。咱俩一起下去吧,今天晚上聚餐。”</p>

建国跟着领导一起去了炊事班,和张师傅一起把东西从车上搬下来。</p>

然后张师傅开始打饼子,今天蒸白面馒头太晚了,要吃就吃好点。</p>

建国不知道的是现在才是83年,能有二和面的馒头吃已经很好了,农村虽然已经个人包地了,但是化肥才有没几年,每年还有交公粮,现在还不流行打工,很多地方还是没有条件吃饱饭,也就京城和特区还有上海好点。</p>

晚上,又一次聚餐让所有人惊讶不已,纷纷问道是不过了?</p>

领导说道</p>

“这是建国同志从家带回来的,人家的父亲是厨师,自己掏腰包请大家吃饭,以后都是同事了,所以以后一定要照顾一点!”</p>

“好!谢谢建国!”</p>

底下人欢呼道。</p>

张师傅开始给众人分菜,所里的人很多,加上工人有将近50人,东西也就刚好够吃,所以要尽量分公平。</p>

“罐子里有我爸腌的泡菜,有点辣,也不限量!”</p>

建国大声说道</p>

在众人的欢呼声和感谢声中,大家吃了这顿丰盛的晚餐。</p>

刘思瑶在听到建国父亲是厨子后心中就有了莫名的期待,</p>

在尝到第一口肉的时候心中的期待更胜,</p>

吃了一口泡菜后她就确定了,</p>

建国就是那个建国,</p>

她没想到当初在她身边的那个叫她姐姐的男孩儿现在竟然这么优秀,那么的光芒万丈,那么的不真实。</p>

而且他好像还没认出来自己。</p>

想到这的刘思瑶嘴角勾出笑容,</p>

她还记得那次离别的拥抱,</p>

还有一直戴在身上的口琴,</p>

还有在青海时无意间发现的大黑拾。</p>

她心里默默说道,</p>

“好久不见,砖头!”</p>

何雨柱最近特别忙,也特别充实。</p>

他儿子把产线弄好后他就准备材料开始生产。</p>

他去了杏芝的老家,给狗娃带来点书,</p>

又在县城给大舅哥买了房子让他收一些辣椒等材料,也方便狗娃上学。</p>

还自己买了一块地盖了仓库,让大舅哥把收上来的辣椒打包好放在仓库里,他会来拉走。</p>

自己的空间终于能用的上了。</p>

大茂散货也很顺利,他跑遍了四九城的供销社和小卖部,先每家送一瓶试吃,而且承诺第一年可以先送货后结账,很快打开了市场,现在已经往周边城市辐射了。</p>

在这个很多人还在吃咸菜的年代里,“京华”牌豆豉很受欢迎,特别是来京城办事的人,每次回老家时都会带一些,算是京城特产。</p>

何雨柱通过大领导很快的把手续跑齐,每年都要交税的。</p>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大鹏种植的技术还没跟上,除了夏天没法生产其他的辣椒酱。</p>

何雨柱现在正在跟周边的农村勾通中,他在争取86年之前把京华牌豆豉铺遍全国,然后再把腌的青椒,泡脚和剁椒之类的产品铺上。</p>

以后等技术和品牌更成熟了就可以上方便面,猴菇饼类的产品。</p>

有人罩着和时代,政策的支持的何师傅终于不用再那么小心翼翼,畏畏缩缩的躲在壳里,这个时代才是他能奋斗的时代。</p>

很快,天上下起第一场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p>

何雨柱和许大茂的“京华公司走上了正轨。</p>

何雨柱以技术生产入股,许大茂以市场销售入股,两人共同出资,出一样的钱,两人都拿工资。</p>

何雨柱占百分之51,许大茂占百分之49,以后也不打算上市。</p>

两人之间的第一次合作默契无比,一个主抓生产和管理,一个带人做市场营销,慢慢的打开局面,辐射全国。</p>

许大茂和秦京茹生了一个女儿,叫许佳佳。在腊月初5出生,让许大茂感觉到人生美满,很有干劲!</p>

研究所。</p>

“建国,收拾一下,有人召见你!”</p>

(有书友不喜欢建国的戏份太多,容我过度几章,谢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