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高考60(2 / 2)

“今天一人三个菜,算是考教一下这些年你们的努力。”</p>

中午,一张大桌子上,何雨柱家5口和三个徒弟在一起吃饭,也是考教他们这些年来的知识。</p>

“马华和胖子可以独当一面了,轧钢厂准备恢复考级了,到时候应该可以定个6级。韩春明!过完年就跟你两个师兄学大锅菜,我们厂里考级考的就是大锅菜。”</p>

“是!师父!”</p>

三人一起回道</p>

吃过饭,杏芝给他们每人回了一封点心,然后就各回各家了。</p>

韩春明是初五来拜师的,明天要上班,他妈妈和哥哥一起来的,磕头,奉茶礼成。</p>

今年开工后,那群老家伙们又来到了轧钢厂,他们带来一个消息,风向要变了。同时让砖头更加努力的学习,包括文科。</p>

1977年,8月4日,邓公召见了全国最有知识的一群人座谈,拍板决定,凡是附和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青,军人,干部,一律可以报名参加高考。</p>

此消息一出,全国上下的年轻人全部沸腾,特别是下乡的知青,更是热泪盈眶。掀起了学习的浪潮。</p>

年轻人的断路接上了,各大高校开始招生,高中也正规了起来,大家都开始又学习了起来。</p>

轧钢厂内,砖头弹头都在学习中,砖头要参加高考,弹头需要上高中。</p>

院里,适龄考试的只有槐花一人,其他下乡的人早就已经结婚工作了,而且他们下乡后没有一直学习,现在有了工作,就不想其他了。</p>

终于,弹头先去了高中,轧钢厂学习的只剩砖头。不是何雨柱偏心,只是每个人天赋不一样,弹头虽然很聪明,却不是很想学习,更好动了起来。</p>

院里的小孩也收起懒散的心,他们以后不用想着初中毕业后就没法上学了,现在有路走了,为了前途家长就拿起了棍子了。</p>

小月亮和芳芳也在努力了,砖头天天书不离手,弹头已经去了高中,他们俩也不能落后啊。</p>

终于,十二月到了。</p>

何雨柱跟砖头骑车回了大院,期间砖头一直在皱着眉头,好像有点索然无味。</p>

杏芝看到后说道</p>

“没关系的老大,你才16岁,这次没考好咱们可以上高中,以后再考,多大点事。”</p>

”不是的,妈,我考好了,就是感觉不太对,怎么说呢?嗯,就是我弟稍微努力,估计也能考上,虽然他不怎么学习!”</p>

“老大,你的意思是太简单了?”</p>

“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p>

砖头皱着眉头说道</p>

杏芝无言以对,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p>

另一边,贾家。</p>

“槐花,感觉怎么样,有把握没有?”</p>

秦淮茹望着自己这个最小的闺女,一脸的期待,毕竟她闺女从小都喜欢看书。</p>

“还行吧,题是有点难,但是我感觉我应该答的还可以。”</p>

“嗯,那就好,咱家现在就你最出息。”</p>

槐花的视线不由自主的望向何家的方向,心里想着</p>

“砖头哥哥一定考的很好吧,他经常看书,一定能考上的,自己虽然也经常像他一样看书,但是感觉还是有点悬。”</p>

果然,在过年之前,院里收到了两份录取通知书</p>

槐花考上了师范大学。</p>

砖头考上了理工类的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p>

今年全国共570万考生参加考试,录取了27,3万人,录取率仅为百分之4,8</p>

和贾家的全家兴奋不同,砖头则是皱着眉头,闷闷不乐。题太简单了,水平太低了,到学校能学什么东西呢?</p>

何雨柱和杏芝却不想那么多,儿子考上了大学,必须庆祝。何雨柱又做了两份火锅,四家人又做到了一起,雨水家,易家,许大茂家和何家,有白酒,有啤酒,有果汁,在后院砖头屋里庆祝。</p>

“建国,恭喜你考上了大学,这是我和你姑姑的一点心意,长者赐,不可辞!”</p>

李兴国拿出一个红包,给了砖头,砖头没有客气,直接就收着了,自己家跟姑姑家都是一家人。</p>

这时,易中海跟许大茂也一人拿出个红包给了砖头</p>

“建国,以后好好努力,到时候你大茂叔就靠你罩着了。”</p>

“建国,咱以后也是一家人,不用客气!”</p>

在何雨柱的示意下,砖头收下了。大家就开始做起了中国人最经典的庆祝,大吃一顿。</p>

晚上,砖头拆开红包,里面一人100,像是商量好的,他又重新放进红包里,然后就放进自己的小金库里。</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