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婚后生活23(2 / 2)

其他人纷纷附和</p>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何雨柱和李杏芝把客人送出门后,门一关,把李秀芝横抱了起来。往卧室走去。</p>

有道是</p>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p>

第二天,何雨柱9点才起床,看着怀中的人,自己终是在这个时代有了新的羁绊。</p>

两人吃过饭,带着昨天剩下的花生瓜子和糖,来到了救济站。</p>

李杏芝在这生活了一段,认识了不少朋友,都是苦命人,过来发点糖告诉一声。</p>

三天假期,结婚一天,玩了两天,这两天何雨柱白天带着媳妇转,晚上像牲口一样努力开荒,这个时代本应这个样,结婚看对眼后就成了,简单粗暴。</p>

假期结束,何雨柱先给了媳妇200块钱压箱底,又给了20块钱生活费和粮本,雨水的另算,又让媳妇看看家底,布,棉花,奶粉类的,让她没事在家给自己做两身棉袄,棉鞋之类的就去上班了。</p>

后厨中,何雨柱先发了一圈糖,收到了一圈祝福。</p>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他罕见的炒了两锅大锅菜,自从马华学会后他已经很少动手了。</p>

下班后,回到家都有人做好饭,睡觉前有人端洗脚水的日子让何雨柱有点迷失,每天见谁都乐呵呵的。</p>

时间在飞逝,1959年何雨柱结了婚,跟何雨柱预计的时间一样,改变了自己原剧中的命运。1960年来了。</p>

1960年,我们彻底和毛子撕破脸,6月,赫鲁晓夫单方面撤走毛子专家,还要逼我们还债,让兔子彻底明白,人只有靠自己,其他的都靠不住,我们需要自立,自强。</p>

我国共欠了毛子86亿债务,在这个城市人均收入不到30元,农村几乎还欠公社钱的年代,真是一笔天文数字。</p>

所以,我们确实感谢毛子建国初期对我国工业的支援,但是这些东西是明码标价的,前辈们用血汗还清了。向前辈们致敬。</p>

还债时期,做最大贡献的是农民,划重点,毛子因气候原因需要每年大量的进口粮食和农副产品,所以,农民的大豆,鸡蛋,肉食等等全部用来还债,而且人家标准卡的非常严,甚至都很苛刻。</p>

至于工业,那时我们的工业还比较薄弱,生产出的工业品人家看不上,到最后用的是稀有金属矿才于1965年还清。</p>

所以,你如果是个城市人,因为地区发展享受红利的人,比如拆迁分了几套房啊,城市沿海享受政策红利的人啊,在你的城市看到那些邋遢流着汗水的农民工,一定要宽容。</p>

“当家的,我听人说今年全国大旱,粮食减产,国家还债,我又没有定量,咱家粮食还够吃吗?”李杏芝对何雨柱问道。</p>

“你放心,我太太在厂里吃饭,定量都省了下来,而且我每月还能从其他地方找补一点,肯定够吃,饿不着你和孩子。”</p>

何雨柱结婚快一年了,媳妇怀孕3个月了,今年的日子比去年更难,他家还好,还能吃上干的,其他家早就已经喝粥了。</p>

自己的定量全给了媳妇,而且每月都会从空间里拿出粮食补贴家里,让媳妇和雨水不至于饿着。</p>

建国初期,没优化过的种子在没化肥是情况下,亩产不到130斤,你没看错,是斤,不是公斤,而且还是一斤10两的算法,自己的空间一亩地也不过200斤,所以他没圣母,先紧着自己家人。</p>

京城的供应是全国最好的,其他地方可能会饿死人,京城可能会吃不饱,但一般不会饿死人。</p>

何雨柱一直在缩着,尽量很低调,就算是给媳妇改善生活,也尽量在空间里卤好晾凉在拿出来关上门吃,媳妇问起就说是在鸽子市卖的,在外面做好藏起来拿回来的。</p>

轧钢厂现在也都是窝窝头了,就算供给的肉类,也大多是毛子不要的内脏。</p>

定量一减再减,鸽子市已经没有粮食卖了,只能去黑市。</p>

人人都在勒紧裤腰带,地上能吃的菜全部都摘光了,钓鱼的河里人比鱼都多,半大的小孩都知道用弹弓打鸟吃,还有晚上拿手电筒逮青蛙和没蜕皮的知了的。</p>

大家不知道灾难还有多久,全部能省就省。所以雨水的定量全给了她在学校用,回家的时候关上门来改善生活,就怕有人眼红,饿极了的人是真的会抢的,也可能会杀人。</p>

轧钢厂,李怀德天天都在打电话,找关系和门路,自己的老领导王科长已经转正,把底下的采购员全部都打发出去采购,就连他本人也已经开始下乡了。</p>

“柱子,今晚有招待,准备一下,看仓库里有什么就用什么。”</p>

何雨柱很惊讶,他已经快一年多没有做过招待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