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的师傅15(2 / 2)

出了卧室,看到桌上的小米粥和俩鸡蛋,突然心里有点感动,一年多都没有人对他这么好了。又想起傻柱,心里那点感动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不能被傻柱的糖衣炮弹所迷惑,傻柱肯定是想阴我。”大茂以己度人,他要是傻柱肯定变着法的整自己。

很快,一星期过去,房子整好后,何雨柱喊着老太太和许大茂在家吃了一顿。这一个星期来,何雨柱天天晚上找许大茂喝酒,有时候吃他带回来的小灶,有时候许大茂会提前买好菜,两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至少能坐一起吃饭了。

秋天到了,何雨柱在一次接酒席的时候,又一次遇到一个老头,老头5,60岁,上一次吃过他的饭后就对他的手艺很称赞,没道菜的刀工,火候,口味,摆盘说的头头是道。

这天,主家过来感谢后,给了两包茶叶和一个红包,然后就看到老头向他走了过来

“小伙子,手艺不赖嘛,师承何人啊?”

“大爷,您捧了,师承丰泽园李青山师傅。”何雨柱回道

“我说呢,以前见识过李师傅的风采,没想到徒弟也是如此不凡啊。”

何雨柱也没想到这老头以前认识师傅,看他背有点佝偻,手上有茧子,想到这是碰到前辈了,就开始附和着聊了起来

两人聊了一些名菜和做法,主要是老头在说何雨柱在听,何雨柱拿手的菜做的确实炉火纯青,但是见识又跟不上,记忆中傻柱以前看其他师傅做菜时,看到的有限,现在有人跟他说一些他没做过的菜,直接就兴奋了起来。

何雨柱把老者送回家,认了门,两人约好下次交流,然后就回家去了

老者姓郭,叫郭富强,以前是鸿宾楼的大师傅,现在到了年纪就退休了,厨子晚年,一身伤病,老伴几年前去世,现在一个人在一个一进的院里住着。儿子在津门当干部,提起儿子,老者一脸骄傲,为人父母最希望儿女出人头地,他让儿子从小读书,发奋图强,以后不用像他一样只能做个厨子。

何雨柱回到家中,思绪散开,今天跟老者的聊天让他大受启发。突然,他想起原剧中,秦淮茹说过,傻柱的第二任师傅是鸿宾楼的大厨,不会这么巧吧,缘分这东西真是妙不可言。

鸿宾楼做的是清真菜,红烧牛尾,红烧蹄筋,葱烧海参十分有名,何雨柱回过神来,这几天要准备些点心和两瓶好酒,去轧钢厂食堂买点牛羊肉,星期天去上门拜师。

人一生能遇到的机会不多,抓住的更少,现在机会就在自己眼前,那还等什么。

星期天上午,何雨柱带着礼品上门,老者看到他后喜笑欢颜。中午,老者下厨漏了一手,让何雨柱品尝,何雨柱尝过后眼前一亮,果然和自己会的不同,于是立马跪下,口称师父。

老者见状把他扶起,口中叫道,好徒弟,好徒弟。两人一个愿意拜,一个愿意收,一拍即合。郭师傅的儿子学业有成,没继承他的手艺,他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想要从小培养一个徒弟已然没有时间了,现在何雨柱既然想要入他门下,他正好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也算这门手艺后继有人了。

就这样,何雨柱一有时间就会到师傅这报道,师傅让他先记菜谱,先琢磨透再练习,毕竟现在食材不好买,羊肉还好,牛肉一般人真弄不到。

何雨柱记好菜谱,先学会一道红烧牛尾,然后在轧钢厂里请李怀德品尝,李怀德吃过后,对这道新菜赞不绝口,何雨柱委婉的表达了食材不好弄,李怀德听后微微一笑,表示不用担心。

月底,李怀德在小食堂请客,专门点了这道红烧牛尾,领导们品尝后纷纷表示不错,快结束后,李怀德表示现在牛羊肉不好找,肉联厂的一个领导表示问题不大,下次再给轧钢厂的给养里会有,不够再说。

至此,何雨柱又开始了练习厨艺的生涯,为争取在一年内把郭师傅的手艺掏空努力着。

时间如流水而过,1956年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