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先进村422(2 / 2)

这不留到今年扣了六年的。

而且这粮食不像村里按人头分的口粮,按工分折钱,那是1毛2一斤。

这需要买人头外的粮食。按1毛8一斤算。

孙二凤不干,说计划外的粮食太贵。她打算到别的地方去掂对粮食。(就是问谁家的口粮有剩的吗?

从村里买出来的时候是1毛2。1毛5一斤去匀一点,有的人家也愿意。

但这种情况真不多。)

大伯娘说她家要粮食也行,给钱也行。

一年150斤粮食

这个数在村里算是不高也不低。

伺候的不拿粮食,其他儿子的给老人粮食。

一般的就是一年给300斤。

老人要是不摊上大病的话,也不让其他儿子给钱。

两个儿子平摊下来可不是一人150斤。

大伯娘要150斤粮食。

孙二凤当时就乐了。“那先把我剩下的工分算成钱。过后我给粮食。”

大伯娘一把按住了会计的笔。“沈会计,等李老四家给了我粮食,你再给他家算工分钱!

我这个要求也不过分。

他家根本就不是那讲理的。

她把钱拿回去了,再不给粮食。

那难不成我还要等到明年呢?”

孙二凤当时就傻眼了。

她还真是这么打算的。

别以为她不知道到黑市上粮食三毛多钱一斤呢。还都是粗粮里不是很好的。

最后大伯娘要出来了六年的养老粮食钱。

160多块呢。

孙二凤说李大伯当初说了要十年的。

还了8年了,这还差两年。

大伯娘气的差点喷她一脸口水。“你拿谁当傻子了?

两年前问你要10年的养老粮食,现在你还想只给10年的呀!

那去年和今年你婆婆喝西北风了?

还欠四年的……”

再就是村里的比较懒的几家。

因为去年的工分值钱,今年就想着多少干点吧,但是干的也不多。

分钱的时候工分这么值钱,是真后悔呀。

村里起刺儿的人家现在基本上是没有了。因为要是惹了事,那就是要扣分的。

一个工分一毛五。

谁能舍得呀?

顾家,也是老实的不能再老实了。他家表现的可积极了。

他家是真怕李向南一不高兴把顾翠华的事说出去。

那事太丢人了!

所以77年春耕的时候,百安村的村民勤快和谐,劳动积极,互相友爱……

那真是哪儿哪儿都好啊。

公社来检查的时候,都说他们村是五讲四美的好村子,去年他们村就是先进村。

估计年底的时候他们村的先进还是跑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