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入门(2 / 2)

至此,吴春秋方才缓缓坐起,依旧吧嗒着旱烟,睁开双眼看向跪地的两个孩童,慢悠悠的说道:“起来吧!”

见两个孩童都如此乖巧,且根骨具佳,被迫收徒的怨气还是消散了大半,虽然心中还是疑心未去,但总归好像也没给他送来两个顽劣之徒。

谢飞在一旁递过茶水,桐林和依依分别接了一杯,正要给师父递上,吴春秋挥手打断,对桐林二人正色说道:“做我弟子,可无大志,唯愿你等相互扶持,切记今日同门之谊,万不可他日同门相残,至于本门门规也需了然于胸。”

说完,望向谢飞道:“飞儿,本门门规由你来讲明。”

“是,师父!”谢飞接着说道:“师弟师妹,本门门规由创派祖师所定,共有三条,其一是不可背叛人族,其二不可背叛宗门,其三不可祸乱国家,一旦有违,师恩断绝,天地不容,门人皆可杀之!师弟师妹,一定切记!”

桐林和依依站在一旁,皆是听完无什反应,像那些宗门,国家,种族的概念,在他们这么点大的孩子心中,都是些遥远而模糊的东西。

谢飞见状已知其然,转头对师父说道:“师弟师妹年岁还小,以后由弟子择时再向他们慢慢讲明。”

“也好。”吴春秋心中也是了然,随后接过桐林和依依手中的拜师茶,一一喝过,也算完成了拜师之礼。

他让谢飞给桐林他们收拾出来两间独立的小庭院,也是之前遣散了门人,腾出的地方到是宽敞无比。

至此,桐林在三玄门总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

在吴春秋的安排下,桐林和依依开始修习三玄门基础内功十二段锦,学习基础拳法十字长拳,功法武功由吴春秋亲自传下,具体讲解明细则由谢飞代劳。

之前吴春秋遣散门人,就连丫鬟伙夫也一并遣散,只是辛苦了谢飞每日洗衣做饭,日子过得相对清苦,但师徒四人在这三玄后山之中基本无人打扰,日子也算清静,除了桐林和依依时常跑下山去调皮玩闹,吴春秋觉着,这和自己当初所过的归隐日子也没多大区别。

如此时光悠悠,一晃已是四年过去。

四年时间,两个当初的小小孩童,皆已长成如今的半大少年,个子皆是长高一大截,特别是桐林,当初瘦瘦小小的他,如今却反比依依高出大半个头,身材修长且匀称。

依依则是更加引人注目,年仅十四五岁,却是出落的亭亭玉立,美貌之名已然传遍三玄门众分支,那时时在后山脚下徘徊不去,却又不敢冒然登山的他支门徒,皆是慕其名而来的登徒子。

更难得的是,依依小小年纪已经将基础内功十二段锦练至四层,十二段锦做为三玄门基础内功,练的是人身上十二条基础经脉,此十二条基础经脉沟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称之为十二正经。

练至四层,也就是已经打通四条经脉,真气往返运行间,已然拥有常人一倍之力。

这在依依这个年纪实属难得,而那和她同时拜进师门的桐林师哥,此时也就将十二段锦练至刚刚过了一层,二层开了头的程度,这在三玄门属于下等的水平。

好在师父吴春秋并不在意弟子的功课进度,对弟子练功,一向听之任之。

四年以来,桐林在武学上也不是毫无亮点,至少那几套基础武术,拳腿刀剑掌,耍将出来就是颇具气候,就连掌门卢知行,有次拜访吴春秋时无意中瞧见,也是大为赞赏。

但除了基础武学,就连稍微中层次的武学桐林也未学得,因为再往上的武功招式皆需要相应的内功作为支撑。

而内功,只有桐林自己知道,他这几年压根就没练。

当初得师父传授十二段锦后,当天夜里桐林便试着运功行法,不料经脉之中即刻便滋滋地生出一丝丝的真气,他继续按功法引导真气去冲击穴道,岂料穴道一冲便过,毫无阻碍,前后也就一个时辰,那手少阳经即已真气盈满,前后贯通,十二段锦第一层练成。

但师父明明说过,如日日行功,坚持不懈,这第一层数月或可练成。

桐林也没有去细想这其中的蹊跷,反而兴致勃勃的研究起体内的真气功用,却发现这真气除了能像小耗子一般在经脉中窜来窜去,也没有如何特别之处。

不知这真气和方二叔所说的法力有什么不同?糟糕!我如果身体里装满了这真气,那以后修习仙法时岂不是装不进法力了?这内功真气还是不练为妙!

于是,从桐林学习内功心法的第一天以后,他便再也没有练过内功,反而常常习练武术,将几套拳掌刀剑腿的基础打的颇牢,也在这四年中,把身体锻炼得修长匀称,不失力量与柔韧兼而有之,达到一种均衡的美感。

当然这四年来桐林也未曾等到舅舅来接自己,那方仙师方二叔也再没有出现过,就像那身为仙师的舅舅和方二叔都不过是一场梦,那御剑飞天的神通不过是自己梦中的场景。

只有贴身藏在桐林身上的丝质画像,能时时提醒他这一切都不是梦,也只有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时,桐林才会打开画像,对着妈妈轻声述说着思念。

这四年虽说桐林习练基础武术达到了一定火候,但对于桐林来说,这不过是应付师父师兄的教导,以及顺手为之而已,其实他真正的心思和精力都在想办法打听有关入仙门之事,以及舅舅苏文河的下落,这对于师父师兄和师妹都不是什么秘密。

然而关于如何加入仙门,对于普通人而言,传说倒是很多,真实的办法,桐林又岂能打听出丝毫,只知道,在遥远的云清山上住着很多仙人之流,但普通凡人是无法靠近此仙山的。

而关于苏文河的讯息说来也是奇怪,那吴春秋听闻桐林的舅爷是上宗仙师之流,便想着帮忙托人打听一二,想着即使无法见面,但桐林这小子思念过甚,能传递些消息也是好的,哪里知道多方打听,最后汇总的结果却是:查无此人。

更为奇怪的是,那送桐林来此的仙师好像姓方,也是打听不出丝毫讯息。

吴春秋无计可施,只能如实告知桐林,桐林疑心更甚,但也毫无办法,只能暂时作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