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平静后的变化(2 / 2)

长安城东宫。李渊的圣旨在第二天到达这里,王圭和韦挺因为挑起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兄弟俩的矛盾,被发配到巂州。

东宫其他人都莫名其妙,但两个当事人,王圭和韦挺倒表现得很平静。因为李建成早已经给他们通过气了。

又过了两天,李世民告诉李元吉,宇文颖跟随杨文干到了宁州,但在混战中被乱军打死。

李元吉听了,松了一口气!对他来说,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后来,他派出打探消息的人,得到的也是这么一个结果。

李世民又将宇文颖的死讯报告了李渊。李渊因为不知道宇文颖同杨文干叛乱究竟有没有关系,便对此事做了冷处理。对宇文颖既不表扬,也没处罚。

至此,杨文干事件便彻底结束了。

日子似乎平静下来。李渊继续在仁智宫避暑,李世民和李元吉两个儿子在这里陪着他,其实也相当于是保护着他的安全。

晚上则由两个妃子尹德妃、张婕妤侍候。先前带过来的宇文昭仪则让她回来了。

封德彝自然也回长安了。

长安城里,太子李建国监国,每天去太极宫代李渊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有些事情必须由皇上亲自定夺,则放一放,或者快马加鞭送到仁智宫让李渊自己决策。

一切回到了以前的状态,杨文干事件似乎未发生一样。

这当然是假象。李渊不知道,杨文干事件其实给他三个皇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变化。

首先是李世民的心态变了,因为他已经意识到,靠李渊帮他扶上太子之位是不现实了。

那么怎么办?李世民肯定要想其它办法。争取皇位的目标,他是不会放弃的。即使他想放弃,他的手下,也会劝他的。

其次是李元吉,他感觉先搞掉李建成有些困难,决定以后的策略是“联成对民”,也就是联合李建成,对付李世民。先除掉李世民,再想办法对付李建成。先易后难!

至于李建成,他的变化其实跟杨文干事件发生关系不大,因为他是现代人刚刚穿越过来,凑巧改变罢了。

但别人不知道,感觉太子殿下变了,还以为是杨文干事件引起的。

李建成在朝堂上也有变化,大臣们认为,就是比以前精明能干多了,人也随和多了。不过,对少数大臣,李建成仍旧很严肃。慢慢地大家也感觉到了,这些大臣,基本上是属于支持李世民的人。

在东宫,李建成就更加随和了。东宫的人,现在每天基本上都感到很快活,似乎不再有为难事。

魏征的密室,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他没有重新建造房屋,而是腾出了一间杂屋。因为那间房子是放杂物的,所以没有窗户,密封性好,可以用来做密室。但里面肯定需要重新装修一下。

李建成也到这间房子里看过了,点头同意这件事。

平静的日子过了一个月,终于被打破。武德七年八月,突厥进犯原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