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坐而论道(1 / 2)

梁公子知道于十三收常仁为徒的事后,人傻掉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走了。

当法直提议梁公子带他先回剑堂,再做打算。梁公子很干脆地拒绝了,他说要回家向父亲秉明此间发生的事。

法直哼了一声,不再搭理他,任凭那位梁公子带着他的仆从灰溜溜地离开。说实话,他不喜欢梁姓小子的心性,反倒是对常仁那种执拗的性格有几分欣赏。要知道,修行路漫漫,每一分的进益都需要孜孜不断地苦修,如果没有这份执拗精神,是根本坚持不下去的。

法直请示于十三,何时动身前往云山剑宗。

于十三取出酒葫芦喝了一口,擦擦嘴说:“我这徒弟没有根基,不能带他御剑飞行。这样吧,我先御剑回去,你跟我这徒弟走回去。”

法直连忙拦住他:“师叔,你回去后要怎么对梁师伯说?”他可以不在意兰州梁家,却不得不面对梁师伯的态度。

于十三哈哈一笑,拍了拍法直肩膀,说:“这事儿怪我。”说完再不停留,御剑走了。

有了十三师叔的保证,法直放下心来。他身边的常仁忽然幽幽地冒出一句:“真不管我啊。”

法直看到常仁脸上不加掩饰的失望情绪,心想,敢情你先前还以为十三师叔跟你说着玩呢?

法直心想,常仁也是他的同宗师弟了,言行举止可以更加随性一些,于是同情地拍了拍常仁肩膀,安慰道:“十三师叔就是那样的人,习惯就好。”

结果常仁看法直的眼神更幽怨了。

……

常仁和法直风餐露宿地走了二十几日,中间路过几次城镇,投宿了几次客栈。然而有温暖的床铺睡、可口饭菜吃的次数毕竟是少数,他们为尽快到达云山剑宗,尽挑荒无人烟的小路走。一路上,两人都没有抱怨。法直是修行者,赶路这种小事对他没有任何影响,可是常仁是一介凡人,却也能咬牙坚持住,甚至时不时主动去抓些野味来为二人烤了吃。法直发现,常仁不仅是一名好猎人,烤肉也很有一手,不禁对这位小师弟又增加几分好感。

于是一路上,法直谈兴大发,说了一些自己的事,譬如他是典籍峰的弟子,云山剑宗创宗以来的所有见诸文字的资料,都由包括他在内的十余名弟子保管,还对常仁说一些修行世界的常识。

法直说:“合一大陆上,云山剑宗自然是最强的剑修宗派,除此以外,人间大楚王朝的都城里,有一座天问学宫,宫里有圣人坐镇,据说学究天人。大陆东方的清玄派是大陆最强的玄门正宗,拜太上道祖。南方有一座水神宫,宫里住着一位水神娘娘。佛宗有一座古灯寺、一座镜花庵,都隐在山明水秀的地方,凡俗难近。以上这些,都是合一大陆上最强的正道大派,其余的诸如青城派、玉笛门等等门派和一些散修,不足一一道也。”

常仁问:“既然有正道大派,莫非也有邪道门派?”

法直沉吟一阵,说道:“北方草原有力人族,不仅天性蛮横凶残,而且有一套独特的炼体法门,修至巅峰,能和我剑宗高手打平,不过这套功法以损耗肉身为代价,修习者皆活不过百岁,自然不为我正道门派认同。此外,西南十万大山里还有巫蛊一族,装神弄鬼,不值一提。其他一些邪道门派,这百年来被我正道宗门杀得丢盔弃甲,纷纷躲藏在边陲蛮荒之地,已不足虑了。”

这段时间里,法直还向常仁讲了修行世界的其他趣闻,常仁听得津津有味。

常仁发现,法直对他十分友好,而且知无不言。

在某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二人围坐于篝火。常仁熟练地翻动兔肉,撒上一点自城镇购得的盐粒、孜然等作料,不一会儿,那兔肉便烤得金黄酥脆、肉香四溢。

二人吃着兔肉,法直便向常仁讲起云山剑宗一些修行内容。

“我云山剑宗共有九个境界,初境有二,一为抱仪,二为养神,当入知守境,修行就算登堂入室了,随后是通明境……化道境……等迈入无苛境,自身元壤便可结道树……”

说到“结道树”时,常仁忽然放下嘴边的兔肉,神情无比专注,仔细聆听法直说得每一个字。

“……无苛境之后,便是合一大陆真正的强者境界,每一个境界的提升,都会是实力的巨大质变,当然,对你我来说那都是漫漫岁月以后的事,你还未踏入修行门槛,此刻先不与你说,往后你自会知晓。”

常仁沉吟一阵儿,问道:“请问法直师兄,结道树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法直哑然失笑,心想你还未入门槛,居然关心这种问题,可是常仁毕竟是新入门的师弟,多些好奇心也能理解,便认真解释:“结道树,只是我剑修弟子如此称呼,依照修行法门的不同,学宫的学生称其为‘养浩然气’;玄门弟子称其为‘凝金丹’;佛宗称其为‘立禅心’。具体到我剑修弟子,入通明境,便能内视自身元壤,当元壤孕育出道苗,即是迈入无苛境的标志,此时的实力,在合一大陆都能称得上强者。然后,自身灵力蕴养道苗,助其长成道树,当道树成熟时,便是无苛境修得圆满,即可静候机缘,勘察上境。”

法直见常仁沉默不语,心想这些内容对他来说还是过于玄幻缥缈,出于好意,又说:“这样吧,我授你一篇清心咒,你默诵在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