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传闻中的凶龙?7(2 / 2)

这一两日琐事太多,沈清并未仔细去想过毕沧的身份,但初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她的确觉得有些耳熟,似乎在哪儿见过。

一路下山沈清都在仔细回想自己以前阅过的书籍里,可有哪一处记录过毕沧这两个字。

待到了桂蔚山脚,出了山门大阵,沈清抹去桂蔚山存世的最后一丝痕迹时她才恍然记起,她以前好像的确在某本书中见过毕沧,但拥有此名的似乎是上古时期的某只凶龙,而非鱼妖。

凶龙?

沈清朝身后不远处的毕沧看去一眼,高大的男人墨发长及脚踝,一根玉簪挽于脑后,风吹过额前几缕略微凌乱,但他发丝柔顺,倒另有几分好看。毕沧长袍拖地,因不谙世事莫名多了几分清冷谪仙的意味,如果……他没有摘下一株蒲公英放进嘴里去吃的话。

毕沧含着蒲公英,感觉不对就立刻吐了出来,不过蒲公英的种子黏在了他的舌头上,毛躁地卡着嗓子,没能吐干净反倒惹得他咳嗽了好几声。

见月虽默不作声,但眼神震惊。

这种没头脑的家伙,是凶龙?

沈清将脑海中关于毕沧身份的猜测挥去,认定只可能是同名,且或许她记忆有误,那记录毕沧为上古凶龙的书籍未必是实史,而是某种人间传说的话本。

毕沧吐不干净嘴里的蒲公英,只能用求助的眼神看向沈清,对上沈清目光的刹那他朝她走了过来。

沈清很想装作不认识他,无奈人已经走到跟前,甚至曲腿弯腰将脸凑到她眼前,伸着沾满蒲公英的舌尖对着她……沈清只好替他摘掉蒲公英的种子,顺便压低声音问他:“你为何要吃花?”

“是花吗?”毕沧眨眼,也学她压低声音道:“我看它圆圆的,像内丹啊。”

沈清:“……”

便是某种生灵的内丹,那也不是随口胡吃的东西啊!

拍着毕沧的胳膊让他站直,沈清再朝见月看去一眼,小和尚与她对上目光的那一刹假装自己什么也没看见般转了半身……沈清扶额,毕沧是个傻子的事大约是藏不住了。

三人出了一片竹林,时值正午,再回头去看,桂蔚山的山巅于纤云中彻底消失。

见月心中有些怅然,不过才短短几日,他来时心中充满了不确定,却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沿着桂蔚山的轮廓埋头苦走。眼下离开,桂蔚山于层峦叠嶂的山川间被抹去,这世间奇迹,大抵一瞬而逝。

还好,他抓住了一线生机。

几人彻底离开了桂蔚山的范围后,山林间崎岖的小路便渐渐开阔,越过荆棘再往前走便是一条可通马车的小道,虽弯弯绕绕,却能明显看出此处常有人来过。

这一路她都跟在见月身后,一边看着毕沧怕他再乱吃东西,一边打量见月。

小和尚年纪不大,做事却很老成。

见月执着一根竹竿走在前头,打荆棘,踩野草,为沈清与毕沧开辟一条不那么难走的道路,他自己的手臂上与脚踝上大小不一的疤痕处又新添了细碎伤口,而他浑然不觉得痛。

眼前路终于开阔,见月将竹竿重新别在了背后的行囊束带上,稚嫩的声音道:“这条路是我来时路,再往前走二十里便有一个村庄,天黑前能赶到村庄,我们便暂且休息一下。”

沈清听他的安排点了点头,她又不熟路,自是见月说怎么走便怎么走。

但……

她瞥着见月胳膊上还在冒血珠的细小伤痕,眉头略蹙,突然开口问:“你不疼吗?”

见月闻言,不解地望了她一眼。

他身量不高,消瘦的脸颊上竟也不知何时刮出了一道痕迹。

沈清随手摘了一片叶,以叶画符,再将那片叶子贴在了见月的脸上,见月这才明白她问的疼,是他手脚处的伤。

小和尚露出一抹淡然的笑,解释道:“大仙,我是苦行僧,这点伤口算不得什么的。”

“苦行僧?”沈清挑眉,见她的叶符奏效,见月身上的血已经止住了,这才问:“苦行僧是什么僧?”

她以前读的那些话本里,似乎没提到过和尚还有这一种。

见月语气轻松,开口道:“这世间苦难皆有量数,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些许,其数不变之下,我若一生多受几分苦,那这世上必然有人能少受一些苦。”

沈清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此修行之法,一时怔住。

“便是替他人承受苦难以修功德?”沈清心道,难怪他年急这般小,功德却很厚。

“修功德?”见月一愣,摇了摇头道:“我只是想让世人多快乐一点。”

他说得很真诚,沈清再度语塞。

见月甚至用一种“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很有意义”的眼神看着沈清。这要沈清怎么说?若不给她积功德,她是怎么也干不出这种事儿的。

佛家,真就如此大无畏?舍己为人得太夸张了些吧?

刚学沈清用树叶画完一张符的毕沧,也将那张符贴在了见月的脸上。

啪的一声,好似给了对方一记耳光。

而后他看向沈清,肯定道:“他是傻子。”

沈清:“……”

见月:“……阿弥陀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