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一)(1 / 1)

瘦西湖公园一入正门,便是长堤春柳。那便是我的“孩堤”。记不清是从哪个年头开始……那个年头在我年龄的刻痕里,应该是一个数字小于七的,印迹模糊的浅沟。从那年起,每年春天,桃花开时,长辈们便携我一同游春。春游的第一站,就是长堤春柳。堤长,柳柔。在很早以前,就有贴心人在堤边湖岸修了一个勾栏方亭。听长辈们说,在扬州歌舞盛行时,湖里常有歌舫游弋。在这个亭子里,常有游春的人们歇脚,唤那歌船过来,付了银两,勾栏听曲。

很喜欢那个亭子。孩提时,常跑进公园,在亭子里大声咏诗,尖声唱歌。也许是因为我去那里就是诵诗唱歌的,所以守门的婶婶看见我,只作没看见,从不向我索票。

后来,父亲告诉我,其实,这个亭子在水路观赏,更怡人:人在船上,桃花似火柳如烟,一方兰亭嵌其间。这本来就已经诗情画意了,更有一景:在船上看小亭,亭上有一匾,匾上书有四字:“中流自在”。水中的鱼,在水流中自是自在。人,在人流中,如果形势不济,上岸无望的话,那么,能做到“中流自在”,也是一番成就,几分得意了。

很喜欢中流自在,也一直力图中流自在。但要做到中流自在,也不是一个不讲究关窍,只讲究心态的事。比如:首先就要选对“流”。

我去过巴蜀金银滩。那里,清澈石滩急流水,拍照绝对风景美,行船极度危,想要“中流自在”?只能指上弹灰。我也去过东海。水深不见底,浪涌无边际。客船未开先服药,浪大船摇受不起。那个壮阔,没话讲,但要“中流自在”,别想。转了一圈,还是回到小小扬州,瘦瘦瘦西湖。这里的水不深不浅,波不急不缓,正正好,可以让我“中流自在”两下。

——本文太长,一次干完不便当,下周五Goon(继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