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湖畔的少年少女关于修行的讨论(2 / 2)

“景女侠好像也是一知半解啊,不匀只是你们墨家的用法,因为你们的想法是非攻。我们道家的要求是气息绵长,而小云子修的兵家要求,按兵圣最初的解释是,不动如山,动若雷霆。那位武神则补充了一句一鼓作气。”

“那我引气就是一口气引进丹田吗?为何我现在留不住气?”云昇问道。

“你没留住吗?我看你不是留了一点吗?”武青禾反问。

“你修行文武意不过几日,丹田中的气还不够你开辟道场。从你打开剑鞘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正式修行了。”墨景说道。

江节想了想,然后说:“关于这个,其实和尚们的解释最为贴切。你修行文武意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渐悟中来的过程,而你开辟道场,就是到顿悟中去了。所以你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最后都会有所反应。”

墨景冷笑一声:“秃驴最爱故弄玄虚,不就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

“不同的法门的气不一样吗?”云昇问道。

“当然不一样,道家是紫气,兵家是意气,佛家是清气,墨家是侠气,儒家是浩然气。”江节解释道。

“意气我能理解,浩然气我记得学堂上讲过一句吾善养浩然之气,其他的又是怎么来的?”

“我们墨家自古便被称为墨侠,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所以墨家是侠气。”

“当初道尊祖师爷出关进行奠定人族之基的那一战之时,函谷关有载。是日,道尊出函谷,有紫气东来。而那群秃子则是因为佛陀对他们的一境的解释。佛家一境叫净土,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武青禾接话。

“所有人族的修行方法都在这五家之内吗?”云昇接着问道。

“当然。”

“那皇族修行的是哪一家?”

“道家。”

“墨家。”

“皇家自古以来都修习墨家与道家的法门,似乎从未有过例外。而皇家最大的依仗也是墨门和道门。”江节解释道。

“这又是为何?”

“皇族姓啥你知道吗?”武青禾反问。

“这个我还是知道的,姓李对吧。”

“我们道家的祖师爷也姓李。”

“初代钜子,在改姓之前,也是以李为姓。”

“真强。”

“人族大体来说,修道天赋都是因人而异,有些大修士的子嗣反而天赋不行。但是李家除外,李家登基以来,除了夭折的后代,没有一个是四境以下的修士。”

“......”

“但是李家有个最大的问题,极难诞下子嗣,据说曾经有很多代都差点无后而终。”

“我们这一代听说只有两位皇子,大皇子曾到过我们镇海城求学,但好像并没有加入镇海学宫。而且之后就没听说过这位大皇子的消息了。”

“另一位皇子据说出生时惊动了我们道门的几位真正的大人物,听师傅说那位皇子出生之时异象满天,不过有高人出手掩去了而已。”

云昇听着几人闲聊,心思已经在神游万里了。秋庭之后便是黔江,他曾在书上看到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黔江过后就是鸣山,据说那里风鸣如歌。鸣山往北则是那片连绵万里终年不化的雪山,书上讲那里天地相接,风起则雪如涌泉。再往北还有那个飞沙如血,沉寂如夜的栖原。还有那座万族此城须一步一叩首的京城,还有镇海城......

万里河山,好像今日走出秋庭,明日便能走遍天下了。

晚霞里,云昇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我好像破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