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备年货过年(1 / 2)

父子两个直奔百货商店。

刚刚卖了148块6。得消费一波儿。买点年货。

百货商店人头涌动。售货员普遍是性质不高。韩建业指着一块红带花儿的棉布问了下价格。也是爱理不理的。韩建业有点生气。

指着花布说到给我扯个5米。售货员手脚倒是利索。尺一量。剪刀一裁。呲啦一声。顺手一叠。包了个纸包。1块3一尺。15块9总共。

刷刷刷开了单子。顺手一出露(滑)。就到结账买单的大姐手里了。点了16块出去。纸包拿起塞进布兜里。夹好。

“再给我称点糖块。这个多少钱一斤。”

韩建业指着一堆儿水果糖问道。

“8毛一斤。来多少?”

“称个3斤。包起来。”

售货员手脚麻利的称好糖果。包了起来。

这玩意儿虽然谈不上贵。但小孩的零嘴儿还真没几个人舍得买这么多的。关键还需要票儿。

顺手结账递了钱和票儿。

又在柜台上看到了嘎拉油儿和万紫千红擦脸膏儿。万紫千红应该是今年的最新款式。价格还真不是一般的贵。各买了3个。总共花了7块多。

韩国明看着儿子花钱如流水的。一把扯住儿子胳膊。拉着就往外走。

韩建业倒也没挣扎。跟着就走了出去。到门口看见了易拉罐装的健力宝。这玩意儿也是新鲜货。一般人还真舍不得买。

拉住老爸停了下来。顺手又拿起了一提12罐。这玩意儿3块钱一罐儿。贵的要死。韩国明就拦着不让买。

韩建业没办法使出杀手锏:“爸。你看我昨天打的东西也没少卖。剩下的充公给我妈还不行?”

“本来就是要贴补家用的?咋了?你这还没结婚就想分家?”韩国明呵斥着。

“不是不是。爸看你说的。你看我花我自己的钱买点东西给家里人。这没问题吧?”韩建业笑嘻嘻地说道。

“行了。就这一次哦。你看你花钱跟流水似的……啥家庭啊?喝3块钱一罐儿的汽水儿。”韩国明气势一降。回了一句。这钱毕竟不是自己赚的。韩建业说完,韩父其实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但韩国明心想。我是你爹。我是你老子。老子说话。听着就完了。哪那么多屁事……

“行行行。你是我爹。你说啥是啥。”没想到父子二人竟然在这样的局面上思想一致。

果然一副父慈子孝的戏码就此拉开……

“那个……爸。你看咱要不要整点儿点心。槽子糕啥的。煎饼果子。豆浆油条啥要不也来点?”

“爸你看这大包子全肉馅的。一个才1毛5。这咔嚓来一口,那肯定是满口香啊……”

“爸。爸。爸。你瞅瞅这个。这块布不得整一匹。这蓝色(sǎi),哎呀妈呀。这颗老带劲了。咱爷四个一人整一身新衣裳。嘎嘎板正啊……”

“这东西不错啊……爸。爸。我的亲爸啊。你瞅瞅。哎我的天啊。这也太上档次了。爸你说就这书包给老三老四带回去。是不是给你给咱家嘎嘎长脸……”

“爸…老三老四这上学呢……钢笔、文具盒、草稿本、本夹子是不是也得一人来一套啊?”

“不是吧?爸。这花我的钱。都说了当你买的送的礼物还不行?这都不能买?宠?哎呀妈呀。那可是我亲弟弟啊。我不宠谁宠?”

“啥?以前咋不宠?以前我也没钱啊。我穷啊。稍微赚吧点也补贴家用。今年这不是多赚了点么?再说我都18了。成年了啊。我得替你们分担一些啊。”

“是吧。爸。你看。那再出息也是你儿子啊。”

“对。没错。根儿好啊。我随我爸了……”

“行了。你可别夸了。再夸我骄傲了……”

“爸你说我要给你买个皮带。你能不能揍我?”韩建业又是一阵嬉皮笑脸。

韩国明也是哭笑不得。一边觉得孩子真长大了。知道为父母分担了。一边又觉得以前老二也没这么……咋说呢?没这么不要脸。或许有更准确的词汇可以描述。但问题是他老子我没上过学。就用这个词儿了。对。不要脸……

父子俩是嘻嘻哈哈的买这买那。结了账一算。好家伙花了大几十块。剩下这点钱揣兜里都不鼓了。

斜挎着口袋。放在胸前。父子俩走向饭馆。说是饭馆。不是熟人还挺难找。主要是人太生人家不敢接待。怕投机倒把被抓进去。这年头儿政策那是相当严谨的。有些人还上纲上线的。所以只做熟人生意。勉强糊口。这要是去了国营饭店。一顿胡吃海塞不得花个两三块啊。

韩父是舍不得。死活拉着韩建业去这个无证经营,藏在胡同里面的小门房。

“老刘头儿。给我下两碗面。再来头蒜。”韩国明一声问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