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偷欢(1 / 2)

那些人,说的都是仁义道德,干的都是男盗女娼,说的金碧辉煌,干的一地鸡毛。

煮粥其实不难,但是真的费时间,虚竹折腾了好久才把米放进锅里。

低头看着锅里热粥的男人眉头轻皱,像是煮粥煮烦了,可手上的动作却轻缓温柔,握着勺子的手白皙修长,骨节分明。

热气从手边不断蒸腾,有细碎的咕噜声从锅中传出。

叮!突然响起的微波炉提示音让虚竹醒了神。

“怎么不穿鞋?”

“着凉了怎么办”

“大热天的怕什么”

虚竹头也没抬,继续手上的动作,顺带撒了把葱花。

下一秒脚就悬空了,还好及时把勺放回了锅里。

只是左手还沾了块葱叶。

走到厨房门口时,严浩翔还是没忍住回头开口问道,眼神里带着些许嫌弃。

“妈妈泡的怎么样了?”

“糯米水都黑了,脸上基本正常,就是还不断的去洗手间,上吐下泻。姐姐问你咋办?”

玉玲珑想起来什么事?

“把粥给妈妈吃下去,粥到病好,立竿见影。”

“真的假的,你少唬我。”

“试试吧!趁热吃,凉了就没效果了。”

说完把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递给玉玲珑。

穿过餐厅和客厅来到阳台,靠在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影响孩子性格、三观塑造的,是长时间陪伴孩子的母亲。

关系更为亲近的母亲,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

母亲懂得放手,孩子才有独特的人生。缺乏自由选择的孩子,要么没主见,要么没特性,都比较内向、软弱、玻璃心。被关在笼子里边的狼,是毫无活力的。而驰骋在草原上的狼,是野性、活力四射的。及时放手,给孩子自由选择人生的机会。

母亲懂得让孩子经历风雨,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父母都将孩子当成是心头肉。尤其是母亲,不希望孩子受到一丝一毫的挫折和痛苦。

问题是,母亲可以放纵孩子一时,而无法放纵孩子一辈子;母亲可以保护孩子一时,而无法保护孩子一辈子。

母亲懂得克服人性,发掘孩子的潜力,孩子才会优秀。

父母可以接受孩子的平庸,可现实,并不会接受孩子的平庸。这是一个内卷的时代,强者才能生存,而弱者只会被淘汰。

克服人性。再心软,也不能骄纵;再爱护,也不能让他们平庸;再疼惜,也不能让他们活在舒适区。

而追求、练习、提升这些过程,终究是痛苦的。你舍得孩子暂时痛苦,孩子的未来,才不会一直痛苦。

逆商这种东西,比什么都重要。所谓的逆商,就是抗挫折能力。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抗挫折能力,那他就会有什么样的前途和命运。

在一条波光粼粼的河上,一艘小船悠然前行。船头,一位身着素净布衣的女子与一位闭目养神的和尚并排而坐。河水潺潺,微风轻拂,却掩不住船上即将掀起的风浪。

女子容貌极为普通,甚至有些丑,乍一看像个男人。不过,她却透着一股不可一世的傲气。她不时偷瞄旁边的和尚,见他一副超脱尘世的样子,心中便生出不快。突然,和尚微微侧头,似是不经意间瞥了她一眼。女子顿时火冒三丈,厉声喝道:“你这秃驴,真是色胆包天,青天白日之下竟敢偷窥良家妇女!”

和尚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吓得一怔,连忙紧闭双眼,生怕再惹出什么是非。然而,女子的怒火却丝毫未减,反而更加旺盛。她见和尚闭眼不语,更是气得七窍生烟,指着和尚的鼻子骂道:“你偷看也就罢了,如今还敢闭上眼睛在心里琢磨我……真是无耻至极!”

和尚心中苦笑,却不想与她争辩,只得将脸转向一旁,尽量不去看这位蛮横的女子。然而,女子却不肯善罢甘休,她双手叉腰,站在身来大声斥责道:“你扭头不看,正好说明你心中有鬼,怕我洞悉你的丑态!”

这时,船家也被这阵势惊动,他摇橹的手都停了下来,好奇地看向这边。女子见状,更是得意洋洋,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泄怒火的好机会。

和尚无奈,只得转回脸来,对着女子深深一礼,说道:“阿弥陀佛,小僧修行尚浅,起初,实在未能看出施主是位女菩萨。您所言之事,小僧从未有过半分想法,更未曾在心中琢磨过施主。”

这时船家也发话了:“是啊!你长得比男人还像男人,那僧人怎么会偷看你那?得饶人处且饶人,我看就算了吧!”女子终于意识到自己刚才的举动有些过头,于是低下头去,不再说话了……

人性的特点是什么,是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有意愿和动力。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拜访送礼,主打的都是一个彰显态度,以及让别人有所得到。别人感受到了尊重,又有所得到,那别人自然就关心关注你的事情。

是啊,人际关系就是这样,当维护一段关系有益的时候,那大家都会主动维护这段关系。

就拿上下级关系来说,获得领导关心照顾的诀窍是什么,答案是成就领导。

领导为什么要帮你,不是因为你这个人多有能力或多有想法,而是帮助你可以反馈于他们自身,进而巩固或者扩大他们的利益和得到。事实上,提拔晋升的关键也是这样,你只有有用、有利于领导,领导才会因为你的价值而器重你。

我们应该明白,关系的本质是相互合作,是维持这段关系对彼此都有帮助,否则关系就难以为继。曾仕强老师就曾直言不讳:“交朋友干什么,就是当你危急的时候,他会拉你一把,要不然要朋友干什么。人际关系说难听一点,就是你要从中得到一些好处。”

既然如此,那就要从自身的价值入手,看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而不是自己需要什么。

虚竹突然睁开了眼睛,玉玲珑正在给他开毛毯,两人对视一眼。

“吵醒你了?”

“没有,我饿醒了,有吃的吗?”

虚竹摸摸肚子。

“吃饭吧!”

餐厅妈妈和虚竹两人狼吞虎咽姿势一模一样。

“妈,你少点,别吃了,看着我都害怕。”

“吃饱了,好久没吃这么痛快了。”

妈妈擦擦嘴陪着笑接着说:

“什么叫这就是命?

大概五年前,楼下搬来一家三口,夫妻两个干路边摊,生意越来越好,没时间接送孩子,就把孩子的奶奶接过来照顾。仅仅大概一星期,就出事了!

去学校要经过十字路口,有红绿灯,老人年龄大了不会看红绿灯,就告诉老人:跟着孩子走。但是老人很固执,从来不听。

那天早上,恰好和他们一起出门。看到红灯老人也是径直往前走,这次制止了没有出事。

到了晚上下班回来的时候,就听见楼下哭得震天响去,才知道放学的时候,老人带着孩子又闯红绿灯。被一个大车给撞了,孩子当场死亡……

还有一个。

自命不凡

常小静总以为自己聪明,自己是整个村子里最聪明的人。

村子里,不管是谁,没有人能超越她,她要是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然而,事实的确如此——

村里的许多群众们,都认为常小静是个聪明人。

从她说话,办事,举手投足,足以证明她的聪明和睿智。

实际上,她的智慧是假智慧,她的聪明是小聪明,办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的事,让知情者感到不愉快。

前些年,常小静和丈夫——马冠军的持续努力,兴办了超市,还有连锁店。之后,在此基础上,又开办了服装厂。

一时间,常小静和马冠军成为当地的名人、能人、聪明人、绅士、有本事的人。

就连村里的一些负责人,镇上科室的某些干部,看见这两口,都得满脸堆笑地先打招呼。

那期间,常小静和马冠军的高兴劲甭就提了,心里美滋滋的,跟吃了蜂蜜一样甜。

常小静和马冠军在当地有了身份,有了地位,成为绅士,就刻意地包装自己。

怎么包装呢?

常小静整天穿名牌服装,戴珠宝玉器,用的手机值一万多块钱,就连手里拎个包,就价值五千多块钱。常小静把自己包装得跟富婆似的。

马冠军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动用服装厂的资金,买了一辆价值一百多万块钱的汽车,脖子上戴着金项圈,手上戴着金戒指,手腕戴着两万多块钱的手表,就连手机都是外国进口的。马冠军绝对以大款的形式包装自己。

村里的几位老年人,看不惯常小静和马冠军的所作所为,于是,都不分人前人后地实话实说:“这两个人充得跟五脊六兽一样,手里有几个糟钱啊!至于这么充么!小心总有一天坐吃山空,做丢人现眼的事!”

若干年后,村里老年人的话,得到了应有的验证。

因为常小静和马冠军整天讲究吃穿用度,手头的钱,很快被挥霍一空,这两口的实体经济也是入不敷出,外强中干,成为名副其实的亏损企业。

做了一些荒唐事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些时候,聪明透顶的人,因为一时疏忽,就会做些荒唐的事。

大家都知道,凡是做生意的人,都多多少少存在三角债的现象。

常小静和马冠军欠别人的债,总是推三阻四不及时还。

别人欠常小静和马冠军的钱,这两口百法用尽,也要要回债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