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好事坏事120(1 / 2)

当天晚上,洪天泽便亲自修书两封,一封给姑丈李庭芝,一封给大伯父洪承祖,在信中将樊忠所言一一讲明,请他们务必尽力打点。

家书送走之后,洪天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仿佛所有的麻烦和烦恼全都没了,于是便指挥全军,利用天气回暖的间隙,按照预定计划,全力以赴的修筑城池,操练士卒,并且将第一批修整的军卒送了回洪家庄,由于时近春节,按照二十天一轮的安排,包括洪天泽在内的其他人,全都要在越来越完善的清河城内过节了。

距离春节还有三天,斥候和细作传回同样的消息,山东境内一切如常,各地驻军都在准备过节,洪天泽当即通令全军,正式停止训练和修造,扫撒清理营房,杀猪宰羊,整治酒饭,准备过个安乐年。

当日午后,心疼孙子不能在家过年的老夫人,特意安排了几艘船,送来猪羊各五十,数百斤牛肉,醇酒几十坛,菜蔬果脯,烟花爆竹等物,迎接的军士心情大好,早早边让家丁们在一旁歇着,上争前恐后,七手八脚往营房里搬运。

好事成双,洪家庄的礼物还没搬完,淮安军分派下来的物资又到了,除了寻常的军资器械、被褥衣帽之外,也送来不少的酒肉,于是乎武锋军几乎空营而出。

站在新完工的清河城南城门楼上,洪天泽等人俯瞰城下欣喜若狂的军卒,个个面带笑容。此时,突然从远处的河堤上,又冒出一支十余人的骑兵队,衣甲鲜明,冲着城门疾驰而来,眼看前面熙熙攘攘的人群,骑兵不得不减速慢行,为首的骑兵似乎颇为焦躁,不住虚劈马鞭,发出声响,嘴里还在高喊“枢密院急令,速速让开。”

驻守清河以来,武锋军的军令全部出自淮安军,枢密院将令还从未有过,自然不敢怠慢,洪天泽一边命人让开道路,一边下城,上前迎接。

“武锋军统领洪天泽何在?”

“末将便是。”

距离城门还有一箭之地,洪天泽抱拳行礼,可高踞马背的宣令校尉连正眼都没有看他一下,便展开卷轴,高声念道:“武锋军统领洪天泽,自履任以来,勇猛善战,指挥若定,屡克强敌,军功卓着,故左迁为武功大夫,领武锋军都统制之职——大宋枢密院令!”

洪天泽上前接令,正想开口请宣令校尉等人下马,好安排酒饭招待一下,没想到对方竟然在马背上微微抱拳,冷冰冰的说道:“我等还要到淮安军宣令,告辞了!”

宣令校尉不待洪天泽径直将马一带,急速转身,头也不回的走掉,后面的军卒立刻跟上,不多一会便走的精光。

陈巨最先走到洪天泽身边,沉声道:“恭喜大人荣升武功大夫!”

刘黑塔等人也上前祝贺,莺歌儿喜滋滋的问:“陈师傅,哥哥此番升迁,是不是官大了许多。”

陈巨点点头,见洪天泽本人也是一头雾水,便解释道:“本朝官员虽多如牛毛,但升迁极难,此前的统领也好,如今的都统制也罢,都是差遣,随时能拿掉的,可如今这武功大夫,可是实实在在的官,正七品,倘若是在临安的话,都够格上朝堂议事了!”

听了陈巨的解释,众人俱是喜出望外,再度上前恭喜,与第一次相比,更加的真诚了,可被恭喜的洪天泽,反倒脸带忧色,回礼之后便低声吩咐大家,说回城之后有事商议。

议事厅内方才坐定,洪天泽便急问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刘黑塔与莺歌儿等人是面面相觑,不知所云,唯有陈巨暗暗点头,“不错,委实有些奇怪——按常理,枢密院只管六品以上的职官,而你此前不过是个从八品的武将,升迁应该是由兵部发文。” 洪天泽补充道:“枢密院发令,按理不是应该发两淮制置使府,再发淮安路,再由樊大人宣令吗?为何专门派人过来宣令?再者,既然枢密院有令给樊大人,为何舍近求远,先到此处宣令?第三,临安至此路途遥远,宣令校尉风尘仆仆鞍马劳顿,竟然都不愿入城歇息,到底何事如此紧急?还有,据樊大人讲,击退蒙古骑兵之后便上奏给武锋军请功了,朝廷非但迟迟没有动静,而且有风言风语传来,我们才有所戒备,可如今眼看着都过年了,反倒突然示好,不是很奇怪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