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因地制宜158(1 / 2)

建立希望生存基地,收拢各国天选者,只是计划的一阶段。

而计划的二阶段,是持续收拢分散于各地的幸存者,将其中的科研人才找出来。

接着建立科研所,开始从太空虫族和机械生命的身上剥离各种科研成果。

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科研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不过,关于如何收拢分散在各地的幸存者,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对抗太空虫族和机械生命,不可能只靠天选者。

而普通人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拥有可以勉强抗衡这两个种族的力量。

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研发各种强大的武器装备。

比如说:真正的机甲!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方泽特意找到了严世杰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需要一支可以对抗太空虫族和机械生命的部队。”

“强大的机甲,显然是最容易实现这个目标的办法。”

“因此,严教授,要重建一支机甲部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除此之外,方泽还给了严教授另一个任务。

——即刻成立希望生存基地内的第一座科研所,开始研究太空虫族和机械生命遗留下来的各种东西,其中的重点,自然是它们的躯体。

太空虫族拥有强大的体魄,具备被研究的价值,也很有被用于各种实验的天赋。

而机械生命的所有科技力量,都体现在它们的构造上。

只要能把各种机械生命的构造研究透彻了,复制其中的科技,再举一反三,不是什么难事。

“成立科研所,我没有问题。”

“可是,方先生,希望生存基地内现在一穷二白,就算成立了科研所,咱们现在也只有人,没有任何仪器可用。”

“到头来,还是个空架子。”

严世杰闻言,很冷静地分析了现在的情况。

接着将话题转回到机甲部队的身上:“至于建立机甲部队,要从头开始的话,我只能说,很难。”

“甚至比成立可以投入生产的科研所更难!”

这番话不是推托之词。

工业确实是这样的,一步一个脚印,必须要把前置科技树点上了,才能进行下一步。

而现在的希望生存基地里,科研人才确实聚集了不少。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光有科研人员,却没有任何实验仪器,方泽交代的任务,那就是在为难人。

那些科研人员可没有凭眼力来分析材料组成的能力,更不可能徒手拆掉太空虫族和机械生命留下来的遗体,至于靠人力测试这些材料的各项数据,更是扯淡。

他们能做的,只有在科研所外面干瞪眼。

同理。

想要组建机甲部队,前提条件,就是要有机甲生产线。

而想要造出合格的机甲生产线,需要点出来的前置科技,可就太多了。

所以严世杰才会一脸的忧郁。

方泽将这些任务交给他,说明是信任他。

可是问题在于,这份信任的重量,实在是太大了,他现在还真没能力扛起来。

“严教授,你的话,言之有理。”

“希望生存基地现在,确实是一穷二白,什么实验仪器都没有。”

“机甲生产线也是空谈。”

“不过,你若是能告诉我你需要什么样的实验仪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机甲生产线该如何制造,我应该可以全部帮你手搓出来。” 方泽摸着下巴,很认真地认可了严世杰的烦恼,随后慢条斯理地说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