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章 新的旅程,新的冒险(1 / 2)

凌霄走到了一个岸边,面前皆为海洋,一望无际,这里是世界的最北端,前方正是灵魂地图中的黑影地。前面的路径正是之前灵魂感应不到的路径。凌霄道:“澜卡玛罗,你知道前方为何吗?”

澜卡玛罗道:“我以前听说过,这片世界的极端之处有一片域海,透过域海可以明悟规法,而自然形成的规法之海,灵魂不可逾越,域海凶险万分,但机缘无数,当初你们人族也有人出海,但再也没有回来,了无音信,无人得知,再加上传承丢失,你们的职业者才发展成这样。”

“危险,魔兽吗?”

“这只是一环,最主要的是,域海中有槃顶境留下的大道威能,这是最危险的,但也有规法凝成的小区域,至宝出世的地方,所以从上古就有“身入域海,生死天定。”之说。”

凌霄道:“明白了,走吧。”语毕凌霄挥出手,一艘巨大的潜艇出现在海面上。凌霄道:“身体有办法变小吗?”

澜卡玛罗被潜艇惊呆了,道:“这是什么?也是你前世的宝物。”

“不是,是其他世界的知识,我在转生之时遇到时空乱流,偶然获得其他世界的一些信息,这叫潜艇,是一个世界中名为科技的产物。”

“那个世界的力量体系是什么?”

“似乎是科学吧,当初看到时我也深感奇怪,他们的世界中只有人族,而又分为不同群体,科技是决定他们强大的基础,他们没有职业者,没有修炼,依我看,假以时日,他们也可以用科技来到我们的世界,但那时,我们恐怕早就灰飞烟灭了。”

“一个只有人族而没有修炼的世界吗?这真是世外桃源,令人羡慕啊!”

“我倒不认为他们的世界是一个世外桃源,每个世界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法则,虽无别的种族侵扰,但我也同时看到了他们将刀兵对准自己人的场面,人心是不可预估的,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一致对外的必要条件就是共同利益的驱使,而共同利益的消失或对立,即使是同一种族也会内战不止,战火连连,而唯有至强,才有真正的安稳,但也不是绝对的。”

“是啊,心地不可测,心性是一个恐怖且又独特的东西,即使一个生灵十分纯净,也会存在心魔,而斩断心魔却是最难的。”

“难吗?我不觉得,好了好了,差不多了,该离开了。”随后澜卡玛罗身形变小,随后变为四十厘米宽的小麒麟,它骑到凌霄身上和凌霄进入潜艇,只见凌霄关上舱门,潜艇内部立马发起亮光,凌霄凭空打出一道手印,潜艇动了起来,它没入水中,凌霄在潜艇里面的指示屏幕中看到了海底的模样。

海底中有无数色彩,仿佛有无数奇珍,在这里海洋妖兽和海底魔物的出现已经是见怪不怪,海鲨、海龙、和其他的海洋凶兽随处可见。但凌霄的潜艇自带隐匿阵法,所以他们可以在海底自由前进,这艘潜艇虽是由异世的潜艇仿照而成,但它的内部和其他的功能十分不一样,凌霄将潜艇分为三部分,分别与人的“肉身”,“核心躯干”和“五脏六腑”,动力由魔力磁感驱动,潜艇的核心工程仿照了凌霄前世的堡垒阵法核心,凌霄在这十年里,对三个世界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整合,设计了一个独创的魔力核心,而核心的制作原料则来自“黑天魔龙的内丹,高纯度玄铁,元素魔龙的魔感应心脏和元素之核”,再配合上自己前世的自创法阵——“斑鸠盘仪”和“墨玉生弦”,再加上这个世界的注魔技术和魔导技术才制成的核心。凌霄将自己前世和异世和今世的理论知识结晶全部融合在了这艘潜艇上,他的潜艇集攻防于一身,控制上可捕捉脑波,反应可如同思路,这便是借助了异世界的心电感应,和脑感应,和脑部科学,和大脑神经学科的心得。

凌霄在海底潜行了大约三天,雷达上显示出区域前方正是大陆框架图,凌霄选了一个河道入口,示意潜艇从河口处进入,因为对方大陆是敌是友还未知,若贸然进入会出现大问题。在未来这几天里,潜艇照常推进,凌霄则是制作了其他东西,其中有一件散发着华贵。这件物品是凌霄根据前世的炼器学书——“炼器万宗”中排名第一的,“灭杀阵盘”为原型综合了这个世界的魔法回路和战斗体系,综合了陌生世界的GPS的遥感追踪,制作的全新法宝,“破杀灭魂大阵”,该法宝还综合了地狱魔海的优势部分和防御机置,若和地狱魔海一起用则可以大幅度增加阵法威力,达到“杀敌无声,血流千尺”的效果。凌霄在此期间也对世界的大道运行规律做出参悟,现在已经到了明悟阶段,只见他停下潜艇,盘坐在潜艇内部。他身上有奇异气息升起,只见凌霄身体朦胧,身旁出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凌霄虚影,他也是盘坐着,只见他很快消失了。

———幽幽天外,九霄盘于之处:

凌霄的虚影出现在了一片金色的瀚海云层之上,但和普通的瀚海云层不同,这里的上下左右皆是无尽虚空,凌霄的虚影睁开眼,他微微一颤,心想到:“我不是在参悟世间大道吗?为何会在此方仙境。”随后凌霄想到了,常有古人云:“一夫问道,而云游天外之所,这里想必便是天外了,但是它给凌霄的感觉就是太虚无缥缈,但又蕴含着真实。这是,不知何处有道声音响起:“臭小子,魂游天外了。”

“你是谁?”

“我的声音都认不出了,浮虚,我是浮虚。”

“怎么了?”

“我能联系你的时间不多,接下来你看着办吧,该听啥听啥,首先,这天外仙境秘宝无数,可以尽力争取,其次这里大道规则更强,要抓紧领悟,最后就是法宝都是身外的,只有自身的领悟才是实在,所以分轻重,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想当年天道辅总也没走过几次天外仙境。”

“好。”

传音结束,凌霄在这片虚无中慢慢走着,这里天碑无数,参悟理念也是极其深奥,凌霄看向第一处天碑石柱,上写道:

【道者,为天地无常,为长生,为仙运,万法不归一,则大道之生辉也;万法归一,则天道之重生也。大道为天道之所生,天道则又归道指引,天元无际则万法无际,万道之归一则又是乃天道之离合哉。】

凌霄大致感受了一下,似乎有了些许领悟,此碑文讲的正是大道由天道所生,但天道又是归道指引,三者之间存在共鸣而又十分具体,凌霄接着又看到了下一个碑文,上面写到:

【夫天道者,乃宇宙之大法则,无形无象,而又无所不包。其成因何也?盖自虚无生有,自无名始名。天地未分,万物未形,唯有混沌而已。

混沌之中,阴阳二气交感,渐渐凝聚成形。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降为地,天地之间,万物生焉。此乃天道之初成也。

天道既成,运行不已,循环无端。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皆天道之规律也。万物生长,衰亡,皆天道之所化也。

然天道虽隐,而人可循之。诚心向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符合天道之要求。若人违逆天道,则必遭其反噬,身败名裂矣。

故知天道之成因,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天地万物之自然演化。人若欲得道,必须顺应天道,敬畏天地,如此方能长久立于世间,不被风雨所动摇。】

凌霄看了一下,他明白了也不明白,但是身上仿佛有一件东西被捅破了,凌霄又看向下一处碑文,上面写着:

【因果者,世间万象之根本也。一切因果,皆始于心念之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影随形,如响逐声。是以圣人行无为之道,不逆天道而行,不逆天理而动。

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来世果。如是轮回,无始无终。人若能悟透因果之理,便可超脱轮回之苦,得道成仙矣。

然众生皆有业障,难以逃脱轮回之苦。唯有修行不懈,洗净尘世之污垢,方可渐入佳境,得见真道。

故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若能明白此理,修行自会精进,不敢稍有懈怠。】

凌霄看了看,身上再次升起一道气息,这篇碑文,可能是自己看得懂的唯一一个碑文了,但凌霄感觉很奇怪,这篇碑文一点也不像前几篇一般繁奥,这篇更加倾向于个人的理解倾诉,所以让凌霄感到十分适应,随后凌霄又看向下一个碑文,上写到:

【世间争斗,皆因人心之私欲也。人若无私欲,则无争斗;无争斗,则无祸患。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人若能顺应道法,不逆天而行,则可避免争斗之祸。

争斗起于心,心静气和,则无争斗。人若能修心养性,达到内心的平静,则可远离争斗之苦。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能看淡名利,不为所动,则可超脱争斗之纷扰。

世间争斗之理,皆在于人心之欲与无为之间。人若能明白此理,修心养性,顺应道法,则可避免争斗之祸,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这篇凌霄又懂了一点了,它的意思大概是在讲斗争之因果,但凌霄确报了一点怀疑,但很快又打消了。他接着看了一会儿另外的石碑,上写着:

【战者,勇之所集,智之所施,力之所展。故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之胜负,非唯力之较量,亦智谋之角逐。勇者无畏,智者不惑,力者不怠,三者合而为一,方可决胜于千里之外。

战场之上,风云变幻,敌我难测。故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智者应变,能者制胜,故能立于不败之地。

战之至理,在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者,明己之长短;知彼者,识敌之虚实。能者善用兵法,智者善用计谋,故能克敌制胜,成就功名。

故曰:“兵者,诡道也。”非惟力之争,亦智谋之战,更在于人心之定,意志之坚。唯有如此,方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就一番伟业。】

这片相对与之前的,又好理解,凌霄明白这是讲战斗的,说是至理也算其一,凌霄又看了看下一篇,发现这里几乎都是讲大道百态万千的,凌霄往前走,突然他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天道所生,自天道也。”旁边的小字也是出奇的多,但它莫名的给凌霄一些吸引,只见上面写着:

【天者,万物之始也,万物之母也。天之道,无形无象,无声无息,然而其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天道所生,自天道也,非人为所能造作。天之道,自然而然,无为而治,万物生长,各得其所。

天之道,无形无象,而万物皆有其道。道之运行,自有其规律,非人为所能左右。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若能顺应天道,行无为之道,不逆天道而行,则可以得道而长生。若人逆天道而行,必遭天谴,身败名裂矣。

故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人应敬畏天,顺应天道,不逆天道而行,以求长生之道。

《道德经》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道,非关仁义,然人若能体悟天地之道,则可明理达道,成就一番事业。

总之,天道所生,自天道也。人应顺应天道,行无为之道,不逆天道而行,以求长生之道,成就一番事业。】

凌霄不断重复着“天道所生,自天道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没错,世界的规律皆如此,只有自身强大,才可有实力做自己想做的,如若天地不仁,便与天斗一斗,天道慕强,未必也!强亦是弱,弱亦是强,万物皆是处于这世间的轮回转变中。”凌霄不断向前走着,他边走边看上方的石碑,这些惊天道理,涵盖了行兵用军之道,大道修行和因果转变的至理。不一会儿,凌霄看见了一处石台,石台旁有一只青牛,台上盘坐着一位黑袍老者,他白鬓如霜,就连眉毛也是白色的,但他看起来十分的有生机,虽身欲颓,但生机黯然。凌霄向前走去,这时那黑袍老者道:“小子,将前往何处去?”

“晚辈凌霄见过前辈,晚辈初到这方哲理宝地,正欲往前。”

“好一个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乃天道之威严所在,正如:天行健,如山岳,威严不可撼。日月星辰,照耀四方,天道之威,凛然生。风云激荡,雷轰电闪,自然之力,浩然长。万物生长,各得其所,天道之德,无穷藏。道之天威无穷无尽,但又有力竭之时,所以,我很喜欢你说的,万物皆处于这世间的轮回转变之中,这也是我的意思,看得出来,你与我道有缘。”

“多谢前辈解惑,但晚辈还有一些疑惑,望前辈可以给予解答。”

那黑袍老者晗晗首,他双目微闭,“小子,不必拘谨,老衲许久没有和同道者,讨论天地至理了。”

“那前辈,何为道?”

“道者,万物之宗,无形无象,无声无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问你,何为天。”

“天者,高远之所在,万物之上,主宰宇宙之法则。其深邃莫测,广大无垠,乃万物生长、运行之源。前辈可是正确?”

那黑袍老者笑道“善!天者,地之主宰也,万物之上皆为天之所及,宇宙之下,皆以天为承载。那你认同天人合一吗?”

凌霄想了想,道:“认同。”

“说说理由。”

“天人合一者,谓天与人相通相融,非二元之分也。天有阴阳之气,人有男女之别,天之阴阳生万物,人之男女育后代,皆天地自然之理。”

“大善哉!你的回答很大胆,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天人合一者,道之要也。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万物生焉。人者,天地之心也,与天地合而为一,故曰天人合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人合一者,必观天之道,行地之德,以己身之道,合天地之道。

天人本无间,人心若天,则与天地相通。人心若地,则承载万物。天人合一者,心与天地同,行与天地合,故能成其事,遂其道。

天人合一者,不逆天而行,不强求于物,顺其自然,行其所当行。如此,则能与天地和谐共处,长久之道也,正所谓,人神为主,天地为辅,可知乎。”

“谢前辈纠正,晚辈还有一个问题,何为修行之道,晚辈感觉自身快到瓶颈,望前辈可以解惑。”

“善哉,善哉,修行之道,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言修行之道,在于无为而治,无欲无求,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上德者,不刻意追求德行,却自然而然地拥有德行;下德者,虽有所追求,却难以达到无为之境。修行者应当放下私欲,顺应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夫虚静恬淡,天长地久。修行者应保持内心的虚静恬淡,以达到天地之长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修行者应先了解他人,再了解自己,能够胜过他人者有力,能够胜过自己者更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修行者应知足常乐,知道何时该停止,以免遭受耻辱和危险。绝学无忧。修行者不应过分追求学问,以免陷入烦恼和忧虑之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修行者应保持简单自然,减少私欲和欲望,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修行者应追求虚无至极,保持内心的平静,观察万物的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修行者应听闻大道,勤于实践,不断前行,以达到道的境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修行者应超越美丑善恶之界限,以达到道的境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修行者应了解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行者应遵循自然之道,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修行者应明白世事的无常和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修行者应言行一致,内心真诚,以达到道的境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修行者应从易从细入手,逐步深入,以达到道的境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修行者应不断学习和修炼,减少私欲和欲望,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修行者应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德为本,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修行者应明白天道的公正和无私,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修行者应如水般善良、柔和、无私,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上德若谷,谷德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修行者应如谷般谦卑、包容、无私,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修行者应明白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自生,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修行者应听闻大道,勤于实践,不断前行,以达到道的境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修行者应明白万物皆得一以生存和发展,因此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修行者应明白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自生,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子明乎。”

“前辈解答精妙绝伦,晚辈明白,但晚辈还有疑惑。”

“子请讲。”

“前辈所说,天道所生,自天道也,但晚辈始终不明白,何为……”

“小子问题,老夫知晓,小子应该是想问自己的道是什么吧?”

“前辈境界非凡,晚辈心中疑惑,确实为此,晚辈现请教,望前辈解惑。”

“我先前讲过,道之所生自道也,万事万物皆有自己的规律,虽然不显形态,只是时机未到罢了,小子不必困惑,修道之人,内心清净,才不会被旁门左道左右自身,看在小子与老夫有缘,那老夫便再传授心静之法。”

“前辈,请赐教。”

“小子与我念: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凌霄闭眼感悟道。

“如何,小子可感受到什么?”

“我感受到,一片金色的海洋,那里,似乎有一颗奇点,那里很平静,就像仙境般美妙。”

“善哉!静水流深,渊兮似万物之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