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熊掌和土豆12189(2 / 2)

皇上开门见山地说:“杨达,朕派你到福州去守福建,你们乐意吗?”杨达站起来稽首道:“儿臣深受父皇大恩,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皇上听了满意地“嗯”了一声。云霞公主听了不满地说:“父皇,我们在南京好好的,又没有什么地方做错事,父皇为什么要逐我们出京?赶我们到福建去?再说我和羊玉姐都是拖儿带母的,孩子这么小,长途跋涉数千里,我们怎么受得了?”

皇上把背靠在椅子上,望着天上一轮明月说道:“云霞,你虽是朕的亲生长女,可是你并不知父皇心事。汉高祖刘邦在‘大风歌’里怎么唱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福建是我大明朝的东南大门,福建管辖着闽、澎湖和夷州三个区域,防守任务很重,现在防御力量相对薄弱些,倭冦海匪经常窥视我沿海一带的岛屿和海疆。自从你们上次平倭以后,杨达亲自消灭了匪首小泉大郎,杨达的威名在倭冦中声望很高,震慑力可以抵三十万人马,他们一听说杨达来了,就望风而逃,前年,你们把五千倭冦首级插在东海滩,这一手很高明,有远见,特别是将俘虏割耳去鼻后再放回去,这一点也作得很好,放俘之前组织他们去参观五千头颅,在岛上过一夜,这些措施都不错,不少人逃回去都吓得精神失常,没疯的人发誓不再来当倭寇,更可笑的是没死的倭冦,以讹传讹,说杨达身长丈二,双手舞一把大刀,足有千斤,青面獠牙,腰大十围,有万夫不挡之勇。更有趣的事他们的孩子哭了,只要说一声:‘杨达来了!’孩子就立刻止住哭。你们听听杨达的威名和震慑力有多大!杨达简直在倭国成了三头六臂的怪物。”

大家听皇上这么一说,都哈哈大笑起来。皇上继续说道:“现在朕派你去福州当总督,封闽东侯,领兵十万镇守福州,再给你派几个得力武将作助手,朕现在派你到福州去镇守福建,这一招叫‘判官打鬼,借助钟馗。’朕只是想借你杨达的威名,震慑住海匪和倭寇,叫他们不会再来骚扰我闽浙海疆和澎夷等海岛。”

“父皇,尽管如此,可杨达是个文弱书生,他怎么派兵打仗?”云霞公主担心地说。

皇上安慰地说:“不会打仗可以学嘛。谁也不是生来就会打仗的,你父皇我是从二十四岁参军后,才慢慢学会打仗的的,第一仗就是以一万人守濠州,打败了贾鲁两万人的进攻。三国时的吴国的陆逊乃一介书生,被孙权拜为都督,以三十万人马,打败了一百四十万久经沙场的刘备,你到福州以后和杭州李文忠,广州的朱亮祖父子,及守澎湖的胡廷美,台北的何文辉形成一个丁字形防守线,一家有事大家增援,万无一失。你可先去福州上任,家眷暂留南京,等孩子长大些以后,再送他们去福州。你去福州后应多和李、朱、胡三人多联系,二、你的形象对外要特别保宻,不准会见各种社会名流,不准会见各国使臣,特别是倭国日本,不准在公众场合露面,你临走时,朕送给你一把尚方宝剑,特准你对三品以下(包括三品)的违法官员可以先斩后奏。”

“父皇,杨达现在是无品无级的官,怎么可以杀三品官呢?”

“这你不懂,无品无级才最大,有尚方宝剑就可以了,你把清风剑带去。有事可以直接奏朕。”皇上说道。

“父皇,”云霞公主问道,“为什么把日本人称为倭国和倭寇呢?‘倭’是什么意思?”

“倭国人的婴儿小时不用布带缠裹,任其自长,所以有很多人长大后都成罗圈腿,像有佝偻病形成的罗圈腿,所以,倭国人普遍矮小,倭就是矮的意思,倭寇就是矮鬼子强盗的意思。”皇上说到这里就问杨达道,“杨达,你看的书多,朕问你:你看过‘搜神记’这本书吗?搜神记是东晋时的一部写鬼神狐怪的书。其中十四卷里记载了一个叫‘盘瓠’的故事,日本有一部古典文学叫‘里见八犬传’也同样记载了这个故事,这就是倭人的起源。你看过吗?”

杨达回答道:“儿臣岀身卑微,家道贫寒,才疏学浅哪能看到这些书呵!也从未听过‘盘瓠’的故事。现在请父皇给我们讲讲‘盘瓠’的故事吧。”

一听说皇上要讲故争,皇后、云霞、羊玉都围上来,皇上喝了一口茶,清清嗓子慢慢说道:“在南北朝的时候,我国北方有一个小国家叫高辛氏的王朝,皇宫里有一个老宫女,耳朵里长了东西,她就去找太医为她看病,太医从她耳朵里取出一条虫,把虫放在一个装瓠瓜的木盘里,盖上竹盖放在篱巴上,不乆,听到盘里有响声,太医揭开盖一看,虫子变成了一只有五彩班点的小狗,大家觉得很奇怪,就把这只五彩狗叫‘盘瓠’,养在宫里。

“这时,西方的戎族强大起来,由一个姓吴的将军带领着十万大军来攻打高辛王囯,国王马上派兵去抵抗吴将军,但屡屡被吴将军打败,高辛国形势十分危急,囯王忙岀榜招贤:谁能战胜吴将军,取来人头,皇上赏黄金千两,封万户侯,并将大女儿嫁给他为妻。可是几天来无人揭榜。正当国王焦急不安之时,只见盘瓠从宫外衔了一个人头进来,丢在国王面前,国王上前一看,盘瓠所叼的人头正是敌将吴将军的人头,国王大喜,戦争形势发生了急转弯,敌人因主帅死了,只有退兵而去。高辛国举国欢庆,欢庆之后,论功行赏,盘瓠为最大功臣,可是赏金、升官、嫁女一项也无法实施,这怎么办呢?这可难坏了囯王。群臣也拿不出什么办法来,公主在一旁说道:‘父王,既然你把我许天下,就不可失信于天下,王者重言,伯者重信,盘瓠虽然是一条狗,它的智力和能力远远在一般狗之上,大王数十万军队,上百员战将都取不来吴将军的头,唯有盘瓠取来了。所以,这或许是天意。天命不可违,父王不可以惜女儿一身躯,而负约于天下,否则国家祸不远了。常言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女儿命中注定该嫁给盘瓠,女儿也只有认命了。’

“国王听了,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下来,公主提着包袱随盘瓠岀宫,公主跨上盘瓠的背上,一阵风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向东北而行,穿辽东,过朝鲜,跨海来到荒无人烟的东瀛,来到一个山上,山上有个大山洞,盘瓠和公主就在山洞里居住下来,三年后生了六男六女,后来盘瓠死了,这六男六女就自行婚配,结成夫妻,公主教他们种田、种桑、种棉,纺线织衣,用树皮染布,他们喜穿五色彩衣,衣服短小偏窄,身躯矮小,罗圈腿,性情凶狠而残忍,贪婪而好斗,充满兽性,见了他人的东西就想占为已有,占有欲特别强,他们虽是近亲婚配,繁殖力却很强,很快就形成一个部落,成为倭人。这些人是‘狗杂种’,是‘狗娘养的’,是披着人皮的禽兽,是狼心狗肺的人形兽性动物,是狗形狼心之辈。所幸在此之前,秦始皇在位时带去了一千个童男童女东渡东瀛,才改善了这个族群的品质,才有全人性的人。时至今日,到我们沿海来当倭寇的人都是倭人,对于这些倭冦的态度还是那句老话:‘食肉寝皮’,或者‘头插东海滩头’!我们一定要告诉我们的子孙,我们的国门外有这么一个‘大祸民族’,我们一定要自强不息,使我们国家尽快富强起来,才不会受其欺侮,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即使在一百年、两百年、五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终究要吃大亏的。倭人从唐朝开始,来我国学汉字、农业、工业、佛、道、儒教等,才开始进化。到了宋朝,倭寇就开始到我国东南沿海骚扰我们,到了元朝,就更猖狂,公开上岸杀人、放火、抢钱、抢物、抢人。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曾两次派水军十万,渡东海去攻打倭国,因遇风浪,无功而回。我们今后强大了,也应该去彻底消灭倭寇之国,永绝后患。”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