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平倭寇4175(1 / 2)

小泉见杨达朗诵了那么长一段文章,虽然他不知是什么意思,也只好呆呆地看着,他明白这多半是对他们不利的,但他又不敢去惹恼杨达,怕他较起真来不给他们带路,那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杨达背诵了一段‘正气歌’以后,然后走下台阶,来到一块小平地上,朝西北方向跪下,叩了三个头,大声说道:“皇上,由于臣的一时疏忽,今天不幸被倭寇所俘,给朝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臣实在愧对皇上,臣只有一死以谢天下,恕臣今后不能再为皇上尽忠效力了!……”

停了一下他又叩了几个头,大声说道:“爹、娘谢谢二老的养育之恩!”他又叩了一下说:“第三,谢谢我妻羊玉的结发之情!为夫对不起你,我要先走了。”接着又叩一下说:“第四,谢谢朋友熊掌的关怀之义。”

杨达祝完,然后站起来,向旁边一棵梨树奔过去,杨达用全身之力,一头向梨树撞去,这棵梨树足有水桶那么粗细,树皮有一指厚,上面还长了一层青苔,这怎么能撞死人?这呆子!加之有两个倭冦见事不妙,赶快伸手抓住杨达的两只胳膊,只听“咚!”的一声,杨达的额头上撞了鸽蛋大的一个包,梨树的老皮也撞掉一块。杨达大声说道:“你们快放手,让我去死吧!我杨达深受皇恩,我今天不幸,被你们这些倭冦所俘,我没脸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一死以报皇恩,我杨达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我绝不屈从你们倭冦,你们想用我作人质,借此逃到海上去,这是妄想!我今天落在你们手里,我不想活了,你们快杀死我吧!”

杨达双手叉在腰里,头朝右仰着,两眼视死如归地斜望着天上。小泉大郎走过来,伸岀大拇指,拍拍杨达的肩头说道:“杨大人,你的英雄大大的,豪杰大大的,你的,中国人的这个!”

小泉大郎来到杨达面前,两个罗圈腿并拢立正,向杨达木偶似的鞠躬一下,继续说道:“杨大人,我十分敬重你。我们不想杀害你,我向你郑重保证,只要你们送我们到海边去,我们马上放你们回来,神不知,鬼不觉,你的回来继续当你的钦差大臣、监军,你继续享福大大的,发财大大的。”

杨达固执地叫道:“我不能给你带路,我不能放你们走,放你们走了我们这是继续犯罪,我就是罪大恶极,罪不容诛。再说我也不知道去海边的路怎么走。”

杨达索性坐下来,坐在地上,说道:“你们用刀劈死我吧!是我耽误了皇上的大事,我罪该万死,死有余辜。”

杨达说完就像和尚坐禅一样,盘脚坐在地上,闭上双眼不再说话。小泉见了,火冒三丈,就抽出刀来,气汹汹地说道:“八格雅鲁!我已经把话的说明白了,你的就是不合作,逼我动手,你的良心坏透啦!你马上就死啦死啦的!”

小泉大郎终于露出凶相,从腰间抽出一把日本长武士刀,高举起长刀,准备劈下来,杨达却笑容满面,从从容容地准备受死,小泉大喝一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佟卫士大声说道:“慢!且慢动手,杨大人这是钻牛角尖了,让我来开导他一下,马上就送你们走,好吗?”

“当真?”小泉问道。

“当真。”佟卫士煞有介事地说,“离我这里二十里有一条河,河里有船直通大海,我们可以在那里送你们上船,你们上船后就自己划船,顺流而下,一个时辰就到海边,可以吗?”

“可以。”小泉满意地点点头说。

“但你们说话算话,你们上船后就放我们五人回来,不要失信。”佟卫士认真地说。

“好,绝不失信。”小泉说道,“你的开导开导杨大人的干活。”

佟卫士走到杨大人身边说道:“杨大人,事已至此,反抗也没用,你听我说离我们这里二十里,有一个叫‘跌牛坎’的河湾,那里有一条河直通大海,河里有很多船,我们就送他们到那里上船,二十里路,半个时辰就到了,送走他们,天黑以前我们还可以赶回来,误不了事,你快起来,我们快走吧。你这样死毫无价值。”

杨达听了望着佟卫士说道:“你说的河湾在哪里?你说的‘跌牛坎湾’在哪儿?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佟卫士见杨达没有听懂他的暗语,就上前从地上扶起杨达,一边暗暗地掐他的肩头,又说了一遍又重复说了一遍,他还是没有懂起,气得佟卫士一下把他推倒在地骂道:“什么球脑袋瓜,一个书呆子,不懂变通,你要死就死吧!你要死总该把本钱捞回来!我最后在说一遍,就是从我们这里向东走二十里,那儿的路来了个急转弯,今年清明节那天,你带我和夏卫士在那里玩,比赛扔石头,你当裁判的那个地方,就叫‘跌牛坎’,每年那里要跌死很多牛所以叫‘跌牛坎’,下面有很多石头,在那前面不是有一条大河吗?河里还有船通大海,所以那个河湾就叫‘跌牛坎河湾’。你想起来了吗?”

原来佟卫士说的是隐语,原来从庙门向东走两百步远,路来了一个桌子角一样的急转弯,每年有很多牛来此来不及急转弯而冲下去,岩高数十丈,下面尽是乱石堆,人畜跌下岩去,都要粉身碎骨,故当地百姓叫‘跌牛坎’,真是‘河急水湍、人急计生,’杨达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终于明白了佟卫士说话的含义,什么‘跌牛坎’‘把本钱捞回来’,他是说在‘跌牛坎’这个地方和倭寇拚了,他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从地上爬起来说道:“好,那我马上带你们去‘跌牛坎’河湾去,从那里坐船出海更方便些,那里的船归我指挥,出海不容易被人发现,更安全些。”

杨达这一突然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小泉的疑心,他只道是佟卫士开导得好,要知道在明晃晃的屠刀之下,又有几多人脸不变色的?小泉忙收起长刀,走到杨达跟前,又一次竖起大姆指说道:“杨大人,中国有句古话,呌作‘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你,杨大人,俊杰大大的。”

杨达也不答话,只是苦笑一下,心中暗骂道:“等一会你就识俊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