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定东南1159(2 / 2)

徐达、李文忠率师入朝,师至龙江,皇上亲自迎接和慰劳。囬到南京,大宴三日,于冬月丙申日,皇上亲临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皇上命大都督府和兵部一起宣布文武百官功劳。准备大封功臣,并“以武成国”吿于郊外太庙。

入夜,皇上诏刘伯温入御书房,将功臣名单交与刘伯温观看,刘伯温拿榜在手,见榜首苐一名是安国公刘伯温,刘伯温忙伏在地上说道:“皇上,这使不得,请皇上收回成命,皇上这样作,老臣死也不敢受命。”

皇上听了,睁大眼睛问道:“这是为什么?”

刘伯温直起腰来说道:“皇上,从古至今,爵以功定,我刘伯温入朝较晚,皇上攻占应天以后臣才入朝,比起那些淮西兄弟,我就差远了。苐二、我自入朝,身无寸箭之功,怎么能名列榜首?这叫兄弟们怎么心服?所以,臣诚惶诚恐,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皇上两手在胸前叉了两下,将背靠在椅子上,对刘伯温说道:“你不是武将,不能以功论爵,你是大明军师,只要谋略不出差错,就是立大功。从战龙江开始,鄱阳湖、太湖、扫北、定南,代朕指挥前线千军万马,从未失误,先生谋略,每试必胜,满朝文武,你功劳最大。就拿鄱阳湖之战来说,没有先生出奇谋,哪有大明的今天?我朱元璋也不知现在何处。望先生请勿推辞。”

刘伯温伏在地上说道:“皇上,如果要封臣为安国公,臣就在此长跪不起。再说,龙江、鄱阳湖、太湖、北伐等大战乃皇上英明神武,指挥得当,领导有方,臣只不过在其中尽了点微薄之力,哪敢奢谈什么功劳?”

皇上问道:“依先生之见,你封什么爵位为好?”

刘伯温诚恳地说:“若封臣为诚意伯,臣就心满意足了。”

皇上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走了几次,然后站在桌边说道:“先生开什么玩笑,我大明苐一谋士,军师刘伯温,功盖诸葛、劳过子房,官封诚意伯,这要是传出去,天下文人学士怎样看朕?他们会说朕有眼不识贤能,不能容人,这万万使不得。——先生,你先平身,你坐下,我们慢慢说话。”

刘伯温仍伏在地上说道:“请皇上答应臣请求,臣方敢起来。”

皇上见刘伯温态度这么坚决,就说道:“好,好,好!朕答应你,你先起来再说。”

刘伯温方才从地上站起来,皇上说道:“先生请坐。”

刘伯温方才坐下,皇上也坐到椅子上坐下说道:“先生,你这样办,叫朕如何在群臣面前开口?再说,诚意伯年俸只有八百石,诚意公年俸是四千二百石,相差五倍多。”

刘伯温说道:“皇上,公、侯、伯、子、男只代表俸禄的多少而已,又不是官职的大小。皇上是知道的,我家人口少,八百石俸禄己绰绰有余,多了我没办法处理,反而成了我的负担,就这么定了,皇上。”

皇上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太亏你啦!先生,封你为诚意侯吧,位列汤和之前,年俸二千六百石,朕也好向天下人交待。”

刘伯温连忙摆手说道:“皇上,你刚才都开金口定了,怎么又变了?说实在的年俸八百石我家都吃不完,多了会造成浪费,现在囯家初建,各方面开支很大,朝廷负担重,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你这可是真话?”皇上怀疑地问。

“皇上,朝廷里李善长、汤和、冯胜、傅友德等好多人家里人口多、负担重,他们应多得些年俸才是。”

皇上听了,叹了一口气说道:“哎!朝里有些人听说按功定爵,一个个到处活动,吹捧自己的功劳,要是这些人都能像先生就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