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杭州擒贼2120(1 / 2)

朱刘二人穿上披风,坐进马车里又继续前进。走了一会,吴王说道:“继续赶路,为了打发时间,先生还是继续讲你的故事吧!”</p>

刘伯温清了一下嗓子继续讲起往事来:“第二天早饭后,又是一个晴朗天,这天才是真正的清明节,我又走进后花园,来到凉亭上,见小姐已在凉亭上和丫环梅香下围棋。很显然梅香不是小姐的对手,梅香已明显处于劣势。我上前替梅香指点了几步,利用‘打劫’的方法又捞回了十多子,无奈开局和中局输得太多,无力回天,终局自然是小姐胜。</p>

“梅香让我上场,我就不推辞地坐下来,小姐执黑先行,我执白在后,小姐很聪明,脑筋反应很快,她下子的速度很快,我自然也不落后,我知道她是想用快棋的方法来使我跟不上节奏,想在快中乘乱取胜,这是年轻人对付上了年纪的人的惯用手法。所以,我也就来个针锋相对,以快制快,反而打乱了她的步伐。一局下来,因小姐精力集中,太认真地下棋,累得香汗淋漓,满脸通红,真像一枝含苞待放的芙蓉,更加漂亮。梅香端来一盆水对小姐说道:‘小姐,来洗一帕脸吧,看你累的。’</p>

“因为在中局时我见她太认真了,她还是个孩子,我赢她干什么?但我又不能输给她,所以在收关时,我也不很认真,控制着只赢两三子就成了,不能叫她太难堪。最后梅香清盘,我多一子而小胜。</p>

“小姐一边洗脸一边说:‘先生棋艺精湛,叫小女子佩服。’</p>

“我笑着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姐的高帽子只剩下九十三顶了。’</p>

“我这一说大家又笑起来。梅香在一旁打趣地说:‘在棋艺方面,我们苏家上下几十号人都不是小姐的对手,现在刘先生来了,小姐就有克星了。’</p>

“我怕小姐脸上挂不住,忙打圆场地说:‘下棋不过是雕虫小技,逢场作戏的,不必太认真。’</p>

“这时,昨天那个送信的丫头送来了盘茶点和一壶茶,对小姐说道:‘小姐,快晌午了,夫人吩咐送些茶点,夫人说今天午饭可能晚些,等祭祖完毕后才能吃午饭。你们先吃些茶点垫一下。’</p>

“梅香把围棋收了,将茶点放在石桌上,梅香又去端了一盆水来,大家洗了手就围着桌子,大家边喝茶边吃茶点。梅香说道:‘小姐,我们吃了茶点换个花样,再和刘先生下象棋好吗?’</p>

“莺莺小姐马上来了兴趣说道:‘好,我们下面就玩象棋,我听说刘先生有一绝技是下盲棋高手,而且一人可和多人下盲棋,梅香,你去多找几副棋,把那几个会下象棋的丫环:寒梅、秋菊、小蝶都叫来,我们多几个人玩才有意思。’</p>

“不一会真的又来了三个丫环,她们有四副棋,就在亭里摆了四局棋,我一个坐在中间,有两个丫环给我当棋手,棋手就是按我指命替我下棋的人,同时把对方的步法用术语告诉我,四个棋局上坐着莺莺小姐,还有丫环梅香和其他两个丫环。</p>

首先是莺莺小姐用‘仙人指路兵三进一’,开始了象棋大战,棋手口中说道:‘第一局对方兵三进一’,我毫不客气地说道:‘卒七进一’,棋手唱说道:‘刘先生:卒七进一执行完。’于是棋手走到第二局棋盘前说道:第二局棋对方炮二平五开局,我说道第二局回棋:炮八平五,棋手马上伐表我在棋盘上走出炮八平五,嘴里说道:刘先生炮八平五执行完。下来就是第三盘棋,第四盘这样下去……常言说得好,事事如棋局局新,像这样下去,每局棋每步棋都要记在脑子里,要记住每一步棋,而且还要战胜对手,那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p>

她们就这样同时开始了四盘象棋的大战。</p>

“有个丫环居然找来了一个手帕蒙在我的眼睛上,这样做实际上是帮了我的忙,这样我眼睛看不见其他东西,减少了其他东西的干扰,我的思想更容易入静,心中完全是棋,那就更容易赢棋。就这样在第一百一十步时第二盘棋梅香首先告负,接下来就是第四局棋也告负,在一百二十多步时第三局告和,剩下来她们几个共同帮小姐的忙,这鬼灵精狡猾得很,他又想方设法下快棋,甚至在棋盘上想方设法干搅我,我稳定住情绪和她周旋,最后双方握手言和。</p>

“下完盲棋,他们几个人惊奇不已,我取下眼上的黑布,白色的阳光照得我睁不开眼。好一阵我才适应过来,莺莺小姐对我说:‘先生,简直不可思议,我要不是亲眼所见,你说什么我都不相信。你的脑子怎么可以记下这么多事?请问先生,你下盲棋曾经一次最多和多少人下?’</p>

“我想了一下说道:‘那是在杭州作浙江副提举时,一次同时和六个高手下,我作到四胜两平。’</p>

“她们听了都啧啧地惊叹起来,梅香问道:‘先生,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东西的?’</p>

“我说:‘这算不了什么,这只不过是游戏,算不了什么特技,你们有“千字文”吗?’</p>

“梅香回答说:‘我有。现在就要用吗?’</p>

“我点了一下头,梅香就转身走了,不一会拿来了一本千字文,我把纸裁成了两寸长,一寸半宽的小方块,共裁成六十四张,每张写上千字文上的一个樱桃般大小的一个字,之所以照字排成八排,每排八个字,共计八八六十四个字。当然,我不参加摆字,任他们去乱摆,摆好后,我凝神静气地看了一阵,然后转过身来背朝字台,他们要让我从头至尾背出这六十四个字,然后又从尾背到头,我都背了,她们又让我从上到下背诵出来,我也背了,又从后面开始从下背到上我也背了出来,最后她们问我什么号位是个什么字,我都作了正确的回答。</p>

“最后,我转过身去,她们几个人都目瞪口呆地相互看着。连叫:‘神奇,神奇!’</p>

“最后,梅香走到我身后,仔细地看了我的后脑勺,并用手摸了一下,我回头过去,吃惊地说:‘你干什么?’</p>

“梅香回答道:‘对不起,先生,我看你后脑勺上是不是长了眼睛。’</p>

“我哈哈大笑道:‘别胡思乱想了,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只有两只眼,两只耳朵。我不是马王爷有三只眼。’</p>

“莺莺小姐也走过来对我说:‘先生,恕我直言,你不是魔鬼,就是神仙。’</p>

“我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小姐,我既不是魔鬼,也不是神仙,我是一个活鲜鲜的人,有血有肉的人。为了证明我是一个平常人,我可以向你们再表演一个‘速算法’,由小姐你在纸上随心所欲地写上多位数的加减法,你们再用算盘来算一下,作到一半时再让我看,我们比赛看谁先算出结果,而且还要结果正确。’</p>

“小姐果然在纸上出了一道长长的加减法题,一个丫环拿了一个算盘来,由梅香来计算,把题算了一半时就对刘伯温说道:‘先生,已经到了一半了,现在你看题吧。’</p>

“我说:‘不急,再让她作一半。’</p>

“过了一会小姐说道:‘只剩两成,请先生看题吧!’</p>

“我不慌不忙看了一下,全是多位数加减法,就题起笔在纸上写下答案,过了一会梅香也结束了,一对比,我们答案完全相等。这下大家都目瞪口呆,口服心服了。</p>

“这时,小丫环又跑来请小姐回去吃饭,莺莺小姐对梅香、寒梅等几个丫环说道:‘你们几个人去端些饭菜出来,一则我们请刘先生一起吃饭,二则外面风景好,这才是真正的春宴桃李,我们在这儿吃更热闹些,更有趣些。’</p>

“几个丫环应声而去,只有小姐和我坐在亭上,小姐在我对面坐下来,十指叉在一起,两手放在桌上对我说:‘先生,请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p>

“我侧面对着她说道:‘小姐,其实这件事说穿了一点也不神奇,这只不过是一种后天训练出来的一种奇异功能而已。简单、确切地说,这只不过是一种“速读法”,“速记法”和“速算法”的技能而已。’</p>

“‘我可以练出来吗?’小姐问道。</p>

“我说道:‘当然可以练出来,任何人只要刻苦地练习都可以练成。尤其像你们十至十五岁的孩子,心地单纯,内心杂念少的人最易练成,所用的时间短,进步快,效果好,容易达到很高的层次和境界。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p>

“小姐问道:‘先生,凭我这个条件,现在你估计需要多少时间可以练成?’</p>

“我摇了一下头说道:‘这不好说。这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说个人的决心和努力的程度,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快的人一至三个月,有的半年。有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说实话,我是从十八岁时才开始练习的,到现在只练到了第八个层次,像我们年纪越大的人要想再上一个层次就比较困难,能保持原来的水平不退步就已经不错了。我估计你要来练这种‘三速法’,半个月到一个月就有成效,以后勤练习,逐步地就达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眼观八面事,耳听百人言,双手写公文。’</p>

“‘那是为什么呢?’小姐好奇地问。</p>

“我说:‘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脑子好像一张纸,平时我们所能用到的只有一成或不足一成,还有绝大部分未开发和利用,比如我们常人每天只读一本书,如果把这张纸很好地利用和开发起来,每天可以读十本、二十本……甚至一百本或更多。你知道三国时候的庞统和张松这两个人吗?’</p>

“莺莺小姐两只眼睛放出异彩说道:‘知道。我看过“三国话本”,就是庞凤雏和献四川地图的张永年张松,对不对?’</p>

“我说道:‘很对,我说的就是这两人,他们两人都练过这种“三速法”,你看庞统作县令时,可以耳听百人言,手批百人案,一个时辰不到就处理完几个月积压的案件公文。张松在看了曹操的“孟德新书”以后,可以倒背出这本书,就是他们练了速记法,而且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结果使“孟德新书”没有流传于后世。’</p> “小姐听了诚心诚意地说:‘先生,我诚心诚意地拜你为师,你能收我这个女弟子吗?’</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