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理想37(1 / 2)

谢队长看完这些动物后。就觉得王酉亭真不容易。这么多动物然后是种类繁杂。又大小不一。还要从金陵把这些活物带到重庆。地图距离就有1900多公里。

“王先生。你这一路行来恐怕很艰难呀。此一去山高水长。你们就这12人很艰难呀。”

“谢队长。我本是华夏一匹夫。但以见华夏神州陆沉呀。此乃国家之精心选备。以图将来能改变国家命运。在为校长所托。也不恐让此损毁于倭奴人之口。”

刘壕突然觉得奇怪。为什么非要在这加了这么一段两人半白不文的对话。觉得这个地方有点突兀。

但是感觉这也是瑕不掩瑜。

又是一段长镜头。和平行蒙太奇。

在山谷里两方人马。难得安静和优闲。由于这一晚上的闹腾。双方都及其的疲惫。就出现了一段及其好玩的场景。原来剑拔弩张的双方。居然是两边人一起在警戒。然后两边人马。。一起挤在一个大帐篷里休息。两方人马一起安排吃食。还一起在喂养家畜。

另一边是整个江南的战斗。倭奴已经兵锋剑指中国的重要枢纽江城。从金陵至江城整个华夏最富饶之地已经在倭奴铁蹄之下任其蹂躏。三千里如画江山。三千年文化积淀。就这样被摧毁。三千万子民戚戚然不可终日。倭奴在这片锦绣上豕突狼奔。

然后是在这锦绣河山中有那么一小片的安详。在这片安详中是两种不同的理想的人马汇聚于此。两股同样弱小的力量汇聚于此。都用自己那力所能及的力量在守护这如画的千里江山。

看到这刘壕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要加上那一段突兀的对白。真真的明白了当年忠烈信公的诗词。明白了什么是忠义。明白了为什么我华夏可以绵延不绝。五千年不断的文化脉络。不是那些达官显贵。不是那些世家门阀。不是那些满口忠义道德的伪君子。是一个个像画面中熟睡的那些贩夫走卒。那些黎民百姓。那些真真的在用生命去践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个体。明白了什么是浩然正气。

雪后的大别山银装素裹。好像在为这神州缟素。这个寂静的小山谷里。居然出现了那一片炊烟。

入夜明月如钩。银河星璨。在一片素裹中篝火点起。那雄壮的北境大汉围着篝火。又唱起了千年前的挽歌。

“队长这是什么歌呀。挺好听的。就是不大听得懂歌词。”

谢队长转头问王酉亭。

“王先生这是什么歌呀。听音调像是北境那边的歌曲”

王酉亭看着那个小少年。

“这是一首挽歌也是一个战歌。在1500年前的时候。有一个东边的皇帝叫高欢,他当时统治着现在黄河以东地区。就在三晋那边一个叫玉壁的地方打另一个统治黄河以西的国家。结果10万人打8000人打了50多天没有打下来。兵败就回到了黄河以东的老家。结果由于兵败就谣言四起。说高欢死了军心动摇。当时高欢也确实是重病了。高欢为了稳定军心就抱着病体。大宴群臣他手下的大将就唱了这个歌叫《敕勒歌》。然后就军心安稳。但是他也在2个月后去世。”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挽歌。但是这也是一个战歌。在最低迷的时候鼓舞了士气。”

“这个歌还有这个故事呀。王先生你懂的真多呀。我要像你知道这么多就好了。”

小游很是羡慕的看着王酉亭。我都不认字。

王酉亭看着这个只有14—5的小少年。问谢队长。

“他这么小就要吃这个苦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