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有个说书人——(2 / 2)

“令爱确实相貌姣好,只是依令爱的容貌若是寻了那贫苦人家又恐吃了苦头。

若是寻了那富贵人家恐不能做正只能做妾啊!虽说做妾不好听好歹也是吃喝不愁。您老若是同意我这就给您去寻去了?”

林老爷听到这里满面愁容,自己这心肝宝贝怎可与人做妾啊。

那妇人知道林老爷心中顾虑又开口道:

“您老也别忧虑,看在你二人都不容易我多留个心眼仔细为二老觅个佳婿如何?”

林老爷听到这里也就无话可说,总要给女儿觅个靠山不是。开口对媒人说道:

“还劳烦您多费心啊”

媒人转身离开嘴里笑道:

“一定!一定!”

我们再说这林小莲,虽是个女儿身自小被养在闺门之中,林氏夫妇二人却竭尽全力给她请了教学师傅教林小莲读书认字。

今日忽的有妇人前来相看心里也是明白了八九分。

父母已经年迈,早日许配个如意郎君早日安心。

想到这心中又是感慨万千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恐只恐未能寻到与自己心意相通之人,这一生岂不白白辜负了!

心中忽有几分不自在,思绪万千,便信着步往外面走去。

“冰糖葫芦!”

“包子,包子,热腾腾的大包子!”

“大爷,下次还来啊!”

林小莲只觉身边嘈杂万千,收回思绪抬眼望去自己竟走到了街上。

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有叫卖的小贩,

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

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

有问路的外乡游客,

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

男女老幼,士农工商。

转身刚想回去,又听闻前面人声鼎沸,出于好奇便向前走去。

复行了数十步就看见“赛诗大会”几个大字。

自小父母便教育林小莲,“女子不宜抛投露面”林小莲也一直谨记于心。

只是这“赛诗大会”应都是些文人墨客舞文弄墨而已,兴许看看也无妨。

林小莲走近人群便听得一句

“秋波助浆千帆尽,

一重山水一重楼!。

众人拍手叫好”林小莲心中不禁感叹“这倒是一句好诗!”

又听了一会除了刚刚那句其他的都是些索然无味之诗,不觉有些无趣转身离开。

行至五六步又闻得一句:

“冷月逐云散。”

林小莲回头见众人纷纷抓耳挠腮接不出来下句。

心中疑惑是谁的诗句,又往人群中走去。

只见一位秀才模样的人站在台上,长得倒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

林小莲见还是无人作答便上前言道:

“寒江遣雁归。”

众人侧目见是一位女子接出纷纷鼓掌,秀才站在台上看了林小莲一眼就看呆了。

顾不上鼓掌就这么怔怔的看着。

林小莲在台下看到众人对自己拍手叫好不免有些羞涩。

再看秀才一直盯着自己不由得涨红了脸,往家中跑去!

秀才见林小莲跑开赶忙跑下台去追赶林小莲,边追边喊:

“姑娘,等一等!姑娘。”

林小莲听到有人叫自己便停下了脚步,回身一看正是刚刚那位秀才。

林小莲怒嗔道:

“公子好生无礼,刚刚在台上盯着小女子在先,如今又在众目睽睽之下追着小女子在后,公子意欲何为?”

秀才赶忙行了一礼:

“小生这厢有礼了,姑娘切莫动气,只因姑娘刚刚诗句接的极好,又…又…。”

林小莲见他“又“半天“又”不出来以为自己吓到他了。

“噗嗤”一笑言道:

“小女子又不是老虎,怎吓的公子如此吞吞吐吐至此啊。”

那秀才挠挠头,听到林小莲笑了竟也涨红了脸言道:

“又出落得如此标致这才如此无礼多看了几眼,还望姑娘见谅。”

林小莲听到这里更是羞得脸绯红。再也听不进秀才的话,转身跑开。

任由秀才在原地:

“姑娘!姑娘!等等………姑娘!”

这次林小莲并未停下,一心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