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于家108(1 / 2)

在短暂的慌乱过后,于总管找回了自己的冷静和自信。

“赵督头,我朝法令,凡检举者不可隐姓埋名,须亮明身份并严明正身。”他拱了拱手,“敢问督头,是何人、在何时、用何方法向提刑司进行的举报?”

“于老爷果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不愧是我朝大皇商的总管,佩服佩服,”赵督头也拱了拱手,“连现今这种人赃两全的情况,还能想到监督我提刑司的职权。”

于总管赶紧将腰弯下去鞠了个躬:“督头误会,督头误会,这颗人头是有人故意扔在某这间小宅子里的。”

赵督头显然不信,手一挥:“都带走。”

“赵督头,且慢,如今这个局面是有人故意造成的,想必就是这位举报某的人,这是故意栽赃陷害,请大人明查。”于总管请求道,“某自然得跟着大人走一趟 好查明真相还某清白,但能否让某家下人向主家禀报一声。”

赵督头还没说话,于总管又说:“再说,我家姑爷朱节度使明日便从京畿道大营归来,主家安排了某许多事务还没办好,总不能误了姑爷的接风宴。”

他都这样说了,一般情况下,来办案的官员或多或少会给个面子。

但赵督头环视着这院子里的人,又看看拎着的那颗人头,竟然没有给他这个面子。

“来人,在场所有人,包括这个院子里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请回提刑司。”

“赵督头,”于总管提高声音质问道,“可否请这举报之人与某对质?某有几句话要问。”

“哦,要问什么?”赵督头,“说来听听。”

于总管冷笑一声:“某第一要问,谁说这颗人头是什么田犇?他拿什么证明?”

世上再无田犇的画像,谁来证明这是田犇?

“某第二要问,这举报之人安的什么居心,要无故害死一条人命,还拿人头来陷害某一介商贾之人?这商战简直恶毒。”

他言辞凿凿,理直气壮,让人看得心烦。

赵督头懒得理他,迅速拿了人就走:“自然会有让你心服口服之时,且把心放进肚子里等着吧。”

立刻有人上前,将那颗人头用木头盒子装了起来。

人头的眼睛半睁半眯,面色苍白如纸,全脸却无一丝血迹,只是嘴巴里牙齿掉了大半,嘴角奇怪的耷拉着。

于总管犹不死心,被人反剪双手押着走,嘴里依然在说:“大人,千万莫要中了贼人的奸计,这贼子杀了人,故意将头扔在某这里,又让大人你前来,看似是将功劳送到大人您手里,其实他栽赃的不是某一个,他还算计了大人。”

“督头您想想,贼人这是将水搅浑,故意延误提刑司查找真相的时机,待以后水落石出,大人会不会被上面追责?”

“若是让这贼人逃了,这责任该谁来负?”

“又或者,这贼人是故意挑起提刑司和节度使的矛盾?”

“还有,督头何不现在先仔细查一查,看这举报之人是否作假,若是作假……”

赵督头的脚步便慢了下来。

这时已经出了宅门。

于总管见有戏,正要再说,突然斜刺里飞来一颗石头打得他人中处一痛,“哎呦”一声,一颗门牙已经松动掉了下来,流了满嘴的血,一股血腥味。

“嗯嗯嗯啊啊啊……”他嘟囔着。

“你还要说什么,留着署里再说吧。”赵督头冷眼一扫,对其中一个属下说,“去那边看看。”

属下领命匆匆赶过去,不一会就喊起来:“督头,这里有人正在往汴河里抛尸灭迹,只剩半截戴护甲的手指。”

“不过,这个抛尸的人不知怎么的,自己把自己摔晕了。”

他拎着一个人的腿将人拖了过来,好心的将这人又翻了个身露出了脸。

“认识吗?他是谁?”

从府里被提刑司拿下的人面面相觑。

这个,就是于总管曾说的,用来“设个陷阱将西北角留出来”装睡的年纪最小的贾二牛。

这贾二牛血淋漓的手掌里,还捏着根多出来的指头,上面戴着个样子古怪的护甲。

…… 进了提刑司,将人往牢里分开关好,赵督头急匆匆地走进了提刑司左副使陈南山的房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