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没有改变?136(1 / 2)

笔墨纸砚,在书房中并不缺少。

至少在书桌上最显眼的位置,四者一应俱全。

书桌上的毛笔不符合徐源的要求,他扫了一眼笔锋处的毫毛,直接将其淘汰。

毛笔中的细毫,才符合条件,可以在书页上的字里行间添加符号,不会对页面整洁造成影响,留下污渍。

真实来说,他找的是笔,不是毛笔,而是钢笔!

唯有钢笔才符合条件,能够完美适用当下的情景。

“有了!”徐源眼睛一亮,终于在书桌上堆放的一排书籍夹缝中,找到了一支钢笔。

拔下笔帽,毫不客气的在自己的左手手臂皮肤上书写。

还有墨水,书写间也没有断墨的情况,完美符合徐源的要求。

放下手中拿着的《莲蓬诡事》一书,在桌上抚平书页的褶皱,徐源专心致志的在心中默念上面的故事。

一个字,一个字,后半段的故事内容浮现心头,整齐排列。

必须得快,现在苏山那里,按照文字叙述,大概离陷进河底的淤泥还有四五步。

幸好故事的进展,因为其中书写的男人存有最后的一丝谨慎,没有快进到不给徐源留任何反应机会的程度,这才给了他机会。

他必须在字里行间,在合适的位置添加标点符号,断句,使整个句子句意改变。

中文,博大精深。

这是在课上,教授语文的班主任无数次提到过的。

很显然他的许多同学,同龄人都不太在意,包括家长也是如此。愿意给孩子报很贵的英语补习班,也不愿意让孩子去多了解一下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徐源现在的感受。

中文句式,同样的一句话,因为没有添加标点符号,不同的人去看,都能有不同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意思。

更别说在合适的位置,加上对应的标点符号,便可以让整句话和原作者的本意出现出入。

“不行,不行,还是不行。”随着审视越加深入,徐源的眉头越皱越深。

因为故事剩下的内容,经过他一番比对后,发现即使添加标点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句子的本来意思,也没有办法改变最后故事中男人被黑鱼诱骗,从而淹死的结局。

原来看到的一点希望,变成失望,近乎绝望。

明明手中拿着钢笔,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下笔,徐源却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他又看了一眼窗外,苏山更接近那条黑鱼,脚下的水也变得更深。

徐源攥紧了手中的钢笔,仿佛其重若千钧。

不知不觉间,掌心处流出的汗水将笔身浸得湿滑无比。

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如果再找不到下笔的地方,去改变整个故事走向,乃至留出验证办法有效与否的时间,到时候他就得真得用上那个一命换一命的极端办法。

少年的心脏跳得飞快,血液在身体中奔流,整个身体因为产生的压力而控制不住的在颤抖。

他努力的控制着身体肌肉,控制着脑海当中产生的思绪。

“不对!”徐源发现,他犯下了一个十分可笑的常识性错误。

想要救下苏山,根本无需刻意改变故事情节走向,去修改故事结尾。

白纸黑字,结尾就在那里,纵使将前面的情节扭曲,也改变不了注定的结局! 他其实,思维一直处于自己给自己设下的迷障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