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这文学大家,有些小气53(1 / 2)

这位庄列荀便是这商礼院匾额的题字之人,也是商礼院前任掌院的老师。

玄阳最开始便是以文治国,所以在百姓看来,读书人,能通过读书,悟出人生、追求和未来。

在这些儒生看来,第一重境界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博览群书,明确目标。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思是要坚定不移地追求学问,废寝忘食地学习。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思是在专注于某一领域后有所突破和创新。

总之,通过读、品、悟的过程提升个人修养和能力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在世人眼里,确切的说在绝大多数儒生眼里,庄列荀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靠着研习书籍,悟出内力,跻身黄极金刚境界的儒生。虽不通武学,但也是个确确实实的黄极境高手。

对于这般的人,孟知行是打心底里佩服的。他将庄列荀行礼的手托住,道:“庄先生不必多礼,这些都在在下职责之内。”

庄列荀轻微一笑,身子微侧,先是那穿着华贵的男子,介绍道:“这位是老朽的学生,名唤施乐咏。”

施乐咏抖抖手,将手腕上的金镯子藏进宽袖后才微笑作揖。

随后是那略显朴素的儒生:“这位老朽前些年才收的学生,曹博远。”

曹博远倒是安安静静,浑身上下看着就是书生气十足,他同样微笑作揖,还恭敬唤了声:“阿行大人。”

按照惯例,孟知行下意识的将目光挪向比二人站得后一些的布衣书童。却没有等来庄列荀的介绍,而是听他转而道:“阿行大人,既然遇上了,不如同行啊。”

孟知行见那书童眼神有些尴尬的逃避,头也微微垂下,便面不改色地收回视线,还以勾唇:“自然。”

他们见面时,爱凑热闹的宋知礼和孙玉泉已经跟着到了街头,在一个卖糕点的小摊上边吃边看。咬下杏仁糕,阿礼问道:“那几个谁啊,让屠子都这般对待。”

统查府对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但按着手中实权来看,一个统查府的副执官品不低于朝中三品大臣,只不过整个统查府只有孟知行和李时笙两个副执。

孙玉泉选了半天,没选到自己想吃的,恼火地哼了一声,才接话道:“庄列荀都不认识?那可是全天下读书人眼中的神话人物,不知有多少学子儒生想要拜在他门下。”

说罢,胖泉儿指着施乐咏道:“施乐咏,大弟子。扬州乡试解元。当年先帝在世,各试改革后,秋闱乡试,便在各州内举行,各州乡试前三甲,才会来王都进行春闱。扬州虽归属于陵州,但是我全玄阳乡试最难的城了。扬州乡试解元,怕是冲着春闱解元来的吧。”

“再看那个,穿着朴素些得,叫曹博远。扬州乡试亚元。另外,坊间最受欢迎的画本,光影,就是他写得。”

这揽子话一骨碌全倒出来,宋知礼愣是什么都没听进去,只听到最后一句话,俏眉轻蹙,不服问道:“什么话本?本小姐都没看过,还能说最受欢迎?”

孙玉泉不给面子,一脸你算个啥的嫌弃表情:“还你没看过,宫里那些娘娘都不一定能买得到,还你没看过呢。”

停下疯狂进食的动作,阿礼呆滞抬头不可置信看他:“真这么受欢迎?你那有没有拿来我看看。”

胖泉儿憨憨笑着挠挠头:“倒是有誊抄版,你要就拿去。” 阿礼看不起他,切了一声,转身朝着商礼院走去。胖泉儿见没热闹看了正要走又被小贩拉住衣袖:“这位爷,没给钱呢。二十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