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和亲?和个屁的亲!【求订阅啊】575(2 / 2)

他没想到,自己‘灭大臣,远骨肉’计划中最关键的宗正嬴腾,这么容易就被拔除了。

因为嬴腾一旦偏袒皇族,他将无计可施。

秦国的五大执法机构,宗正府是最特殊的一个,大秦的很多法律,只适用大秦百姓,不适用大秦皇族,所以宗正若偏袒皇族,即使手握《秦律》,掌控生杀大权,也奈何不了皇族。

“太子,嬴腾纵使有错,但也不至于撤去宗正之职.....”

似乎意识到了嬴腾的重要性,冯去疾后知后觉的提醒了胡亥一句。

胡亥明显不喜欢在这个问题上深究,直接打断了冯去疾的话,沉声道:“行了!先说正事吧!匈奴那边该如何应对?”

“这....”

冯去疾无奈地看向李斯。

李斯皱了皱眉,道:“秦王昊答应了巡狩天下,如今却迟迟不肯出行。若有秦王昊坐镇辽西,匈奴绝不会破关南下!”

“话虽这么说,但十三兄不走,本太子亦奈何不了他....”

胡亥苦笑着摇了摇头。

却听赵高接过话题道:“既然秦王昊不出行,那匈奴南下,该派何人祖籍?”

“王离不是九原统帅吗?九原有三十万大军,王离为何不阻击匈奴?”冯去疾冷声质问道。

赵高胡亥尴尬对视,一时竟无言以对。

不是王离不阻击匈奴,而是王离飞书警示,他们都没当回事。

眼见赵高胡亥无言以对,李斯又站出来道:“老夫早已征发了数万大军,屯守渔阳,匈奴暂时还无法长驱直入。现在急需一名可靠的将领,奔赴渔阳郡,指挥大军作战!”

“丞相有先见之明也!”

胡亥笑着恭维了一句,好奇道:“不知丞相心中可有大将人选?”

“目下咸阳大将,唯韩信、章邯、马兴三人是也!”

“韩信不行,章邯可以!”

胡亥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显然是对章邯非常欣赏。

却听赵高若有所思地道:“章邯目下主修帝陵,若奔赴渔阳郡,谁来主修帝陵?”

“这.....”

胡亥语塞,不由扭头看向李斯:“那就马兴?”

“马兴虽有大将之名,但无大将之才,先帝在时,多将其用作辅将!”冯去疾摇头道。

胡亥顿时不悦了:“难不成要用十三兄之人?那天下所有的兵马岂不是都成了他的!”

“太子此言差矣!”

姚贾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天下兵马都是国家的,都是皇帝的,不是其他任何人的!”

“廷尉这话说得,谁不知秦王昊一手遮天,权倾朝野?看看宗正刚才的样子,我封个平乐侯,他都那先帝法令压我,秦王昊封了多少侯,他又说了什么?”

“这.....”

姚贾哑口无言,因为胡亥说的是事实。

眼见气氛突然尴尬,一直沉默不语的老郑国,突然站出来说道:“要不调王贲,或者李信,奔赴渔阳郡御敌?”

“他们?”

胡亥愣了一下,歪头道:“本太子若记得不错,他们好像有半年多没跟朝廷传书了吧?”

“太子英明!”

赵高拱手道:“先帝驾崩之前,他们便失去了联系,只说在关外对战大月氏,具体情况,吾等根本不清楚。”

“哼!国家有难,竟找不出可堪大用之人,简直岂有此理!”

“太子息怒,老臣倒有一个想法,不知该提不该提....”

就在胡亥怨念丛生之际,一直处在大殿边缘的嬴丰,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

“嗯?”

胡亥再次一愣,其余众臣也纷纷看向嬴丰。

却听李斯沉声道:“现在正是群策群力的时候,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对!没错!御史大夫但说无妨!”

胡亥随声附和道。

嬴丰犹豫了一下,道:“以老臣之见,匈奴南下,不足为虑,当务之急是秦王昊巡狩天下。老臣曾闻,西周有和亲政策,大秦也通过和亲,达到了多重目的。

不如趁着这次匈奴南下,与匈奴和亲,既能暂缓匈奴南下的势头,又能让秦王昊送亲,直面匈奴,还能拖延时间,一举三得!”

“这.....”

众臣愕然,心说你身为嬴秦皇族,这话都说得出口?

但是,胡亥却是小脸通红,欢呼雀跃:“好好好!好一个一举三得!本太子怎么没想到!哈哈哈!和亲!”

之前他一直跟嬴阴曼不对付,却找不到坑害嬴阴曼的办法。

如今听到嬴丰的话,茅塞顿开,这简直是极好的办法。

然而,李斯却站出来极力反对;“胡闹!我堂堂大秦,怎么能跟蛮夷和亲!简直有损我大秦的颜面!”

“丞相恕罪,是臣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嬴丰听到李斯的呵斥,连忙卑躬屈膝的向李斯告罪。

一旁的赵高看在眼里,却乐在心里,这个嬴丰,有点意思。

看来,李斯对这个一手提拔起来的嬴丰,并不了解啊。

这家伙的心可不比自己恶毒!

想了想,赵高又不动声色的看向胡亥。

却见胡亥眉头大皱,想要出言回怼李斯,又担心自己说错话,再次得罪李斯,便紧咬嘴唇,一言不发。

赵高知道,自己这时候应该站出来了,于是笑着当起了和事佬:“李丞相息怒,御史大夫所言,虽然有些唐突,但太子方才也说了,但说无妨,您又何必跟他计较....”

“是啊,说错话也没关系!没事的!”胡亥讪笑着附和一句。

李斯狠狠瞪了嬴丰一眼,又朝胡亥拱手道:“以老臣之见,还是召秦王昊相商,听听他的想法,再作决断!”

“这....”

胡亥语塞,不由环顾众臣:“诸位以为如何?”

众臣互相对视,异口同声:“臣等无异议。”

“好!那就召秦王昊商议国事!王忠!”

“奴婢在!”

“速去速回!”

“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