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1174节(1 / 2)

  更关键的是,这事儿的起因是那年轻公子强抢民女。即便最公允的判决,也是崔琪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咳咳~~

  薛兼训轻咳了一声,打官腔道:“你家公子强抢民女在先,挥鞭殴打见义勇为的琪公子在后,被当街打死一点都不冤枉。尔等还有何面目在此喧哗,还不速速退下!”

  那青衣伴当目瞪口呆,道:“不……不是……这就完啦?”

  “当然完了,你们还想干什么?”

  “那杀人凶手呢?”

  “什么凶手?那叫义土。”

  “明明是杀人凶手,到你这就变成义土,你这是欺人太甚!”

  “对!欺人太甚,狗官!”

  ......

  那六个伴当都很是愤怒的表示着自已的不满,青衣伴当更是当时就窜儿了,怒骂道:“你知道我家公子是谁吗?这官司岂能如此判法?”

  薛兼训心说,我管你是谁呢?反正天大地大都没有越王大。

  他面色一肃,道:“大胆!你以为本官是什么人,趋炎附势之徒吗?常言说得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姓薛的不知有什么贵人,只知有《大唐律》!”

  “说得好!”

  “薛刺史威武!”

  “薛青天啊!”

  ……

  薛兼训本来就在越州官声甚好,这番话质地有声,当即赢得了一个满堂彩。

  那青衣伴当一阵冷笑,道:“姓薛的,少特么的装大瓣蒜,你这回算是踢到铁板啦!我家公子可不是大唐朝廷的官儿,而是岭南道的人。岭南道的人,你惹的起吗?”

  “我……”

  薛兼训简直不知该用如何表情,面对这几个倒霉蛋儿了。

  他伸手一指崔耕,道:“你知道那位贵人是谁吗?”

  “不……不知道啊。他是谁?”那青衣伴当当即愣了一下,回话道。

  “岭南道、安南都护府、剑南道、室韦、渤海、黑水、岭西联邦之主,越王崔耕,你们不是想让他给你们撑腰吗?快去吧!”

  说着话,他又一指崔琪,道:“这位的身份,我也告诉你们。他就是越王的嫡子,崔琪。嗯,兴许你们的理由非常充分,能让越王大义灭亲呢。”

  大义灭亲个鬼啊!

  这些恶人作恶,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知道自已是不占理的那边儿。

  “这……这可怎么办哦。我们咋这么倒霉。”六个伴当面面相觑,一阵无语。

  崔耕这时候就不能不说话了,他轻咳一声,道:“几位,你家公子到底是什么人?”

  “启禀王爷,他是泷州刺史陈行范的大公子陈果。陈刺史最疼爱这个儿子,他身遭此难可如何收场哦!”青衣伴当这个时候不敢再趾高气昂了,反而一脸苦闷之色回话道。

  “哼,陈行范?”

  崔耕稍微一转念,就想起了此人的全部资料。

  一般来讲,大唐的刺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羁縻州的刺史,就是由当地的部族首领当。

  老~二杀了老大后,大唐就继续封老~二为刺史。基本上,其内政概不插手,谁是首领谁就是刺史。

  第二种刺史,就是流官了,朝廷任命谁是刺史谁就是刺史。

  另外呢,还有一种非常少量的,介于这两种刺史之间的刺史,陈行范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岭南道这种此时的代表。

  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大唐的势力初次进入莫个地区的时候,一般就是羁縻,以当地最大部族的首领为刺史。

  可是,随着汉人的不断迁入,汉人的数量占了优势,达到了改土归流的条件,就轮到地方豪族和朝廷掰腕子决定刺史了。

  泷州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地方豪族陈行范渐有尾大不掉之势,而周兴主持的中枢还在不断加快此地改土归流的速度,双方矛盾甚深。

  这种事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各方利益调和使然。

  站在崔耕的立场上,当然得对陈行范进行打压了。

  崔耕冷哼一声,道:“本王早就听说,陈行范在泷州嚣张跋扈、威福自用,视中枢如无物。,原来我还不信呢,今日我见了他的儿子,窥一斑而知全豹,泷州果然问题很大。你们回去告诉陈行范,以后有碍谨言慎行、约束子弟,莫活得不耐烦了,非要试试本王的决心。”

  “是,是。”

  那几个伴当不敢犟嘴,领命而去。

  ……

  ……

  十日后,泷州刺史府,客厅内。

  啪!

  陈行范横眉立目,一双兽眼仿佛择人欲噬,他猛地一拍几案,道:“什么?你们说什么?果儿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