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1101节(1 / 2)

  “好啊!好诗啊!不愧是崔飞将,只要一出口,定是佳作!”

  “这是把李白比作古之侠客啊,此诗一出,李白定当名扬天下!”

  “想不到今日能听到崔飞将作此佳作,今儿个真是来着了!”

  ……

  李白刚才英雄救美,要说刚才对宗煜没点想法儿,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过,在听说这女子是越王世子妃之后,那点心思就彻底烟消云散了。与此同时,心中还有点小失落。

  现在听了崔耕念的《侠客行》,他心中的失落已经完全消失。

  李白站起身来,深施一礼,恭敬的对着崔耕道:“越王千岁过誉了,白当不起啊!”

  “不,你当得起。”崔耕轻拍了李白的肩膀,道“本王看好你。”

  李林甫见众人都在夸赞崔耕的作品,终于忍不住了,道:“不是……越王千岁,您夸了半天李白,是不是,跟咱俩的事儿……没啥关系啊?”

  “当然有关系了。”崔耕道:“李白这么好,听闻李相有个女儿,名曰李腾空,尚未婚配。不如,就把她嫁给李白如何?”

  “你……”

  李林甫勃然大怒,道:“越王千岁,你可得差不多点儿。宰相之女,焉能配一白丁?”

  “怎么能说是白丁呢?”崔耕说完转眼望向李白,一脸正色道:“李白,本王封你为泉州武荣县主簿,你不嫌弃官小吧?”

  嫌弃个蛋蛋啊,没门路的进土,初次授官,就是类似的职司了。在除了崔耕以外的人看来,李白见义勇为,越王甚是欣赏,直接给了他一个官做,简直是一步登天!

  李白也是这么想的,赶紧跪倒行礼,道:“谢王上赐官!”

  李林甫此时则气的肝儿颤,事实上,就是李白的条件再好,他也不可能以女相嫁。

  无它,李白是崔耕的人,自已弄这么个女婿,是几个意思?李隆基会怎么看?

  但话说回来,李林甫都说要平息崔耕的怒火了,就这么生硬的拒绝,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他想了一下,道:“好,就算李白有官身。但是,小官的女儿,不是那么好娶的,得有足够的聘礼。”

  “不就是钱么?包在本王的身上!”

  “当然不是钱。”李林甫心思电转,故意难为崔耕,道:“水能克火。下官想要个新鲜玩意儿做聘礼:能生火的水。越王千岁办的到还则罢了,若是办不到啊。嘿嘿,这桩婚事免谈!”

  “哦?能生火的水?林相确定要这个?”

  “对,就是要这个,也只要这个,别的都不行。”

  “哈哈,这有何难?”崔耕看向旁边的公孙幼娘道:“不知贵宝地可存有冰块?”

  大唐年间,富贵人家有贮冰的习惯。崔耕这个要求,一点也不难为人。

  公孙幼娘道:“当然有了。”

  崔耕道:“那好,请拿一个冰块来,再拿几张纸以及干草。”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崔耕将这冰块做成了一个凸透镜,然后对着纸和干草照射。

  当时正是夏天,烈日炎炎。功夫不大,那纸和干草就被点着了。

  崔耕笑吟吟地到:“冰块由水凝结而成,却成了引火之物。这就是能够生火的水,没问题把?不知……林相想要多少冰块呢?”

  “你……”

  李林甫一边佩服崔耕奇思妙想,一边再次心思电转,想办法推掉这门婚事。

  陡然间,他眼前一亮,道:“就算有聘礼,那也不成!”

  “为什么不成?”

  “同姓不婚!小女和李白都姓李,所以不能成亲。”

  哈哈哈~~

  李林甫的话音刚落,顿时周围的青年土子们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

  事实上,包括李白在内,人们早就想到过这个问题了,只是都隐瞒不说。

  其目的,就是看李林甫的笑话。

  好么,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发现这么明显的问题。你李林甫有个屁的学问啊?凭什么当宰相?

  李林甫才干是有的,但是话说回来,他是真没学问,已经闹了好几次笑话。

  李林甫执掌吏部时,候选官员严迥的判语中有“杕杜”二字。李林甫不认识“杕”字,便问吏部侍郎韦陟,道:“这里写的‘杖杜’是什么意思?”

  人们就讥李林甫为“杖杜宰相”。

  李林甫的表兄弟生儿子时,书写贺函表示庆贺,上写:“闻有弄獐之庆。”

  那时候将生男称为“弄璋”,意思是男孩长大以后执一种叫璋的玉器,寓意是这男孩当为王侯。李林甫却把“弄璋”错写为“弄獐”,人们因此又讥讽称李林甫为“弄獐宰相”。

  现在可好,恐怕又要多一个“同姓宰相”了。

  其实,天地良心,把这事儿搞错了的始作俑者是崔耕。他受历史记载的影响,知道李白和李腾空不清不楚的,便觉得这二人当为夫妻,根本就没考虑同姓不婚这回事。

  而李林甫光想着如何跟李隆基交代了,也疏忽了这回事儿。

  虽然同样是疏忽,效果却不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