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1037节(1 / 2)

  崔耕暗暗琢磨,在历史记载中,默咄死后,是阙特勤的哥哥默棘连为汗,是为毗伽可汗。

  毗伽可汗与权臣梅录啜不和,梅录啜下毒杀毗伽可汗。毗伽可汗在临死之前,派人杀了梅录啜及其全族。

  这件事和今日发生的事差相仿佛,历史的惯性真大啊。

  只是在历史记载中,此事是发生在突厥本土,突厥大军并未集结,波及不广。现如今却是发生在突厥大军出征的途中,双方都直接掌控着庞大的军队,累得战死十来万突厥战土。

  突厥这次可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了。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突厥人在现场还有大军五万左右,本部应该也还有二十万大军左右,也还算一方大势力。

  如今他们愿意遣使请和,给我这个面子,我就顺水推舟吧。再者,把突厥灭了,会导致回纥趁势崛起,我又何必为人做嫁?

  ……

  ……

  稍后,突厥大军引去,现场就又剩下了崔耕的大军、李隆基的大军以及吐蕃人的大军。

  李隆基的肠子都要悔青了,他暗暗琢磨,原来以为石堡城外的唐军必死无疑,自已就扯了一个谎,说石堡城的泉水断了。

  现在可好,突厥人已然退走,纸包不住火,这可如何对众将土们解释?

  还有崔耕,现在拥兵近四万,若是对自已不利的话。那些受了欺骗的将土们,还会全力保护自已吗?

  这可咋办?

  张说似乎看出了李隆基的所思所想,道:“陛下,微臣以为,唯今之计只有一个,那就是祸水东引,让将土们转移注意力。”

  “对,祸水东引!”李隆基眼前一亮,道“若不是吐蕃人背信弃义,我等怎能落到如此地步?朕那点小错,和吐蕃人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啊!”

  “那微臣这就去联络岭南王?”

  “好,快快快!”

  张说领命而去,崔耕很快就表示,愿意和李隆基一起,对吐蕃人施压。

  两支队伍,将近六万人人马,慢慢向吐蕃人的营盘行来。

  吐蕃中军帐内。

  小赞普连声抱怨,道:“这突厥人也太没用了吧?眼瞅着就要胜利了,怎么能内哄呢?枉本赞普还倚他们为外援,真是瞎了眼了。”

  “赞普,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大相韦乞力徐尚道:“关键是,咱们怎么度过眼前这一关。”

  “眼前怎么了?你是说崔耕和李隆基?本赞普可是才和他们盟誓过,他们就敢攻打本赞普?难道就不怕应了誓?”

  “嗨,誓言这玩意儿,你说重要当然重要。但要说不重要,也就那么回事儿。唐太宗还和颉利可汗杀白马为盟呢,翻脸的时候,也没犹豫啊!关键不是誓言,而是你有没有实力让对方不敢背誓。”

  小赞普目光闪烁,道:“那……那咱们吐蕃的实力……”

  “赞普勿忧,我吐蕃毕竟是当世大国之一,即便崔耕和李隆基联合起来,也不可轻辱。其实,老臣估摸着他们也不想和咱们开战。不过么……吃了这么大亏,这二人要是没什么表示,也没法子对天下百姓交代啊?”

  “那大相的意思是……”

  “陛下得给人家个台阶下。”

  小赞普皱眉道:“那怎么办?本赞普亲自道歉?还是割地赔款?”

  “那倒是不用,再者,人家也未必稀罕。老臣的意思是……咱们找一个人,替赞普顶罪。说一切罪过都是那人所为,跟赞普全然无关。就是这次堵住了唐军的逃生之路,也是那人软禁了赞普,肆意妄为。”

  尺带珠丹年纪虽小,却也不傻,怒道:“你……你是让本赞普杀悉诺逻恭禄?好啊,韦乞力徐尚,都到这时候了,你还想着内斗,本赞普真是看错你了!”

第1357章 名将终授首

  “老臣不敢!”韦乞力徐尚跪倒在地,连磕了几个响头,额头上渗出了殷殷血迹。

  顿了顿,他正色继续道:“老臣所言,一切都是发自肺腑啊!赞普请想,咱们这次的毒计,是要崔耕、李隆基的命,还有大唐的花花江山。而且,险些成功!如果不交出够份量的人物去,怎能消他们的心头之恨?仔细想来,无非是您、老臣我,和悉诺逻恭禄三人中的一个。”

  小赞普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稍微缓和了一下语气,道:“那为什么不是你?”

  “如果赞普一定要老臣定罪的话,老臣万死不辞。不过,我觉得,悉诺逻恭禄将军更合适一些。”

  “这话怎么说?”

  “您想啊,当初三方会盟,借刀杀人之计,是悉诺逻恭禄将军提出来的。此计成功,他就是我吐蕃的盖世英雄,但失败了……他是不是该承担失败的责任呢?”

  “这……”小赞普感到韦乞力徐尚的话还真难以反驳,不置可否道:“还有吗?”

  “还有,老臣以为,悉诺逻恭禄将军未必就那么可靠。当初他的儿子在安戎城陷落,他并未及时报知赞普。铁刃城之失,更是悉诺元顾平骗了守军。如今他们父子分侍两国,悉诺逻恭禄又掌我吐蕃全国的兵马……老臣恐怕有不忍言之祸!”

  “悉诺元顾平……悉喏元顾平……”

  小赞普在中军帐内来回踱步,还是难以决断。

  韦乞力徐尚又加了一把火,道:“当初在安戎城,悉诺逻恭禄丧失辱国的事儿,赞普还没跟他算账

  呢。光这条罪过,杀他十次都不冤枉。”

  “安……戎城?”

  安戎城一战,崔耕以一千多兵马,破吐蕃军二十五万,是小赞普心中永远的痛。

  战败的最大责任人,当然也是小赞普。

返回